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面御史赵炳麟传26:身居庙堂上,心系故乡情

赵炳麟不仅忧国,也忧乡。他任御史的前一年,父亲赵润生去世。他丁忧回到家乡,次年回京便上书言广西地方事,认为:“目睹该省民穷财尽,有不可终日之势。蒙恩擢在言路,不据实详陈,上无以对朝廷,下无以对桑梓。”

事因清朝甲午一战而败,其结果是割地赔款,广西要上解赔款费30万两白银,广西巡抚林绍年以“桂事艰窘”上疏,朝廷同意缓解一年。而赵炳麟鉴于广西的实际情况,上疏要求缓解3年。他又提出这30万两赔款,广西本年度救灾已经用尽,如不宽展解期,势必又百计搜罗,预备下次解款,怎么能有力量来办实业和教育?赵炳麟把朝廷保广西上升到保西南门户的高度来认识,可谓真知灼见。但朝廷糜烂万端,京师尚自顾不暇,当然顾不了广西,只批转户部了事。

  由于太平天国的余波,广西的反清斗争一直延续到清末。赵炳麟回籍根据耳闻目睹,对其根本原因得出“广西频年匪乱,糜烂不堪,固由民生太穷,实由吏治太坏”的结论。他在九月初八《敬陈广西饬吏四条疏》中,对整顿广西的弊政提出了四条建议:即尊正绅、达民隐、整团练、重命盗。

  本来,土豪劣绅与地方官吏狼狈为奸,鱼肉百姓,已是封建社会的痼疾。而赵炳麟认为这种官场坏风气又推广西最重。他指出:“劣绅愈近,正绅愈远,民气愈挫,民事愈废……臣敢决广西断无大安之一日。”他要求地方当局选择那些财产多、纳税多、本身清白又是中学毕业或留学一年半以上的正绅,来办理学堂、警察、团练,掌管基层的民事诉讼,务使正绅进而劣绅退。

  广西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贪官污吏任意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百姓含冤上控,其结果不是瘐死狱中,就是毙于杖下,尽管社会上怨声载道,而百姓却又无处申诉。赵炳麟认为民隐不能上达,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广西官场最坏习气,莫如上控案件皆批回原州县自审”。因为民间冤案,大多是州官们参与制造,各级官吏声气相投,官官相护,审批时稍弄笔墨就足遏民隐,批回原县结审“何异缚人而投之虎狼”。另一原因是在广西要递进一张状子,如登天之难:因为每一级门卫小吏见是控官词状,必不收接,或严词以吓之,或重贿以要之,所以平民百姓只好忍气吞声,不愿再告状。这样,国家所设的督抚、检察司、道、府,形同虚立。

  同一日,他又上《请减全州平余疏》,指出全州是广西粮食的最佳调剂之地,而弄得凋敝不堪,民几乎暴乱,根源就在于“一切杂款加之又加”,主张仍按同治十二年前的办法纳钱,一切增加款项一概裁去。清政府采纳了赵炳麟这条建议。

  赵炳麟在丁忧期间,不忘忧乡忧民,从全州致信广西当局,请禁全州赌博。

  他在信中说,全州赌风厉害得很:开场演剧,聚赌抽规,所在皆是。已经弄得“父不能管其子,兄不能约其弟,几乎四民皆失正业”。地方当局也曾调查过,但所派之人大抵得数十元“好处费”,便缄默而返。团练局更私收赌费,肆无忌惮。若不严行禁止,不但“民利日穷,亦匪类潜藏”。希望令全州当局派人严查,如果差役、练勇受贿放纵,一经举发,按律惩治,务使小民守国法,务正业。

