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计常识连连问

农业人口是指什么?

指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它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抚养的人口。农业人口是与非农业人口相对而言的,二者划分标志是其从事劳动的性质。对于由乡村管理下的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些人,如民办教师,乡村医生等人员均规定作为农业人口统计。将总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对于研究人口的部门构成,以及考察一个国家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人口是指什么?

指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不同国家城市化进展速度和原有人口的基础不同,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也不同。1981年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29%;发展中国家占70%;中国1982年农村人口占69.1%。

什么是城镇人口?

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人口。城市人口一般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但也包括一小部分农业人口。在中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全国大陆总人口的18.4%;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已达20.6%;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26.23%,1999年达到30.1%。

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更或称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游牧民族的迁徙活动;国家内部的移民垦殖活动;城市人口钟摆式移动;为消费、文化、娱乐、休息目的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此外,还有国际间的移民活动,外籍工人迁移活动以及国际难民移动等。

人口计划是什么?

人口计划是国家机关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人口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及现实人口状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制订的人口发展具体目标和要求。人口预测可以有多种测算结果,人口计划则是综合各种测算数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一种目标。人口计划的主要内容有:总人口数、出生人数、出生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计划内出生人数、计划生育率;在地区还包括迁移人数和迁移率等,以及实现人口计划必须采取的措施。

人口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政府进行人口控制,指导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人口计划按计划期限可分为短期计划(如年度计划)、中期计划(如5年计划)、长期计划(如10年、20年计划),长期人口计划一般又称人口规划。人口计划按计划的地域又可分为基层人口计划、地区人口计划、全国人口计划。

人口总数指的是什么?

又称总人口数。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的有生命活动的个人的总和。它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民族,只要是有独立的生命活动就包含在人口总数之内。人口总数是人口统计中最基本的指标。标准人口总数,对于了解国情国力,制订人口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进行人口科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初人口数指的是什么?

是指某年11日零时的人口数,或者是上年123124的人口数,即上年的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都是制订和检查人口计划的基础数据,也是计算年平均人口数、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等指标的基础数据。

年中人口数指的是什么?

某年63024时或71零时的人口数。年中人口数由人口经常登记或抽样调查取得。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获得的均是年中人口数。

年末人口数指的是什么?

是指某年123124时的人口数,或者是下年l1日零时的人口数,即下年的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或下年年初人口数通过人口经常登记或抽样调查推算的办法取得,也可以用(上年年末人口数+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本年迁入人数-本年迁出人数)求得。

年平均人口数指的是什么?

是指某年内各个时点人口的平均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年中人口数都属于时点人口指标,反映某一时点(年初、年末、年中)的人口规模,不能反映一年的人口规模。年平均人口数则能综合反映全年的人口规模,属于时期人口指标。取得年平均人口数量常用的方法有:

l)(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2) 直接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什么是人口性别比例?

在总人口数中男性或女性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

男(女)性比例=男(女)性人数÷总人口数×100%


什么是人口性别比?

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根据统计对象不同,人口性别比可分为以下各种。

总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总人口。

出生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出生时的婴儿。计算方法是:

出生性别比=某年出生的男婴数÷该年出生的女婴数×100%

出生性别比又叫第二性别比。第一性别比是胚胎形成时的性别比。

婴儿性别比:统计对象为1周岁内存活的婴儿。计算方法是:

婴儿性别比=某时点1周岁以内的男婴÷该时点1周岁以内的女婴数×100%

结婚年龄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到达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我国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人口。结婚年龄性别比又叫第三性别比。

死亡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某年或某一时期内死亡的全部人口。

分年龄组人口性别比:统计对象为各岁人口或各年龄组人口。

平均年龄是指什么?

某一时点属于统计对象的所有个人年龄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

平均年龄(岁)=[(各年龄组的下限值×各年龄组人数)之和÷总人口数](组距÷2)

统计对象是初婚人口、初育人口、死亡人口,参照上述计算公式,可得到平均初婚年龄(男性或女性)、

平均初育年龄(一般指妇女)、平均死亡年龄(全部死亡人口或分性别人口)等。

年龄中位数是什么?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其计算公式是:

年龄中位数(岁)=中位数组的年龄下限值+[(人口总数÷2)-中位数组之前各组人口累计数÷中位数组的人口数]×组距

什么是少年儿童系数?

