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塚贵晴】我想给绝症患者设计有温度的建筑| UED大师讲堂回顾
他擅长在“水泥丛林”中构建温情乐园,他怀揣满腔热忱服务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以谦和的姿态还原建筑与人的关系本质。2015年,“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幼儿园”在TED上走红;2016年,我们请到了这位独具人本主义特色的建筑大师——手塚贵晴。此次大师讲堂由中国建筑中心(CBC)、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UED大师讲堂之手塚贵晴:东京富士幼儿园在上海成功举行。

2016年6月12-13日 手塚贵晴·UED大师讲堂成功举办


前情提要
UED大师讲堂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剧烈反响。为了提升板块品质,从此次大师讲堂开始,大师讲堂回顾内容全新改版,加入“大师一刻”,“大师讲堂实录”,“大师研习会”等全新主题内容。


通过更多元的讲座内容分享模式,提升UED大师讲堂资源共享质量。让更多“大师”们的“粉丝”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大师们的非凡魅力。UED也将在未来推出更多更好的“大师”周边栏目,以飨读者。


大师一刻
MASTER MOMENT


一杯咖啡的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

有些人会说:交谈、读书、刷微博、刷朋友圈。

一杯咖啡的时间,还可以做什么呢?

我们的回答是:听最炙手可热的大师给你上课。


大师一刻用短视频的方式,节选UED大师专访最精华的内容,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大师们的设计理念,大师们的新项目进展,大师们建筑之外的生活趣闻等等。在这里,与国内外数百位建筑大师相约UED大师讲堂·大师一刻栏目,希望你与我们共同期待“光环下”大师们人性的一面,智性的一面。让三维的视角还原神坛上的建筑明星,让感性的语言激荡出他们灵魂的魅力。


MASTER'S QUOTES
如果人们喜欢这个可能并不完美的建筑师,那么他就成功了。
——手塚贵晴



大师讲堂实录
UED MASTER LECTURE


蓝色T恤、蓝色手表、蓝色袜子、蓝色鞋子、蓝色的iphone

手塚贵晴给人的感觉就是总是穿同一件T恤衫出场

其实他不过是有超过一百件同样颜色的T恤衫罢了

手塚贵晴的名字中“贵晴”两个字便是晴天的意思

所以蓝色也是他的标志色

太太手塚由比的代表色是红色

孩子们分别是黄色和绿色

一家三口,红黄蓝绿

 


手塚贵晴一家人


手塚贵晴选择介绍他的家庭作为讲座的开始,是因为他觉得家庭始终是他设计开始的起点。他们不是靠看杂志或者看展览去寻找灵感,而是靠日常的生活去找到他们设计的灵感。他们的办公室很小,总共只有二十五个人。但他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是,过去的十年他们事务所里出了七对情侣,所以在他们事务所的底层还有一个幼儿看护的场所。他们工作的时候就把小朋友放在底层然后再上楼工作。同时他觉得在同一个项目里面放上一对夫妻也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这样他们就还能保持继续工作的状态。

 

有很多人问他说“你跟你的太太是怎么一起工作?”因为常常夫妻档在工作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他说很简单,只要他投降就可以。所以他常常告诉他的员工说:“如果你们不了解幸福是什么,你就很难提供给别人幸福。”这就是他作为建筑师最为首要的目标。


天空森林诊所
SORA no MORI CLINIC

世界上最有温度的医院设计




PROJECT DATA

Total floor area 面积:2996.60㎡
Constructor 建造公司: Oki Denko
Completion 完成时间: 2014


通常而言,医院对清洁度的要求较高,然而该医院的医生认为过度清洁并无益处。因为人体中本身有着大量的微生物或细菌,不仅是在体内,人体表面同样如此,所以人类天生具备当遭受外来入侵时身体得以反击的这种能力。

 

因此,如果人类在一个非常干净绝对隔离的环境中,身体里的这些卫士反而失去了它原本所具有的功能,便无法抵御外界的任何入侵,反而是对身体的一种损害,特别对于女性,周期性反应十分明显。如今日本国内过于干净,便是这些白细胞攻击母体,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因此该医院的医生坚持认为女性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环境里面十分重要。所以这一医院要尽量的开放并与自然接触。

 