赵炳麟很重视家乡的教育事业。1905年(乙巳十月)赵炳麟丁忧回全州,针对全州书院停办,读书识字人员日渐减少,他给广西当权者去信,请求筹办全州学堂。他了解到全州的清湘书院(在今全州县政府大院内),存公田千余亩,并文昌阁在内宾兴总局存有公田千余亩,文庙局存公田数十亩。有数年未办一事,而三处所存租息收入颇多,清湘书院规模亦颇宏敞。建议“拟提三处现存租息,作为开办经费;提三处常年租石,作为常年经费,就清湘书院设一师范简易科(其学历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并高等小学堂。”师范简易科定十个月毕业,让四十岁以内不是秀才的读书人,考验合格,使之练习教学之法,“以八十人为额,一年之后得此无数教员,分布六乡,教育庶可普及。”

赵炳麟不仅就办学校的事提建议,他还身体力行。就在他给广西当权者去信的第二年,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炳麟与唐鹤、蒋任衡便以全州宾兴局(旧址在今政府大院)为校址,拨宾兴公款(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的经费)为经费,创立全州州立第一所两等小学堂。以朱德垣为校长,招收学生48人。同时,还在该地创办附设一年制州立师范传习所一班,招清湘书院在学门生48人为学生。此为全州办师范教育之始。

贤母教子是赵炳麟很称道的,在全州他最欣赏的有三位贤母。一位是龙水蒋良骐的母亲,蒋母说:“做秀才时当有宰相的度量;做宰相时莫忘秀才的攻苦。”桥渡谢太夫人教谢济世:“早辛苦早快活,迟辛苦迟快活,不辛苦不快活。”他认为蒋良骐、谢济世两先生苦学成名,政治文章光耀青史,与他们母亲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他也很赞赏王启华(即王竹斋,今才湾镇南一村委人)母亲的教子之法。王启华的母亲蒋太夫人教之曰:“天下治乱,匹夫有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赵炳麟应广西巡抚张鸣岐之邀推荐人才,赵推荐了一些家乡有才的人,如唐尚光、蒋伯文都因他的举荐而有所作为。他们回桂临行之际,广西籍京官数百人在京口为之饯行。赵炳麟的老师、礼部侍郎唐景崇让赵给回广西的才俊赠言,赵在赠言中说:“政治无一不从保民入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希望诸位回乡协助地方兴利除弊,倡导教育。

民国六年(1917),赵炳麟去山西办实业时,将全州县升乡大比头人(现庙头镇李家村委大碧头自然村人)宾兴与才湾南一人王启华也带去了。宾兴后来担任了广西省议员、全县知事(相当于县长),而王启华在民国18年5月曾担任全州县长,后来又任全县参议长。

农商部设有凿井传习所,仿日本法打井,每井可灌地四十亩。1916年山西送学生五十名入所毕业,1917年派往各县甚见成效。1917年,赵炳麟给广西督军谭月波去信时,建议他利用广西地旷人稀的特点,送二三十名学生习练凿井,然后购打井机器十余架,用以开荒,必获大利。并表示如果谭月波认为可行,他便与农商部交涉,立可举办。

1921年9月唐壬洋就任全县中学校(今全州高中的前身)校长,不久给赵炳麟去函乞撰《全县中学校校歌》,赵炳麟便挥笔写道:“繄我全邑兮,清湘上游,泽施南国兮,名著神州。文经武纬兮,荣誉长留,愿我后学兮,宏斯令猷(美好的功绩)!宏斯令猷!”

赵炳麟也重视全州县志的编修工作。一天,他在全州城门路遇同学廖藻,对廖藻说:“吾邑志书当及时纂修之,毋再延也。”后来,廖藻与唐载生先后负责总了《全县志》。

赵炳麟的故居

蒋廷松

湘江作证第二十二回 王耀南奉命炸浮桥 凤凰嘴红军血染江

七月之末

全州一村民在红军战地挖出一把红军大刀,还曾挖出一个红军手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稀有姓氏—督氏村落
广西全州:禾花飘香鱼儿肥
全州县头条
俯瞰全州[七绝]
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桂林全州县:脚山铺阻击战,三十四师文塘战斗
探秘西延为什么从桂北全州县划出去另外成立一个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