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入湘桂古道全州驿道北路由湘入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村鹤岗村

  桂北全州驿道北路是历史上湘桂古道全州入湘的四条官道之一,在这条古驿道上,我想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应该是黄沙河镇黄岗村委的鹤岗村。

                                      由湖南流来的小河,又流向湘江

   鹤岗村有朋友邀请我去鹤岗村走一走,没有时间成行。最近,桂林来了一些专家考察湘桂古道,这是一个我想选择考察的地方。我们顺利地到达了鹤岗村,算是了却了我一个心愿。因为行程匆忙,而这只是我们想考察中的一个点,所以许多想看的地方其实没有时间去看。


                     鹤岗村祠堂大门

     鹤岗,原写作鹤冈,属黄沙河镇黄岗村委会所辖。有些电子地图上查不着鹤岗,它以黄岗村的地名出现。因为黄岗村委在鹤岗。

                      鹤岗村祠堂侧面

       全州县行政区划图在黄岗村后用括号把鹤冈括了起来。当地群众说,黄岗村名取自黄沙河与鹤岗两个村的村名中的一个字合并而成。

祠堂前有许多记载历史的碑文

   早就闻知鹤岗村的大名,是因为全州有一个凤落三岗(冈)的古老传说。永岁镇有葛岗村南宋时出了一位进士陶崇,宋理宗皇帝为太子时,陶崇便是这位皇帝的老师。

奇特景观:腊树从死樟树身体中生长出来

陶崇去世后,理宗皇帝破格赠特进,谥文肃,享受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待遇。他生前还受到过皇帝赐紫金鱼袋的礼遇。

化腐朽为神奇的一景

         陶崇逝后,葬于湘桂交界之地鹤岗,传说挖掘墓时曾挖出三只仙鹤,一只落石岗、一只落大岗、一只落鹤岗,故这三岗后来出人才多,便有了凤落三岗的传说,因此还衍生出不少民间传说。

原是树木制作的古堰,2008年建成现代新堰

 全州人还有这样的顺口溜:"三岗打一比,赢不得大路底;大路底往北望,赢不得歌陂一条巷"。这是用一些名村垫底,衬托另一些名村更加了不起吧。

村民说,路到古桥分两条,一条去大碧头,一条去竹塘

一条很有历史的美丽古桥,但没有发现碑文

话虽然有些夸张,多少还是有一些道理。这鹤岗村,笔者数了数,至少出了16名举人,历史上出了不少知县、知州,但查不到有出进士的记录。原想进村一看,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到村里面走了。到村旁一走,感觉有很美的景观。

敬惜炉

上面刻有“敬惜炉。民间又名“惜字炉”,俗称“字纸炉”,是专为焚烧“字纸”而建的。莲池《自知录》云:“拾路遗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者,十字为一过。”疑是惜字并焚化字纸之始。一般是文风盛行的地方才有。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州发现敬惜炉,之前在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百年清官村江头洲也见到过。

敬惜炉正面

敬惜炉里面的鲤鱼跳龙门

侧面敬惜炉

清嘉庆年所建(具体时间模糊)

路旁沿江保留一些夹石(甲石)

 鹤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惜未能尽兴走一走,未免有点遗憾。期待下次更详细地观光考察。

      蒋廷松原创

走进贺州10:黄姚古镇,广西的四大古镇之一,你看夜晚美吗

第792期:咏中秋诗词三首

全州镇民主社区组织党员、居民代表观看《德耀中华颁奖仪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骑行广西27-黄沙河
寻找逝去的永州记忆:明清时期的永州驿道
全高百年之新韵五题
三街古镇的传承与守望
《湘粤桂川六甲蒋氏通谱》对琬公出生地的几处记叙之异同
醉美大碧头 湘桂走廊一明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