所以他认为在这个设计里面应该带回树林,特别是那些树木。中心的功能是用来做外科手术的,使用了那些较为高级设备进行维护。这个内外交融的环境看起来像一个度假酒店,但是男性不可以进入。因为日本的医疗保险系统非常完善,政府承担部分医疗费用。甚至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特地来此治疗,虽然诊费相对高出很多。如果此医院作为度假酒店,其价格大约为一千美金一晚。


像度假酒店的医院 


儿童化疗病房
CHILD CHEMO HOUSE

用设计为绝症患儿带来生的希望




PROJECT DATA

Total floor area 面积:1931.50㎡

Constructor 建造公司: Sekisui House

Completion 完成时间: 2013


相反,如果儿童罹患癌症须在绝对隔离的环境下度过六个月,因为要使用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在八年前一对夫妇和他们得了癌症的女儿告诉他应该为这些患病的小朋友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病房环境。他们为项目募集了六百万款项,并花了八年时间实现这一项目。一开始他们询问了地产商是否愿意帮助他们来建筑这个项目,即为在诊所的四周建造住宅。但是从治疗层面而言这种方式并不适宜。因此他们使用了一种相反的方法把这些房子聚集起来,然后分隔成更小的房间,变成一个组团整体。这类住宅特别为这种患病家族准备的,病床区通过开关控制两扇门来随时确保环境的隔离。



 



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这种方式减少了传染的担心,并与之前的六个月完全隔离不同,首先隔离孩童一周,然后两周左右的康复期他们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大大缩短了隔离期。由于该项目得到五家预制建筑构建的厂商的募捐,所以只能使用他们提供的材料或产品来完成这一设计。最终孩子们在病房中可以和父母看到彼此,每个房间外面都设计有一个花园。若小朋友不幸过世,他不希望孩子们临终前看到的最后场景只是天花板,所以他做了一个能够看到天空的天窗。


屋顶之家

ROOF HOUSE

为特别的一家人量身打造特别的屋顶生活圈



PROJECT DATA

Total floor area 面积:96.89㎡
Constructor 建造公司:Isoda
Completion 完成时间:2001


在日本,年轻建筑师总是以独立住宅设计为起点,开始自己的建筑师生涯,手塚贵晴也不例外。屋顶之家,就是这种非常典型的,二战之后所建造的单门独户的住宅。设计之前,手塚贵晴便询问他的业主:“你们周末会怎么过?”手塚着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跟业主做好朋友。然后业主告诉他通常他们会在这个屋顶上来度周末。手塚刚开始很难以置信,怎么会有人在屋顶上过周末呢。然后业主就放了张他们小孩的照片,证明他们是怎么到屋顶上的。大部分人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很不安全的,会有瓦片滑落下来,且没有任何扶手去保护这些小孩的安全。

 


屋顶之家部分图纸,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单独的屋顶空间


手塚也跟他的业主说:“你们一定要小心。”业主一家人里的太太就说:“其实不用担心,我们大人是一直在跟小孩一起在屋顶上玩。”这样他才真的意识到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他给这家人就设计了这个带屋顶的房子,往下可以看到整个富士山,而这整个屋顶就成了他们一家人打发周末时光的地方所在。

 

手塚在想办法推进这个项目的时候,心情是十分激动的。他刚开始的时候在屋顶上只做了一间突出的天窗,业主一家人的孩子里面比较小的说:“这个是我的天窗。”所以他们要为那个大一点的姐姐,再为她再开一个天窗。业主一家人里的爸爸却说:“不应该是她的天窗,因为太太要从厨房里面爬天窗出来,这个是他们家庭共用的。”改进过后的图纸里,不仅一家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天窗,连厕所,浴室里面都分别有天窗通向屋顶。


每个生活空间都拥有自己的天窗

 

业主一家希望在屋顶上依然保持各自的专属空间,因此手塚在屋顶上搭建矮墙,能够确保他们每个人的独立空间的私密性。女主人表示,婆婆住在山下距离八十米的地方,每天早上她都会推开窗户,以确认老人家是否安康。为解决这个问题,手塚把矮墙切掉了一个小角,方便视线贯通。由于这家人还想在屋顶上用餐,于是露天餐厅及厨房应运而生。待到冬季,他们可以在屋顶上围炉取暖;面对炎热的酷夏,还可以享受淋浴设施带来的清凉。

 

