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护古墓葬,任重而道远

         又一座祖辈先贤的古墓被盗!笔者老家系桂林全州凤凰镇三塘村委上畔塘村。被盗的古墓为本人烈祖父母蒋良高许宜人夫妻墓。已经记不起被盗了多少遍,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盗得所剩无几,盗走金银珠宝也就算了,还把石狮子打烂或撬走,把石碑推倒,其状惨不忍睹!

        蒋良高(1783-1854),国彦,恩授九品登仕郎,敕封七品文林郎,晋封五品奉政大夫。自幼聪慧,从小便开始研习儒学经典。刚成年之时家里发生了一次严重火灾,家业荡然无存,一贫如洗。良高公则自我安慰道:“火属离文明象也,后世子孙必有昌大吾门者”。他把肥沃之田产变卖之后走上弃文从商之路。结果良高公善于从商经营,每每预测市场行情都相当准确,只用了几年家里就恢复了元气。生四子,长子国学生峻鸣公,次子庠彦诰封奉政大夫和鸣公,三子武举人敕封武略骑尉岐鸣公,四子郡庠生诰封奉政大夫谦鸣公,“从此家益富汲汲”,以建桥修路济人利物为务。嘉庆己卯年以分经理身份修建恭候(蒋琬)大宗祠,并捐祭田二亩。不久又倡议族人献金修建子昌公祠,慷慨捐祭田四工(一工相当于0.7亩),又命四子各捐祭田一工,如今春秋祭祀不绝者公之力也,成为地方乡贤,淑配许氏诰封五品宜人。

         这是去年族人一起整修修复祖辈蒋鸿翱古墓(下图)的场景。希望国家能尽快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安全有效可行简便保护古墓葬的方法和模式,以保护好全国上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再上演盗墓贼任意盗掘破坏古墓葬的悲剧和惨剧。

       蒋鸿翱(1812-1859),字琼林。性孝友,少有大志向,善帖括。参加科考屡次失利,后捐纳于官府获得监生资格,“入明经”,捐名“峻鸣”。他让二弟鸿翔公处理家政,自己则独自主持公务。咸丰任子(1852年)太平军攻占桂林、窜围全州,其奉命兴办团练,成绩显著。咸丰己未(1859年)春担任定安团局长,任命侄儿监生达材充任队长职。不久石达开支队进入全州建乡(今凤凰、安和一带),公率团勇与太平军接仗于凤凰镇新月塘杨梅山,太平军人数众多,经过激战,团勇不支,公与侄儿达材不幸被太平军俘掠至灌阳地界,最终伯侄二人不屈而死,朝廷下旨二人配享愍忠祠。

         祖辈武秀才诰封五品奉政大夫蒋鸿翔墓(下图)近段时间又被盗!主碑已被严重破坏!族人已经第一时间报警,并向全州县文管所王辉所长反映此严重破坏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希望早日破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蒋鸿翔(1814-1890),武庠生。学名和鸣,字仪庭。生性孝顺友爱。十四岁就开始辅佐父亲良高公处理家政事务。二十九岁开始练习孙吴技艺,不久以府试第一名入武庠。1859年兄长鸿翱公征讨太平军在灌阳殉难以后,他不畏艰险星夜驰骋到灌阳运回兄长鸿翱和次子达材遗体并厚葬二人。独自处理家事之外,鼓励弟侄儿孙进取功名。后来果然有多人中生员中举人。他一生积累田地达到两千多亩,将曾祖应通、祖父登桂、父亲良高、兄长鸿翱各坟墓依次砌圈修建,并且修建房屋多座。他为人仗义大方,家谱记载“有婚嫁无资登门乞贷者,公倾囊成美也”,“四世产不分内外雍然里党称之”。1849年米价飞涨,一升米六十文钱,他命人熬粥赈济饥民。太平天国运动干扰了先生的科考,等到补考时,已经四十三岁。1863年入“府庠”。因有手疾,无法练习骑射武艺,故无法再进一步考取科举功名。他仁慈宽怀,救济乡邻朋友,为人称道。先生去世后哭送者竟达数百人之多。全州翰林赵炳麟、吏部文选司主事雷祖迪、进士刘奉璋和唐尚光,举人蒋汝梅、廪贡阎冠英等士人皆撰写祭文、挽联、诗词歌赋等惦念先生。例赠六品儒林郎、晋封五品奉政大夫。

祖辈蒋鸿翔墓墓碑(下图)被严重破坏!令人发指!

