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资本主义国家内阶级斗争是否依旧存在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我们便可看出,一部人类阶级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在阶级产生以后,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阶级斗争便贯穿在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中,推动着人类社会形态,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但是,针对阶级的分析,马克思谦虚的指出“无论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很久以前的了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论述过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做出了阶级上对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判断就是,阶级结构的简单化与两级分化,阶级斗争将趋于尖锐,最终导向社会革命!因此,马克思通过关于阶级斗争的分析做出这样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态度是乐观的,积极的,他站在历史的轨道之外,冷眼审视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最尖锐的批判,他又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间,对广大受资本家剥削,压迫的工人阶级给予了最普遍的同情,最深切的关怀,最激情的热枕!

但是,在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发现,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与马克思判断相背离的新变化,新趋势。

其一便是,资产阶级内部阶级趋向复杂,且具有了高度流动性。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见的阶级结构模型是一种两大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直接对立,“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又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则表现出的阶级结构是一种橄榄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处于两个极端的地位,中间分布着大量的中间阶层,这种阶级结构表现为阶级之间垂直流动且频繁。现实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所设计的轨道发展,就连马克思本人也开始对自己的判断表示了怀疑,“在英国,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无疑已经有了最高度的,最典型的发展,但甚至在这里,这种阶级结构也没有从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现实好像是跟马克思开了一个玩笑,他在十九世纪的预言又回到了预言之前社会的本身,阶级斗争似乎又发生了倒退,到退回了古罗马时期,到退回了中世纪时期,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表象是可以代替本质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其二是,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神秘的“消失”了。经济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在从君主,国王手里取得国家的政权后,便一直活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舞台,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而做着各式各样的努力,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彻底的将封建时代的一切糟粕残留丢弃在历史的废墟中,或者将其改造为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但,进入二十世纪后,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内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在经济上,社会生产资料上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逐渐退出了政治的舞台,不再直接进行政治统治了,也不再直接从事生产资料的资本化,货币化。资产阶级逐渐从经济生产,政治管理中淡出,相关的统治职能委托给了社会的精英集团,精英分子所承担,我们要知道,这部分精英分子大多数是来自中间阶层,这样,社会的流动性日趋频繁,阶级的固化逐渐被打破,中间阶层也逐渐拥有了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权利,而经历了无数次的阶级斗争的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下层普通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也显著提高,资产阶级社会中,各阶级好像是处于了一种融洽共生,荣辱与共的和谐祥和的气氛之中。而社会中就显现出了这样一种假象:资产阶级神秘的的“消失”了,整个国家是有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所共同管理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一副社会生活图景呀!世界上简直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画卷了,这是最天才的艺术家也不敢描绘出的画面啊!最天才的预言家在看到这样的现实时,也不禁会大吃一惊吧!

其三便是这样一种现实情况: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人阶级的革命性日益衰退。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阶级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这是马克思所描绘的无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入推进,社会物质生产资料日益从分散集中到少数资本家的手中,最初的无产阶级为了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而不得不依赖于,依附于资本家生存,就像最初由于美洲的发现,而随之被发现的那一群印第安人,被资本家们驱赶着,奴役着,糊里糊涂的为他们准备着资本原始积累!而现在,这样的一幕又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着,这样一群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最初的无产阶级分子在资本家的工厂中出卖着自己廉价的劳动力,为他们生产出剩余价值,而自己得到的却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是多么悲惨的画面呀,无产阶级要想取得自身阶级的解放,就必须同那些剥削,压迫,奴役他们的资产阶级所彻底决裂,抛弃资产阶级的幻想,打破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在废墟中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社会中最为革命性的力量,它是最不应该具有妥协性的,因为它已经毫无退路,它也没有自己的任何独特的利益需要维护。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二十世纪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内,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走向了成熟,一大批社会福利政策被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从上帝的天堂中呼唤降临到了尘世,工人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必再像十九世纪那种因为饥饿,因为孩子嗷嗷待哺而与工厂主,企业家进行罢工斗争了,因为他们甚至在失业后也可以享受到失业保险,他们与绝对贫困说起了“bye,bye',他们好像也摇身一变,变成了有产阶级,他们的生活可以与资本家的生活相媲美,尽管并没有他们那么有质量,但最起码有了那些样子,他们也有了生活的希望,这些本应该最具有革命性,斗争性的无产阶级躺进了资本家为他们准备的安乐窝内,什么阶级斗争,什么工人革命,都被他们抛之脑后,他们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上与资产阶级日益趋同。

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吗:无产阶级已经丧失了其初心,已经彻底忘记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忘记了他们这几百年的受苦受难,侮辱与血泪,而彻底与资产阶级趋同,他们已经背叛了马克思,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阵营内?