在项目初期的阶段,业主想在屋顶设置一个烧烤的地方,手塚毅然反对了这个构想,因为整个房子的结构是用木头做的,非常容易失火。所以他们把烧烤地方移到了地面上,同时相对的屋檐也做的很长,这样业主一家人可以在地上烧烤完了之后再把它递给屋顶上的人。


每一天从“屋顶”开始,《新建筑》第一次刊载带人物的建筑照片

 

虽然这个项目很小,但是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报道,它成了过去十年里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小住宅,现在已经被载入了日本学校的教科书里。日本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项目的存在,而看过这个设计的小朋友现在已经变成了年轻的建筑师。他们在设计时也希望做类似这样的这个设计:不在屋顶上加扶手。


但是当他们试图这样设计的时候,当地的政府机构就以不符合法规为由进行了制止,要求他们在屋顶上必须加扶手。然后年轻的建筑师就把手塚当年做的这个案例翻出来质疑政府机构:“你看这个这么有名的案例,它就没有扶手,所以应该通过我的这个设计。”但是政府会说:“我们当然知道这个项目了,因为我们知道它这么有名所以不能再这么干,所以没有人复制它的设计,这是独一无二的。”

 

这间住宅在当地也吸引了很多人注意,曾经有过这样一则趣闻:业主一家人有一次叫了必胜客外卖,然后这个外卖小哥就开了摩托车一路问过来说是谁要的披萨。外卖小哥一直跑到这个屋顶的最低处,业主一家人从屋顶上去接外卖,然后外卖小哥也上了屋顶,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在哪里脱鞋?”因为日本人进门都要脱鞋。开始一直是同一个人来送外卖,接着就开始有不同的人来送外卖。于是他们就问那个常来送外卖的小哥在哪,回答说:“因为每个人都想看看这个房子,所以他们就不得不让每个人轮流来送外卖。”

 

业主一家人在屋顶上吃饭的照片后来被登载在了《新建筑》杂志上。日本的《新建筑》杂志是一本严肃的专业性建筑刊物,在此之前杂志上只放建筑的照片,不会放建筑里有人的照片。而对于“屋顶之家”来说,《新建筑》是第一次破例刊载带人物的建筑照片。



大屋顶的建造过程 


照片发表后,日本一个建筑评论家指出来,他觉得这个照片是伪造的,他说建筑师不能发表伪造的照片。证据就是,因为屋顶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所以他觉得即便是做了这样的设计,这一家人也不会用这样的方法去使用它,而这只是那个评论家的一些片面的观点。在《新建筑》杂志90年的历史当中,第一次有业主写信寄回给杂志方,他说:“我们真的是在这个屋顶上吃饭的,我们是真的使用这个屋顶的。”



屋顶上下 


手塚贵晴凭借这个很小的项目得到了《新建筑》方面的大奖,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后来他们颁奖的时候这个业主特意发表了一个讲话说:“屋顶上通常是很热的,所以必须要在夏天太阳升起来之前来用这个屋顶,然后在冬天当然也很冷。所以要等到午餐的时间,等到整个屋顶暖和起来的时候再使用这个屋顶。

 

在建筑里面,我们始终在寻找舒适度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大量的使用空调这些设备。而把环境跟我们拉近一些的方式,就是营造一个很舒适的屋顶。但是建筑师并不是科学家,也不是那种科学的实验对象。我们会在最热的时候去海滩,沙子的温度超过五十度。而去滑雪的时候就是最冷的时候,低至零下二十度。即使在最极端的气候条件下,我们还是会去室外活动,所以舒适这件事情并不仅仅是依靠温度来衡量的。舒适就是生活。


东京富士幼儿园

FUJI KINDERGARTEN

共情设计为新一代教育建筑引航



PROJECT DATA

Total floor area 面积:1,304.01㎡
Constructor 建造公司:Takenaka Corporation
Completion 完成时间:2007


当时富士幼儿园的园长打电话给手塚,表示他也想做一个能容纳六百多学生的一个有大屋顶的幼儿园。手塚第一次来到现场的时候觉得原来的幼儿园很好,他就跟那个园长说:“你应该把这些旧建筑保留下来”,他并不想接这个项目。

 

但他很喜欢幼儿园的整体感觉:所有的建筑、所有的空间都是暴露在外面,面向外部环境的。当下日本大多数幼儿园都是封闭的,是用空调去调控气候的,所以他喜欢这样的开敞的感觉。在这个旧的幼儿园里面,大家都是出来活动的,因为校长的办公室太小了,所以他每天的活动就是反复地在这个幼儿园一圈又一圈地逛,一遍又一遍检查每一个教室。