  这是笔者太高祖蒋鸿翎、太高祖母杨宜人夫妻墓(下图)。规模宏大,器宇不凡,石雕艺术价值较高。墓碑原有夹石两对,诰封碑一块。如今仅剩一对夹石尚存。1988年以来被盗七八次,已无任何宝物。       

        蒋鸿翎(1826-1890),字丹山。天资英敏,读书务观大义,不屑为章句之学。后弃笔习骑射,弱冠即补弟子员,壬戌恩科乡试即中广西第二十名武举人,榜名岐鸣,敕封武略骑尉(正六品),候选卫守府。

        一次,家中进盗贼,欲偷花瓶,公飞身一掌打在砖墙之上,砖被打掉一角,因天色黑暗故并未击中盗贼,贼落荒逃之,此后多年无偷盗之事发生。

        其母许氏患有目疾,历久不愈,公早晚熬好汤药服侍母亲数十年如一日。为兄长做事最为谨慎,“事无大小先咨而后行”。训子侄严而有方,子侄多人相继取得功名,在乡里属于名列前茅,多为他所教导督促。其秉质刚正,遇有争讼主持公道,“得一言立解”。时家境富裕,又乐善好施,故遇有桥道倾圮及有关义捐之事则慷慨解囊无少吝。

        与侄儿梓材同科中榜(同治壬戌恩科,梓材中副榜第五名),时乡里荣之。故有“叔侄同科”牌匾一块,至今保存。

        光绪某年与侄儿拣选知县蒋名材、副举人铨选教谕蒋梓材、明经贡士蒋成材三人共同出资修建神道直达祖上登桂公古墓处,并刻有神道碑一块至今保存。

        先生在同治、光绪年间曾效力于本省军营,与贵县知县焦肇骏为幕僚和莫逆之交。焦肇骏曾代管桂平、富川、宾州等州县事务,还担任过奉议州知州,在共事的过程中两人结下深厚情谊,故其墓碑上刻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特授贵县知县通家愚弟焦肇骏顿首拜”等文字。另外,兵部主事宗弟蒋元杰还为先生撰写了祭文及挽联一幅“樵禁坟犹矜处士,山高风可拜先生”,殊为感人。时全州知州马圻则为先生作墓志,将其比作梅福等先贤。其他题词顿首之贡生、庠彦者则众矣。

这是祖辈七品阎孺人墓,被盗严重。

  这是祖辈秀才蒋焕煦墓(下图)。亦没能幸免。          

        蒋焕煦(1869-1902),字仁阶,学名修己,邑庠生。性慷慨,有远志。“每搡斛时辄自叹曰人生当自强,安用此毛锥耶?”。恪守礼孝之道,课子奉亲视膳问安务尽其礼。时疫病横行,“州县殆遍”,其父梓材公与继母刘孺人同日染症,虽朝夕调治然病势日笃,先生尝誓倘父母不测,“吾当从事九泉以终子职”,视死如归。三日之后父母相继病逝,先生“哀毁尽礼”,誓不欲生,视富贵如浮云,欲随双亲而去。三天后先生竟亦因感染疫病西行,徒留伤悲于后人。其淑配唐氏青年守寡,克励守节,尽心扶孤直至儿女成年立家,并请工匠为先生圈砌坟茔以垂久远,其人其品为人称颂,堪称巾帼。