我们不要轻易的给出这个答案,因为过早的透露出自己的答案,最容易显示出自己的无知。现在让我们站在二十世纪的这个时间点上,去仔细的审视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说,二十世纪是一个疯狂的世纪。政治上,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性战争同时在这个世纪中爆发。经济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自由竞争阶段上升到国家垄断阶段,也就是帝国主义阶段,文化上,世界一体化趋势也逐渐明显,以前由于交通,信息不畅等因素而隔绝的文明也都一股脑的融入了这个世界性的大融合中,世界越来越小,各国家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上的便利也就带动了经济上的发展,搭乘各民族,各地域,乃至世界日益密切的快车道,资本主义也加快了向其他地缘国家入侵的脚步,他们大量将本国的过剩生产力转移到这些国家,用廉价的竞争优势打开了民族心理的万里长城。这种入侵—将这些本国过剩的生产力在这些地缘国家所资本化,货币化,既实现了生产力的转化,防止爆发大规模的因为生产力过剩而出现的经济危机,同时又将资本主义制度上的内在矛盾,也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向外转嫁了出去,避免了由于阶级矛盾而导致阶级斗争,从而发生社会革命。而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从这些地缘国家内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从而资本家便利用这些取得的意外财富,去解决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出现的社会性撕裂,去安抚处于生产剩余价值领域的最为辛苦但并没有得到等量价值的无产阶级中最广大的工人阶级,由此,在对这些地缘国家转移过剩生产力,转嫁矛盾的过程中,其实无产阶级也客观的参与到里面,并成为了利益受益者,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在二十世纪时期,无产阶级得到了相对于十九世纪所没有得到的权利和利益,在这个权利与利益中,阶级斗争被掩盖也可以说是被迟滞住了,所以并没有那么迅速的出现马克思所预想的那个阶级矛盾尖锐,最终通过社会革命多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我们同样离不开去判断二十世纪工人阶级的方法。

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社会生产方式,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判断工人阶级的方法当然也会出现变化,我们不能用马克思界定十九世纪工人阶级的方法照搬到二十世纪的工人阶级身上。在这里,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英国工党左派的拉尔夫.密里本德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他认为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判断二十世纪的工人阶级,一就是雇佣劳动,这个判断方法与马克思所采用的是一致的,也是最基本,最本质的判断方法,其二便是,承担的生产职能,在二十世纪的工业生产中,工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而且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范围也不断的在扩大,与马克思的那个时代相比,工人阶级不仅包括那些蓝领的产业工人,也包含了一些服务业的白领工人,他们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这个队伍当中。其三便是,无产阶级化。这个是二十世纪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判断方法。我们说,虽然那些名义上的,被我们所认识把握的那种资产阶级逐渐“消失”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的统治职能逐渐有那些精英团体,精英分子所承担,但是,权利精英的主体依然是传统的资产阶级构成,非无产阶级出身的社会精英当成为权利精英之后,必然会经历资产阶级化的过程,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无产阶级分子实已经称不上是纯粹的无产阶级,而是实实在在的资产阶级阵营中的一员了,他们维护的将是自己的,本阶级的利益,他们与无产阶级也没有任何瓜葛!

在二十世纪,甚至在我们这个二十一世纪中,阶级和阶级斗争依旧是存在的,他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去表达了出来,而且在这个时代,阶级斗争的方式也日趋多元,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社会方式……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十九世纪政治斗争的形式,这种形式停止甚至已经消失了,但阶级斗争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存在,发展,扩大!而这种形式被我们用旧的认识方法,思维逻辑错误的把握,因此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疑惑,得出这样的一种结论:在当今时代阶级和阶级斗争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完全错误的!只要资产阶级依旧存在,只要阶级社会依旧存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肯定不会消失的,他只会随着阶级的斗争而逐渐强大,并最终消灭资产阶级,消灭阶级社会,消灭无产阶级本身!这点对于马克思来说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道路,我们不能说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没有通过我们的意识把握他就不存在,这点是非常可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境遇
《共产党宣言》讲了什么?
牟成文、郭金鹏:马克思关于法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及其理论意义——以《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
《矛盾论》精解第六十六章
无产阶级专政
我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简单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