少年儿童系数又称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是指少年儿童(或014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

少年儿童系数=(014周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什么是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老年人的年龄起点一般定为60岁或65岁。计算公式是:

老年系数=(60周岁或65周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什么是老少比?

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是:


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什么是抚养比?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负担系数。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是:

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非劳动年龄人口指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指1564周岁人口。

什么是人口的文化构成?

在总人口中具有各种文化教育水平的人数或所占的百分比。个人的文化教育水平通常分为以下几组: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2.小学;3.初中;4.高中;5.大学肄业;6.大学毕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状况的一类指标,包括文盲率、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或百分比、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就学率、高等教育普及率等。

什么是人口的民族构成?

在总人口中各种民族的人口数或所占的百分比。在中国,可以是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也可以是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

什么是人口年龄构成?

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人口年龄的分组可以是1周岁一组(不满1周岁为0岁组)、5周岁一组(04591014……)、10周岁一组(091019……)等。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的自然变动和人口再生产的速度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口年龄构成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年龄构成常与性别构成结合使用,称为性别年龄构成。一般是把各年龄组的男性或女性人数同总人口数(而不是男性或女性总数)相比,用百分数表示。

根据不同年龄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人口统计中常用以下年龄分组:

 

年龄构成类型都有哪些?

按照反映年龄构成的指标和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人口集团或同一人口集团的不同时期区分为不同类别。人口年龄构成类型通常分三种: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是:


从发展来看,上述三种年龄构成类型人口又相应地称为增长型、静止型、缩减型。

年轻型、老年型人口同人口年轻化、人口老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概念。后者是说明一个人口集团年龄构成变化的趋向,反映动态过程。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由年轻型向成年型变化,称为人口老化;相反,由老年型向成年型变化,称为人口年轻化。

人口质量是指什么?

反映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人口数量是指什么?

反映人口总体规模的量的规定性。泛指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构成和各种数量特征。引起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二是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的机械变动。

什么是人口再生产?

人口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过程。它通过世代更替,实现人口的延续和更新。人口再生产可区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即人口不断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理过程;社会方面,是指人口再生产要通过一定的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来实现。人口再生产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


什么是人口再生产类型?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不同特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迄今有过三种人口再生产的类型: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什么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变化。它与生产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历史上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有三种:原始的、传统的、现代的。它们分别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与采集、狩猎经济时代相适应;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相适应;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

流动人口是指什么?

居住地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人口包括从甲地到乙地联系公务的人员,从事商品生产、交换和各种劳务活动的人员,探亲访友人员等。


什么是静止人口?

一个总人口数长期保持不变(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人口,即每年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总是相等的人口。静止人口和稳定人口都假定是封闭人口,没有发生人口迁移现象。静止人口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并且与平均预期寿命成倒数关系。原始社会的人口接近于静止人口,近代有些国家(如欧洲一些国家)也接近于静止人口。

什么是稳定人口?

人口总数每年总是按照固定的自然增长率增长(或减少)的人口,也就是每年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保持不变的人口。稳定人口也是一种封闭人口。在稳定人口中,当自然增长率为正值(>0)时,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形成增长型稳定人口;当自然增长率为负值(<0)时,人口总数不断减少,形成缩减型稳定人口;当自然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总数不增不减,这时的稳定人口即为静止人口。

什么是劳动力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它既包括劳动适龄人口中正在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有正当收人的人口,也包括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口。

什么是劳动力人口再生产?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一代一代不断更替的过程。要实现劳动力人口再生产,就要根据社会对未来劳动力的需求实行计划生育,进行劳动力培养费用投资。

生产人口指的是什么?

在物质生产领域从事劳动的那一部分劳动力人口。即在农业、工矿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运输业、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和在其他部门中从事劳动的人口。

就业人口指的是什么?

又称在业人口。适龄劳动人口中从事一定的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的那一部分人口。凡是在调查时或在调查前的一定时间内,有工作并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的人,均应视为在业人口。在业包括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企业或单位就业的固定工或临时工。

什么是失业人口?