  这是堂曾祖父蒋焕熙唐宜人夫妻墓(下图)。被盗相当严重。

        蒋焕熙(1867- 1936),官名荣丁,更名辑光,字炯文、敬一,附贡生。获授六等文虎章。

        年十八便以府试第一和兄长蒋焕然同中生员(秀才)。不久遇缺即补训导(从八品),敕授文林郎。光绪丁酉年(1897年)以办团练武装有功,朝廷钦加五品衔诰授奉政大夫。其后乡试屡次不中,乃知天命。1907年接受朝廷授予教职,署理归顺直隶州教谕(正八品)。后因鄙视州牧贪污和溜须拍马逢迎上级之行为,遂挂印辞官回乡,士林惜之。回乡后“为孝友以树家型、课农桑以崇实业、创团防以遏寇盗、立学校以教青年”,名望很高。

        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做过清末官员,也同情革命,帮助过红军。民国23年初冬,红一军团途经上畔塘,虽然天气已有些许寒凉,但将士们仍然穿着草鞋,衣裳单薄,又急缺粮食。但是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说话和善,还在村中宣传抗日和民主思想。

        先生早前就已了解到红军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封锁而北上抗日的队伍,亲身看到红军纪律极为严格,无半点扰民现象发生,作为开明乡绅的他立即打消了疑虑和担忧。当红军首长拜访先生并说明了来意和困难之后,他没有迟疑便命家丁挑了家中现存的大米和红薯给红军煮饭吃(当时红军在子昌公祠堂内和外边空地煮饭吃的),还命人拿了干稻草给红军在子昌公祠堂打地铺,又资助了数百银元给红军作军饷用。因家中去皮的大米不多,他便吩咐雇佣的长工短工连夜为红军磨米,上演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工人们经过一夜辛劳,终于在第二天早上磨出了大量粮食,为红军部队及时补充了军粮。红军在上畔塘子昌公祠住宿一夜,第二天他们辞别乡亲们后便赶往大坪渡口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名小红军战士,因其身体非常虚弱,又有伤病在身,无法跟上队伍,便留在了村里。他得到了焕熙先生一家的救助和照顾,小红军名叫“唐高”,只有十四五岁,江西人。当时先生安排唐高住进了村旁的庵堂里,当时庵堂里还住着先生堂妹一家,其堂妹无儿无女。为了方便照顾唐高,先生让唐高拜认其堂妹为养母,堂妹夫家是安和人姓郑氏,家贫无依,故回外家居住。庵堂周围还有不少祭田,先生和村中乡贤商量,一致同意也送给他们种菜种粮食吃。唐高后来跟随仁甲村唐荣熚师傅学会了裁缝手艺,就靠走村串户帮乡亲们缝补衣裳鞋子为生,他在上畔塘住了二十年左右,与养母相依为命,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养母过世后唐高才回到江西老家。


        蒋梓材(1833-1902),字豫章、晴麓。敕封文林郎,例授儒林郎,晋封奉政大夫。幼无玩好,天资聪颖孝顺。年十八考中庠生,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恩科乡试中第五名副举人。先被铨选为八品教谕,年五十岁升为七品直隶州通判,但以父母都已年迈需要照顾为由辞不赴职。

     堂弟蒋名材、长子蒋梦庚等举人皆其一手作成之门生,而考中秀才贡生领官家补贴者则更是不计其数。平生嘉言懿行,对族亲常常褒奖和鼓励,“仁恕持躬,清操励俗”。

     谱载“凡济人利物之事不胜枚举”,“尤精于圣贤诚正之学”,身体力行,老而弥笃。对子女耐心教育,其子蒋焕然、蒋焕熙、蒋焕煦、蒋焕奎相继考中举人或生员,多有成就,人称“四美”。他和原配陈氏(1834-1889)礼待下人,从不责骂。陈氏和妯娌相处融洽,家仆常常得到很多恩惠。陈氏虽贵为宜人,但非常善良勤快,经常挑井水、缝衣服、养蚕、纺织等,能做很多普通妇女干的活。

  这是族高祖父蒋材芳唐孺人夫妻墓。也已被盗,空空如也。

        蒋材芳(1778-1858),生而诚实,孩童时具有老成风。读私塾不久即弃之,带两弟耕作以减轻其父辛劳。成年后娶唐氏,唐氏能修妇道,先生勤勉持家,不数年置产千金,有人怀疑先生具有致富术。先生则说:“此前人之贻留,非我辈能如是也”。