改建前的富士幼儿园


后来园长坚持说因为这个地方有多处漏水,结构也不是很坚固,所以他希望手塚贵晴过来重新设计这个房子。手塚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一次度假的时候从自己的小孩行为方式上获得了灵感:他设计了一个圆形,这样的话就不知道哪里是终点哪里是原点,孩子们就可以一直在那里跑。原来在场地上只有几棵树。所以在设计里把这些树保留了下来,但是保留这么大的树是不容易的,如果切到了树根这些树就会死。所以他们对这几棵树,包括对它们树根生长的情况都做了很细致的调查。



基地保留下三棵树后建筑基础的做法简图



富士幼儿园的灵感来源:在绕圈跑的孩子


园长跟手塚在做这个设计之前特地交代说:“我们就是不要扶手。”因为就是看了他前面那个没有扶手的房子(屋顶之家),所以才想做成一样的。手塚说他不能重复之前的设计,毕竟这是幼儿园还是要保护小朋友的安全。园长就想了一个办法:能不能从屋顶的外围接一张网,就是像绷床那样的网,这样如果小朋友掉下来就由那些网接住他们。然后校长这个想法说服了他,他随后也做了设计图送给当地政府审查,可惜这个设计并没有被政府通过。

 

园长整个家族经营这个幼儿园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当地大多数的人都是从这个幼儿园里毕业的,所以园长的威望很高。后来当地的政府为到底要不要扶手的事情开会,政府也很为难:如果不做扶手的话,要怎么来处理安全问题。于是他们就是为这个富士幼儿园开了一个特例,绕着树的这个地方不需要设扶手。这些小朋友其实很喜欢树网的设计,时不时地就蹦下网,这些扶手其实对于他们的身高来讲根本不构成任何的影响,起到安全作用的是这些网。


围在树周围嬉戏的孩子

尽管校长一直坚持希望在边缘也是用“网”的这个设计,但是因为日本的法规规定一定要设一定高度的扶手,这样小朋友才不会掉下去。建成后,他觉得从下面看这个扶手也不错,小朋友们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老师则像在喂这些小动物。所以这个幼儿园是很特殊的,因为它没有完全按照建筑法规来实施:首先屋顶很低,因为校长希望能够从另外一侧看到屋顶上看到所有的活动。如果高度过高的话,就只能看到天花,看不到对面屋顶上在发生什么。其次,教室跟教室之间是没有任何的阻隔的,它不靠墙体来划分教室。


“动物园”喂食时间 


当时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联合国一起寻找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学校,有一百多个候选人,来自三十多个不同地方的政府。尽管竞争激烈,OECD和联合国依然觉得这个(东京富士幼儿园)是世界上最棒的学校。

 

项目刚完成时,因为是冬天,还没办法种树,于是就堆了一个土堆,一个月之后这个土堆就消失了,因为小朋友不停地挖土,带到各个地方,甚至带回家。所以每个月都要换一次土。



正在挖土的小朋友



一节生动的“自然课”

 

这个滴水口收集了屋顶上所有的水,然后会一直滴落到地面的收集器。他们再把水带到另外一个像喷水池一样的地方,所以小朋友们可以在那边嬉水。手塚贵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际的案例,来告诉学生雨水是怎么样从屋顶掉落下来一直汇集到地面上来的。他们还在那个收集雨水池里小甲虫之类的生物,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他们向大自然学习的地方。然后他们把这些收集下来东西作为肥料,用在附近的农田里。在他们清洗的地方,有设置正常的水龙头出水口,然后还专门设计了恶作剧水龙头,可以朝小朋友洒水。



往靴子里灌水的小朋友 


这个学校之所以出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整个学校里面没有自闭症的小朋友。一般来说小朋友之间要保持相对的距离才能使个体建立安全感,但是自闭症的小朋友是要比正常的小朋友用更远的距离来保持他的安全感,所以在现行的这个建筑法规里面,教室里面必须要有一些特定大小的盒子,来划分每个教室,或者划分他们活动的空间。但是校长说我不希望有这样的东西,如果这个小朋友不喜欢在这里坐着他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即便是他从这里跑开了,他最后还是会回到这里,因为这是一个圆形的建筑。

