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日,听|【梁思成】独乐寺的发现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如果你忙于工作无暇读书,那么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听”书!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闭上眼,告别晃眼的屏幕。静静地听建筑软妹“木喵” 读一段梁思成先生的故事,在回归纸墨书香的同时也向梁先生致敬~


读书人:

木喵
建筑本科在读

木喵就是一只学建筑的喵啊~

延伸阅读 ①:梁思成与独乐寺
 



独乐寺坐落在天津市蓟县城内,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始建于唐代,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至今已有1020年了。其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两处建筑已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这样一座建筑,人们真正认识了解它,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上个世纪30年代初,独乐寺好比千里马遇到伯乐,它被中国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发现了。

 

(一)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梁启超的长子。解放前,他任职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调查、测绘过较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独乐寺就是其中之一;他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土建系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对我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2年梁思成在独乐寺考察

梁先生在“翻阅方志”时“常见辽宋金元建造之记载,适又传闻阁之存在,且偶得见其照片,一望而知为宋元以前物。”梁先生就是这样知道了独乐寺的存在,于是“民国二十年秋,遂有赴蓟计划。行装甫竣,津变爆发,遂作罢。至二十一年四月。”梁先生带着从清华大学借的仪器与其弟思达一起对独乐寺“实地研究、登檐攀顶、逐步测量、速写摄影,以记各部特征”,并进行寺史之考证。梁先生依据调查测绘的资料,在夫人林徽因的协助下,撰写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上。全书分为总论、寺史、现状、山门、观音阁、今后之保护六部分。这是一部研究独乐寺的专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其各部特征、用途、价值,并提出了今后应如何保护的问题,是一部价值非常高的著作。1962年9月,梁先生率清华大学40余名学生,再次对独乐寺进行测绘,以弥补1932年因技术条件限制测绘的不足。

 

(二)

 

    在梁先生以前,“独乐寺虽为蓟县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梁先生经过研究后认为“寺之创立,至迟亦在唐初。”并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有九百四十八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这就是梁先生发掘出的独乐寺的真正价值。

 

    关于建筑的外观,梁先生是这样描绘的:“观音阁及山门最大之特征,而在形体上最重要之点,则为其与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代建筑之相似也,壁画所见殿阁,或单层或重层,檐出如翼,斗拱雄大异,而阁及门所呈现象,与清式建筑固迥然不同,与宋式亦大,而与唐式则极相似,熟悉敦煌壁画中净土图(第二十三图)者,若骤见此阁,必疑身之已入西方极乐世界矣。”梁先生在《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多次提到阁门与敦煌壁画的关系,因为独乐寺这座建筑在外观上有许多部位与敦煌壁画相似。梁先生把惊见观音阁比喻成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比喻很有趣,其实也很符合实际,因为人们不会想到像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样式,还会有实物存世。这就是独乐寺这座建筑的又一真正价值。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在我国已发现之古木建筑中,固称最早,且其在建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梁先生在谈到古代建筑遗留甚少的原因时说:“我国建筑,向以木料为主要材料。其法以木为构架。辅以墙壁,如人身之有骨节,而附皮肉。其全部结构,逐成一种有机的结合。然木之为物,易朽易焚,于建筑材料中,归于《非永久材料》之列,较之铁石,其寿殊短;为构架一日焚朽,则全部建筑,将一无所存,此古木建筑之所以罕而贵也。”独乐寺两建筑保存至今确实是一个奇迹。

 

    独乐寺这座建筑“实为无上国宝”,但过去“中国则无人知其价值”。上个世纪30年代梁先生来测绘时,对建筑的破损非常担心,当时“门窗已无,顶盖已漏”。先生说:“若不早修葺,则数十年后乃至数年后,阁门皆将倾圮,此千年国宝,行将与建章阿房,同其运命,而成史上陈迹”。

 

    对于独乐寺的保护,梁先生说:“首先须引起社会注意,使知建筑在文化上之价值,使知阁门在中国文化史上及中国建筑史上价值,是为保护之治本办法。而此种之认识及觉悟,固非朝夕所能奏效,其根本乃在人民教育程度之提高,此是另一问题。非营造师一人所能为力。故目前最重要问题,乃在保持阁门现状,不使再加毁坏,实一技术问题。”

 

    谈到如何保护时,梁先生又说:“木架建筑法劲敌有二,水火是也。水使木朽,其破坏率缓;火则无情,一炬即成焦土。今阁及山门顶瓦已多处破裂,浸漏殊甚,椽檩已有多处呈开始腐朽状态。不数年间,则椽檩将折,大厦将颓。故目前第一急务,即在屋瓦之翻盖。他部可以缓修,而瓦则刻不容缓,此保护现状最重要之第一步也。”

 

独乐寺观音阁

    梁先生的保护意见,既有长远的从根本入手的设想,也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但是这些非常好的意见,在旧政府和日伪统治时期,没人理睬,更不可能有人采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梁先生的意见逐步得到落实,这座千年国宝才获得了新生。

 

    建国初期国家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维修资金,安装避雷针,添配门窗、沟抹、揭瓦补漏、打围墙、修甬路、油漆匾额、修补塑像,一系列的维修,达到了梁先生提出的“保护现状最重要之第一步”,同时也为1980年独乐寺的正式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开放后更多的人了解了独乐寺的真正价值,这也是梁先生保护意见之治本的办法。

 

    1984年10月,是独乐寺重建一千周年纪念日,许多专家学者来寺考察,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专家一致呼吁,为更好地保护独乐寺的两建筑,特别是观音阁,应对其进行一次大修,并研究内部结构。其后经过几年的准备,独乐寺卸荷拔正工程于1990年开始至1998年结束。这是独乐寺重建千年来,最大的一次维修。揭顶,各连接部拆开,补充了梁先生当时无法得到的数据,施工遵照梁先生“保持阁门现状”的意见,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过程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保持了“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圆满完成千年第一大拆修,使独乐寺这个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代表作,不再带病延年了,梁先生的遗愿终于得以实现。

 

    如今独乐寺两千年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而名扬四海,梁思成先生测绘留下的珍贵技术史料,成为许多中外大学建筑系的教材,独乐寺作为旅游景区,在蓟县旅游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天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人,并以“独乐晨光”列入“津门十景”之一。独乐寺能有今天的辉煌,在重建1020年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它的发现、传播者梁思成先生,他是独乐寺研究的奠基人,是独乐寺的恩人。


作者: 黄立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建筑,让日本专家垂涎,让梁思成先生第一次的野外考察就选择了它!
梁思成大量建筑手稿曝光!网友:比印刷还好看!
梁思成先生的第一次野外调查就到了蓟县
世间再无梁思成与林徽因
经典阅读:揭秘!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的未开放区域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