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分析一只股票的基本面 答:读年报。年报是上市公司年度经营情况的总结和汇报,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很多...

答:读年报。年报是上市公司年度经营情况的总结和汇报,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读年报,只是因为年报信息量太大,无从下手。我读过几百份年报,也走访过几十家上市公司。现把经验整理一下,分享给股民。

脑海里首先要清晰的知道,年报就分成两部分。一是公司业务的全面介绍,二是财务报告。

一、了解公司的业务

切记,千万不要上来就看财务报表,仅从冰冷的数字里,你感受不到公司的好坏,甚至在不理解会计科目的情况下,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那样既无效又打击积极性。所以,老老实实的把第一部分通读一遍。

读完要能回答三个问题,公司是生产什么的,怎么销售的,怎么管理的。回答完这三个问题,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大致了解了。

这部分内容的阅读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细节太多,抓不住重点。

解决办法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新手而言,有必要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或得出的结论记下来。写出来还能加深理解和记忆,非常有效。这是我在阅读完某公司年报后做的记录,这只是其中的一页。

二、财务报表分析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财务报表分析了。

但当你尝试去分析报表时,你首先会发现,要区分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这个知识点有必要讲清楚。

上市公司为满足业务需要,往往有很多子公司。但从法律的角度讲,母、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都要编制自己的财务报表。母公司(指上市公司)有母公司的报表,子公司有子公司的报表。

而股民只持有母公司的股票,并不直接持有子公司。为了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监管层就要求把母公司报表和子公司报表合并在一起,再编制一个合并报表。

因此,合并报表里的数据减去母公司报表里的数据,就是子公司的。

如果你想进一步查看都有哪些子公司,只要查看一下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里的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还有第十二节里的合并范围就可以了。

通过对比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数据,要能看到以下两点。

1、了解母公司和子公司是怎么分工的,怎么管理的。从而,搞清楚公司的类型与发展战略,是经营性为主,投资型为主,还是经营投资都做。并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经营风格和管理风格。

2、评价大股东是否诚信、正直。比如,如果发现,子公司永远比母公司赚的多;子公司给少数股东分红,而母公司就不给股民分红等情况,就说明大股东奸诈缺德。

现在可以进行报表的分析了。主要是三个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怎么分析利润表?

利润表的本质,就是一个等式:总收入-总支出=利润。

问题是怎么从这个等式去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

一句话就够了,三块收入对三块成本,谁高关注谁。

三块收入、支出分别是:

经营性收入、支出;

投资性收入、支出;

其它情况下的收入、支出。

比如,一家制造型企业,它80%的资金都投向了自己的主营业务,但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却少的可怜,而恰恰是20%的投资部分带来了大部分的利润,那这大概率是一家主营业务陷入经营困难的公司,正在努力转型。

再比如,一家经营情况正常,没什么突出的企业,但却有着大量的其它应收账款,这很可能是钱被大股东或者别的关联方给借走了。

等等。

实际阅读中,你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懂会计。你会发现,光熟悉公司业务还不够,还得知道公司的具体业务,分别对应了哪些会计科目。是的。没有这两个知识储备,你学不了报表分析。

但如果你像学会计的学生那样,先去学习每个会计科目的含义,那你会发现会计科目太多了,同一科目在不同行业又有不同含义,很容易陷入会计名词的汪洋大海而痛苦不堪。可具体到每个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就那么几个项目。

所以拿到一个公司的利润表后,先熟悉一下公司的业务和今年发生的大事,从业务内容的角度去理解、去分别对应这些科目,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至于会计科目,遇到不懂的去网上查概念,看的多了,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就熟悉了、记住了,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继续利润表的分析。

要学会查看报表里的项目注释。

在从经营、投资、其它,三个角度去分析利润表的时候,你一定不可避免的还想知道,相应会计科目的具体含义。

比如,我想知道,主营业务收入里,A产品卖了多少,B产品卖了多少;卖到国外的占比是多少,国内占比多少;客户是否过于集中,前5大客户销售占比多少,等等。

这些内容在第十二节财务报告的项目注释里。

怎么分析资产负债表

跟分析利润表一样,首先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这个框架就是2个能力,4个关系。

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要么提高经营能力,走专业化道路;要么提高投资能力走持续对外扩张的道路。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存货这些内容就体现了公司的经营能力;

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商誉等内容则体现了公司的对外扩张能力。

在你熟悉公司的业务情况下,当你看到哪个数据占比比较大或者你觉得异常,就重点关注它,了解它,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就形成了对公司能力的评价。

再来看4个关系。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然跟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要么是企业的欠他们的,要么是他们欠企业的,或者两种情况都有。那么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就体现了这种关系。

有债权债务关系的还有金融机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科目则体现这种关系;

现实中,不光是跟上下游、金融机构,还会跟利益相关方有债权债务关系,比如借了大股东的钱,或者把钱借给大股东。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主要在其它应收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最后就是跟股东的关系,大股东跟小股东虽然都是公司这条船上的人,但也有不一心的时候,大股东有时候会侵占公司的权益,小股东往往注重公司的短期表现。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科目会体现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需要清楚的是,这4种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形成的最初,体现为对公司的支持,而后续则体现为压力,因为钱总是要还的嘛!

作为股民,就是要从这4种关系的压力中去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就是当你觉得哪些科目占比大或者你觉得异常时,就重点关注它,了解它。

比如:

短期借款那么高,货币资金却很少,这钱还的上吗;

应付账款就这么点,供应商都不给点账期,说明我没有议价能力啊;

预付账款基本没有,买我的货的客户也真是的,都不给我打点定金,好吧,看来该求人的是我;

少数股东损益那么多,大股东到底有没有诚信,还能不能一碗水端平,还能不能分我点,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等等。

分析资产负债表还要结合期初期末的变化,从变化中看企业的2个能力和4个关系的变化。

怎么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里的会计科目非常口语化,也很好理解。这张表本身就把企业的行为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作为股民要重点关注的是,这三个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地位、上下游关系等是否匹配。

比如,一个经营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却微乎其微,这说明它对下游客户没有溢价能力,卖出去的货都是赊账。若常年如此,甚至不排除财务造假的可能。

了解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是指上市公司在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选用了那种会计准则,比如,厂房、机器设备一类的固定资产是采用5年折旧还是10年;一些资产是采用成本法计量还是权益法计量。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标准,必然导致利润波动,必然影响资产和负债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你不用太关注企业采用了哪种标准。

但当你感觉某些数据明显异常的时候;或者上市公司明确告诉你,我改了会计政策了,所以,今年利润发生了重大变化;再或者一些大股东存在不诚信历史的,你就有必要查看一下了。你需要知道的是,去哪里查。

分析框架,我讲完了。

光看一遍,可能是记不住的,你得通过例子来练习,一般分析10个案例以后,就慢慢熟练起来了。

欢迎有问题联系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小戏法
关于会计合并报表是否恢复子公司盈余公积的几点思考
净利润、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傻傻分不清
隐藏在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中的盈利预测——再用乐视来举例
这篇文章,终于把归母、扣非等“各种利润”的含义讲清楚了
?解读上市公司公告(九)财务报告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