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生命之源滇源镇探奇

        原创 郑国平(昆明)

        三月二十二日,世界第十五届‘‘世界水日’’彩云之南赏花季,我们“云南闪小说”群十位文友,相邀聚集在省城龙脉之地----昆明盘龙区滇源镇采风,进行“闪小说”创作研讨。滇源镇,俗称邵甸,又叫白邑,系嵩明另一坝子。

        车辆在崇山峻岭中穿梭,在林海中行走,山风,宛若系在女士脖子上的纱巾,飘逸潇洒伴随着我们的行程。不到一小时,我们行走上梁王山山脉,举目远眺邵甸坝,炊烟袅袅,春风早已染绿坝子,姹紫嫣红的花儿,在绿色森林中绽放。阳光,将色彩斑斓的花蕊,点缀成移动的彩云,将坝子编织成一幅婀娜多姿的动感画卷。

       车到邵甸坝子,组织者在一家农家乐安排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然而一行人的心,犹若长出万顷波涛,早已融入邵甸坝美景,草草用过餐,大家第一站,来到大名鼎鼎的昆明生命之源---黑龙潭。

        想不到远离城市中心的一个山区小镇公园门口,早已经熙熙攘攘,叫卖旅游商品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旅游小吃琳琅满目。无暇小贩的推销,顾不得美食的诱惑,一行人进入雄伟、高大、古香古色的黑龙潭公园大门。

       进入公园,一个数十亩硕大的湖面进入眼帘,石山上镌刻有 “龙湖”字样。园中花鸟亭阁,小桥流水,奇树异石,以自己最美的姿态、最浓郁的馨香表达着对我们的欢迎。

       湖边垂柳,荡荡涤涤在湖面似乎在写下我们一行的游记;芍药牡丹,杜鹃腊梅,樱花朵朵,装扮着游人的笑脸,令人流连忘返。正午的阳光,给黑龙宫镀满黄金的璀璨;宛若牛身的龙潭水从地表涌出,令人惊叹!“咕嘟咕嘟”冒着珍珠的突灼泉内,鱼儿顺时针环游,仿佛推动着大地在旋转;舀一瓢明目慧智的泉水,浇灌荒漠干渴的心田。龙潭水在海菜花下潺潺流淌,红的、兰的、白的、粉的花蕊将一渠甘泉,织成一条彩带,串起邵甸坝子九十九个龙潭,然后注入松花坝水库,通过盘龙江,成为昆明的生命之源。

        我们似乎听到有人在吟唱:桃红李白斗彩霓,一湖琼浆起涟漪。凭栏碧溪弹弦夜,龙潭母乳哺昆邑。

        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外桃源?!

         中国上下伍仟年历史,展现的是一部治水文明史,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开凿大运河,到都江堰水利枢纽,从黄河治理,到三峡电站建设,中国人不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始终与治水相拥相伴。隅居中华西南的滇省,从南诏建设拓东城开始,历朝历代昆明城池统治者也与水之间,充满说不明,道不尽的爱恋。作为昆明盘龙江母亲河,龙脉的发源地邵甸坝,地位显赫,建造于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的黑龙宫,香火不断,朝拜祭祀的人流,从贵为天子的皇帝、名声显赫的封疆大吏、文人商贾,到乡绅庶民,全都在列。

         如今挂在黑龙宫殿上清光绪帝书写的“盘江昭佑”题匾,矗立龙宫乾隆重臣钱沣手书“妙尽无为”刊刻,还在向后人述说昨天古人对黑龙潭的敬畏。黑龙潭的泉水,无论干旱、雨丰,无怨无悔,不曾减少,默默奉献养育邵甸黎民。

       居住在龙脉上的邵甸人生活,丰富得令人陶醉,令人妒忌。每年农历三月头个龙日,邵甸四面八方群众聚集会伙,演戏唱灯,庆龙抬头。说起庙会,想起邵甸人讲述的普贤寺天赐泉的故事。

        传说邵甸坝中有个普贤寺,年年举行黑龙生日庆典,祈求龙王保佑白邑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赶会的人不需要带米粮钱财,均可在庙会中吃饱喝足。原来是普贤寺附近有一个山泉,赶庙会时,只要人们对着山泉祈祷,泉中就会淌出白花花的大米,参加庙会的人有多少,就淌多少大米,不多,也不会少,足够大家享用。所以此泉被邵甸人称“天赐泉。”

        当时,普贤寺中居住有一大一小两和尚,庙小,所获香火钱仅够维持生活。小和尚心想,背靠天赐泉,如果将泉口扩大一点,每次多出一些米卖钱,不是就可以有钱请菩萨,扩建庙宇?于是自己偷偷将泉口扩大,谁知,扩大后的泉口后来就从来没有淌过大米。

        故事的情节有杜撰演绎的成分,但蕴藏了中国几千年的“中庸”思想。即凡事不可“贪”。此传说喻教居住龙脉之上的邵甸人,自己使用龙潭水便利时,不可有“贪”心,还要将水分享给下游的居民使用。千百年来邵甸人是秉承这样思想做的。

        本世纪以来,随着昆明城市的扩大,对水的需求与日巨增,而异常气候影响,各地存水减少,形成供需的巨大矛盾。为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保护水源地不被污染,省政府,要求邵甸人民停止粮食作物种植,全部改为种植林木,减少农作物用水,加大林地的保水储水功能,为省城人民提供无污染的清洁饮水。邵甸人在国家利益面前,牺牲自己的利益,停止粮食种植,发展林业、旅游等新行业。舍小家,保大家,换来了省城人民的安居乐业。

       沾苍天精华,享龙潭灵气,在历史的长河中,邵甸坝子人才辈出,古有音韵学家本悟;近代有民国建立云南富滇银行的创始人顾秉钧,民国教育家杨思诚;现代的花灯艺术传承人马学德、作家杨继平、李文明等一系列知名人物。

        在邵甸民间,我们还听到这么一个说法,凡重视邵甸民生建设,关心龙潭生态的政府官员,都会得到升迁重用,否之,则陷囹圄之灾。传说是否真实,我们无从考察,然而从关心环境,保护省城水资源不被污染看,民众的愿望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多少次在书中读到了,沧桑、流变,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些浮于纸上的词,浩渺而又空旷。今天,在世界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我和“云南闪小说”群十位文友,经过在省城龙脉之地----昆明盘龙区滇源镇一天的采风,我再一次认识了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和邵甸人辽阔的胸怀,所谓沧桑、流变,不过是眼角的皱纹,仁爱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邵甸人拥水,不占水,无私的爱,如同黑龙潭水浇灌着我荒漠的心灵。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返城的路途,一群叫不出名的山鸟,迎着太阳余晖,叽叽喳喳飞向遥远的天际。

          “太阳躲进莽莽山麓,月亮藏进幽幽深谷。一箩亮闪闪的珍珠洒向蓝天,一串动情感人的故事留在人间……”

        一位群友,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在我们身后,撒落一地美妙婉转的天籁音符……

风力(当代散文)

古村上畔塘蒋氏祖辈尸身不腐探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滇源揽胜之一:出游滇源
【分享】盘江之源之冷水河!
昆明海源寺|寻访滇池之源,游玩纪实!(附攻略)
禅舍道院遇幽清 | 春城品茶地图(三)
说说盘龙区的来历
鹤庆,高原水乡的惬意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