 

整个幼儿园建筑是非常开放的,向外部环境打开,所以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噪音。校园霸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校园都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在这个幼儿园里完全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你把正常人群关到笼子里,他们很自然就会开始划分阶级,划分彼此的高下。但是你把他们放到没有边界的空间中时,这种层级的问题就消失了。如果学生间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他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换教室。有人担心说:“如果下雨怎么办?学生还怎么在户外活动?”因为室外毕竟还是有一部分有屋檐遮挡的,所以他觉得没问题。

 

在这个幼儿园里用的还是很传统的老式的电灯泡。日本有一个科学家是因为LED得了诺贝尔奖的,现在他们知道LED其实是对孩子的眼睛是有伤害的,比电脑屏幕造成的伤害要大的多。如果在鱼缸里用蓝光的话,所有的鱼卵都会死掉。因为用了老式的灯泡,所以要找一种能够节省能源节电的方法。而整个幼儿园有三百多个电灯泡,有一百多根这个线来控制这些点炮的开关。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让灯亮起来,因此这个幼儿园的用电量比普通的幼儿园要小很多。




这张图片记录了一个男孩从9点10分到9点30分,20分钟期间的活动路径。因为整个屋顶的直径是一百八十多米左右,他在这个短短的二十分钟里面跑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活动,统计下来他在午餐之前他跑了六千米。但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幼儿园里面每个学生的平均活动量是四千米。一般的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只有八百米左右的活动距离,只有很少数的学校才会给学生做一些体育方面的训练。在这个幼儿园里小朋友也都要强壮一些,因为他们的活动量大。

 

这个幼儿园还委托他们再做了一个扩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英语角。他们还是想尝试比较有意思的建筑形式,所以他们把这个英语角分成了很多层,在五米的高度里面做了七层的高度。手塚做成有各种高高低低的不同的坡度,这样小朋友很容易碰到头。当他们完成的时候,手塚先让自己的孩子去实验,他在儿子碰到头的地方做了标记,就表示小朋友有可能会在这里碰到头。手塚贵晴认为,对孩子的保护过度,使他们失去了自己辨识危险的能力。这个建筑是帮助他们学习的一个过程,不仅学习如何辨识危险,也学习如何互相帮助。



手塚贵晴的孩子“小黄”,“小绿”在英语角里探险


孩子们在“英语角”活动

后来园长又委托手塚贵晴再做一个关于谷仓的扩建,将附近这些农田里收获的作物都挂在外面,成为丰收象征的一部分。这一建筑的目的在于为那些小于一岁的孩童创造一个空间,在日本文化当中,屋顶是保护的一种象征。所以他们将屋顶转移到了该建筑中,即便是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结构,也需要用三维的方法去构建。


“伞”形的屋顶设计

 

所有的营建工作均使用这种最传统的方法进行摸索。此台阶只有十公分高,但是对于这一年纪的孩童而言,十公分恰好可以将腿放到地上。并且他们在日本其他地区的项目中也同样采用了这个屋顶的概念。日本北部气候寒冷,那里的极端天气可达零下二十度,因此整个建筑朝向南面,同时又做稍微倾斜。孩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奔跑嬉戏。并且他们使用了木材作为主要结构,因为该区域盛产木材,并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标志。



建成后内景


朝阳幼儿园
ASAHI KINDERGARTEN
自然灾难面前最后的守护




PROJECT DATA

Total floor area 面积:287.64㎡

Constructor 建造公司:Chuto
Completion 完成时间:2012.7


另一个项目是关于日本的311海啸。在海啸来的时候,当地政府的一位女士用麦克风告诉大家说必须马上撤离,并一直重复这句话,直到被淹死。用她的生命拯救了数千人的生命,但是他觉得很奇怪的是即使海啸从预警到撤离有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仍有一万五千多个人因海啸丧生。

 

其原因是没有人相信这个是真的,上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海啸是1611年,正好是在四百年前的日本,还是武士的时代。四百年的时间使得当地的人早已忘记海啸的可怕,所以当他去台湾告诉人们海啸不仅袭击日本,也同样威胁台湾。但是台湾人认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海啸,因此不以为然,之后他就讲到为何东部的人口较少,是缘于1875年台湾也遭受过海啸袭击。