     先生大度友爱,将其田园之膏腴悉数让给两弟,自己则取荒顿之地耕种,乡人都很佩服先生。“器度豁达,柔而能断”,“一时有鲁连王烈之目”。故遇有纷争,得先生一言即解。乡亲邻里有关义举之事则往往倾囊相助。

先生之两弟因目疾丧明,家资亦荡尽,但其“未尝以折产介怀”。“饥为具食,寒为备衣,如司马君寔之于伯康”。其补缀旧襦,调治晨膳,对己勤俭用度,对里党却屡施仁惠,为乡人敬仰。

     先生以高寿遇国庆,朝廷恩赐九品衔。教育子孙贤良诚实,勤劳勇敢。其家风良好,人皆朴诚。

  这是堂高祖蒋成材马孺人胡老太君墓。被盗严重,石雕破坏尤为惨烈。  

       

        蒋成材(1832-1902),字梅舟。广西桂林府全州建乡畔塘人。为吾高祖邑庠生佐材公之嫡堂兄是也。其母胡孺人爱之殊深,成材公四岁时其母曰:“汝为吾子,百年后能陪我于林下乎?”成材公不知其言之所指,故漫应之曰诺。读书之后将母之言书于壁上,以誌不忘。

        弱冠两次童子试皆不售,于是废书习骑射,虽州郡拔前茅,然考亦不过。成材公深知得失有命,不能强致,遂捐纳于官家成例贡明经。居不出行,不入城市,足不履公庭数十年如一日也,人谓之如此质朴淡泊少之,成材公惟有谢之一笑而已。

        性酷嗜酒,日以斗为。率宾客至对酌,靡不败北。读酒德颂,犹笑刘伶之陋也。

       事母能孝,从不忍让母忧愁。常痛父早亡。其父太学生鸿翱公于咸丰己未(1859年)率团堵剿发匪(太平军),战败被俘,继而殉难。其母胡孺人命公寻求父尸,成材公断指濡血,历尽艰辛得之,与叔武庠生鸿翔公一同运回葬于胞叔鸿翮公处,故胡孺人叹曰:“生不能聚首,死不能同穴”。成材公跪于母前则曰:“此地湫隘(狭窄积水),不能再祔。他日母卒,儿愿陪母林下。”言讫泣下,胡孺人亦泣之。

        按公之遗言,其与淑配马孺人、母胡老孺人同葬一处,以期酒泉之下能孝母。其心可鉴,其品可嘉。

这是笔者高祖蒋佐材墓,损毁严重。

蒋佐材(1876-1909),字俊卿,邑庠生。1899年进入邑庠读书,书法秀雅,制艺精益求精,“欲以书法名世者也”。为人秉性温良,遇有横逆欺凌,则不与人争吵,付之一笑也。居心孝敬,侍奉父母。村中老宅墙壁上至今仍存其书画作品若干幅,潇洒灵动,令观者赞赏。

这是笔者族曾祖父蒋焕㫹古墓葬。被盗多次,已无陪葬品。

蒋焕㫹(同“鱼”发声)(1809-1886),恩授正九品。躬身耕田,奉养双亲照顾备至。家初贫困,善于经营积累家业,不到十年,田地连云,堪称富有。和族叔祖鸿翔公为忘年交,两人合置会产百余亩,大家称赞。督促诸子耕读,严而有法,三子蒋玉镛英年考取生员。性格仁慈友爱,同治某年久旱,谷价陡涨,他拿出所有粮食分享给族亲,不计报酬。对于孤苦贫困和无法还清债务之人,他都非常同情,把欠条和债券全都还给大家。其善行多类此。

作者:蒋建刚

不花钱也能看天下奇观: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22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二章 十天干类象 第二节 乙木
鲁班尺'吉数尺寸'分段高清照片整理,帮您节省时间,建议收藏
风水三元水法《图解》
我的天纪心得5:男人睡错位置,会有哪些严重的后果?
李耳点化弟子阳子居传奇(三)
人生自我调节要诀之一(总则)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