在某一时期内没有就业机会并在寻找工作的那部分人口。失业人口,按其性质可分为:潜在失业、季节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潜在失业,指一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从事工作,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或工资收人很低的那部分劳动力。季节性失业,即适龄劳动者在非生产性季节无工作或无工资收人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由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造成部分工人因不适应技术需要的失业。

什么是人口地图?

按人口的地理分布情况标明有关人口的各种情况的地图。通过人口地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人口数量多少、密度大小、不同人种与民族的分布范围,城乡居民点的形状、规模与地理位置。人口地图一般可分为:人口数量地图;人口密度图;居民点形状图;居民点景观图;民族分布图等类型。

什么是人口分布?

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地区)中的定居情况。全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除71%的水面外,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10%的土地上。不到10%的人口散居在90%的陆地上。中国的人口94%居住在占全国土地面积45%的东部地区,只有6%的人口居住在占全国面积55%的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是指什么?

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稠密情况。人口密度是经常变化的。19001980年,世界人口密度已从每平方公里10.8人增加到29人,增加近2倍。中国人口密度1982年已达每平方公里107人,1987年达114人,1998年达130人。

人口指的是什么?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中,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他们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口自身始终处在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其数量和质量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什么是人口变动?

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它们分别反映人口变动的不同侧面。人口变动的三种形式各具有不同的特殊规律,但各种人口变动互相联系,而且归根到底都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什么是人口机械变动?

也称作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移动和暂时的移动。引起人口机械变动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原因。人口机械变动,使人口的地区分布发生变化。

什么是人口自然变动?

是指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必然的变动,它受生理因素所制约,同时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能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人口构成指的是什么?

是指按人口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等特征划分后的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根据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和作用的分类方式,可划分为各种人口构成,常见的是分为三大类:1.人口自然构成;2.人口地域构成;3.人口社会构成。

什么是季节变动及调整?

在一年之内,由于季节的变动,会使某些社会经济现象(一定的时间序列)产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通常称之为季节变动。时间序列的变化会受到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影响时间序列变化的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纯粹的时间因素,如气候、日历天数和节假日等有关的季节性因素(用S来表示);第二类是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的趋势性因素(用T来表示);第三类是经济变量有规律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随时间的延续而有规律地发展,表现在时间序列上就是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波动(用C来表示)。另外,还有一些偶然性因素,如社会心理、政治因素等(用I来表示)。因此时间序列一般可以表示为:Y=T×C×I×S。为更准确地反映客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必须事先对季节变动因素作一定消除和调整。

  季节调整就是将一个时间序列分解成以上各部分。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季节调整方法;X-11方法、贝叶斯方法。我国一般采用美国商业部普查局开发的为官方使用并在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的X-11季节调整程序。

什么是贡献率?它是怎样计算的?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贡献率,那么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Data Mining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Data Mining就是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隐藏事件,籍由统计及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将资料做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知识,并根据企业的问题建立不同的模型,以提供企业进行决策时的参考依据。举例来说,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籍由Data Mining的技术将庞大的顾客资料做筛选、分析、推演及预测,找出哪些是最有贡献的顾客,哪些是高流失率族群,或是预测一个新的产品或促销活动可能带来的响应率,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提供适当适合的产品及服务。也就是说,透过Data Mining企业可以了解它的顾客,掌握他们的喜好,满足他们的需要。

  近年来,Data Mining已成为企业热门的话题。愈来愈多的企业想导入Data Mining的技术,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更是将Data Mining视为二十一世纪十大明星产业,可见它的重要性。一般Data Mining较长被应用的领域包括金融业、保险业、零售业、直效行销业、通讯业、制造业以及医疗服务业等。

CPI是怎么得来的?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什么是农产品生产价格?

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第一手(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提高意味着农民从单位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增加,反之,则农民获得的收入减少。

什么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满足农业与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全部有出售该产品行为的调查单位的个体指数进行几何平均求得的,大、中、小类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其所属的类(或代表品)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计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分季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08年)
中国人口的构成
人口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预测
“一胎化”对我国的危害相当大!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重点突破: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