照片中的僧人非常有名,因为他救了许多人。这一僧人告诉当地人说如果发生海啸,就去他的寺庙避难,因为那个寺庙建造的高度正好高于海啸时淹没的高度。

 

这是僧人寺院的构造,建在当地一个较高位置。因为海啸过后水会滞留半天左右,所以这些树木因为水中的盐分,基本都死亡了。当他们这次收到了联合国儿童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去建造一个日制的幼儿园时,他认为不能用日制的或是临时的东西来建造这个幼儿园,如果要造的话就要造一个永久性的。所以他们就决定利用这些死掉的树木来建造这个新的幼儿园,高度上至少要在寺庙所在的高地上。


然而树木因为受力的原因自然开裂,在奈良有那种用巨大尺寸的木材去做寺院。历史上东大夫请了中国僧人特地前去统建,所以如果想看中国的古建筑可能去日本反而能看到。他们从这个寺院中得到了很多智慧,一种很古老的智慧是柱子当中是被抽空的,这样使得木材自然收缩时,这个力会在中间被释放掉,不致开裂。于是,他们使用了寺院中这一古老的技术去为下一个几百年建造这样的建筑,但是是为孩子建造,也是为了未来建造的。



311海啸的难民 


很惊奇的一件事情是,这个建筑很快就建造了起来。照片中(上图)的这些人自己还没有住所,住在帐篷里,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象征,当地一种守护的象征。这个建筑最后落成之后成为了寺院的一部分,看起来也像一个寺院,但使用了很现代的技术,均用木材构建。所以他觉得这个建筑也是在向未来的孩子传递一种讯息,即:这些树因为海啸而死,然后在那里作为幼儿园、寺院来使用,如果再有海啸这样的灾难发生时,可以到这里来,给你们提供庇护。


结语

建筑师其实跟小孩差不多,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的满意,但还是得从其中找到好的部分。如果人们喜欢这个可能并不完美的建筑师,那么他就成功了。而这个车(下图)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它于五六十年之前生产,因为受到了喜爱,所以在过去的五十年间它都没有停产并还在继续制造。同样的,建筑其实也很难被改变,但是建筑师们还是愿意改变它,让它存在的时间更久一些。



手塚夫妇和他们的车


大师讲堂研习会
MASTER WORKSHOP


没时间去现场听讲座?

没能抢到入场票?

第一时间获得大师讲堂的完整版现场视频和学习资源?

想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每次讲座后共同研讨大师精髓?

或者......你想成为UED大家庭的一员?

UED·大师讲堂研习会正式成立!


UED·大师讲堂研习会
研习会成员将第一时间获得每场UED大师讲堂的学习资源和兼职的新媒体实习生工作机会。(工作内容:英文资料翻译、视频时间轴制作)我们将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合格者以邮件或短信方式告知。

扫码进入UED·大师讲堂研习会报名



现场直击
LIVE COVERAGE



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监事会主席薛宇慈女士为CBC建筑建筑艺术馆场讲座致辞


手塚贵晴CBC建筑艺术馆场讲座现场实况


手塚贵晴先生接受CBC MEMBER证书

从左至右依次:《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谭柳女士、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监事会主席薛宇慈女士、《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副主编熊润女士、手塚贵晴先生、宇祺教育集团董事长郑伟先生


手塚贵晴先生参观参观华建集团办公场所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沈迪接受手塚贵晴先生赠书并合影留念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副主任高文艳女士主持华建集团讲座


手塚贵晴华建集团讲座现场实况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明先生参与现场互动


从左至右依次: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创作总监范一飞先生、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副主任高文艳女士《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副主编熊润女士、手塚贵晴先生、 华建集团华东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创作中心主任助理丁顺先生、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副总建筑师、总师原创工作室主任吴文先生、华建集团华东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创作中心主创建筑师胡博先生


文字编辑:Athena Y、木上立

视频编辑:超级麦子同学


投稿邮箱

uedtougao@uedmagazine.net

媒体合作邮箱

Zhaomingcbc@qq.com

新浪微博

UED城市环境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操场在屋顶,教室无边界,这样的幼儿园你心动了吗?
韩国这家幼儿园,想让小朋友认识什么构成了“城市”
水箱从天而降砸穿幼儿园屋顶 致儿童1死2伤
三访唐招提寺 | 石磊
全球最有特色的10所幼儿园,处处诠释爱与自由
好好的建筑师,说疯就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