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心理学家给出了明确答案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虽然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却离不开群体,人是无法独立生存在社会之中的,并且需要生存在各个群体和种族之间。这样的性质就造成了人类在生活当中不得不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往,也就是社会交往。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个体的社会交往圈大多都是由父母、兄弟姐妹、直系亲属、伴侣、子女以及朋友组成。

与上述这些人进行交往,占据了个体大部分的社会交往关系,并且,也是个体生命当中较为亲密的社交关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个体完善自我,健全性格,帮助个体能够顺利地生活在社会当中。

在原生家庭当中,与个体最为亲密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以及直系的兄弟姐妹,但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以及社会角色的不断转变。即使是原本关系十分亲密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会逐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尤其是在兄弟姐妹们各自结婚生子,建立自己的小家之后。另外一种亲密关系的建立,也就是当个体有了伴侣之后,直系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变化会更加突出和明显。

因此,一部分社会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个体的各种亲密关系当中,到底是只系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还是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呢?”

站在进化论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个体的亲密关系会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变化,个体与某个人的亲疏关系也不会一成不变。

换句话讲,个体所建立起的各种亲密关系以及亲密关系的亲疏程度,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能够适应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

在远古时期,人类由于势单力薄,因此一个人很难独立生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环境,并且能够在危险的大自然当中找到充足的食物,必须以群体为单位生存。

因此,人类开始以家族为单位,慢慢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的组织或是部落,这也是导致原始人类形成部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以血缘关系论亲属关系的思维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因为血缘关系并不能为个体自主选择,是一种最天然的社会关系,所有,血缘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社会当中最公平的一种联系。
一般情况之下,我们在家人面前都会显得较为轻松,也会下意识得在家人面前,显露出更多的缺陷与不足。

在血缘关系的加持之下,当家族之中有一个人飞黄腾达之后,就会对家中的其他人进行提携。因此我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利益来往,我们渐渐地发现,在亲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吸血鬼”,这样的经济也会毫无廉耻的占尽便宜,压榨着亲戚们的价值,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并且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

由此可见,在利益至上的社会当中,血缘关系早就已经不能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了。个体在社会当中的亲密关系,更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的是相互陪伴与相互支持,并达到维护共同利益的目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来莱文格与斯诺克提出了一个叫作“互赖模式”的心理学概念,这个概念能够十分清楚的解释上述与亲密关系相关的现象。

“互赖模式”指的是,亲密关系,当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长时间的互动,以及较大的相互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个体年龄的增长、社会地位的转变、社会角色的转变等等。

也就是说,个体与谁的互动更加频繁,谁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力更大,个体就会与对方的关系更加亲密。

在艾里克森的观点当中指出,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拥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以及追求的目标。在个体的成年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建立家庭繁衍后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个体的亲密对象会从兄弟姐妹逐渐转换为伴侣。

综上所述,人类到底是与兄弟姐妹之间更加亲近,还是与伴侣之间更加亲近,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为个体亲密关系的亲疏程度,会随着时间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究竟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细想的确如此
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到底是夫妻之间亲,还是兄弟姐妹之间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心理科普:到底是夫妻亲,还是兄弟姐妹之间亲?
2023年上海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解析(人熟是一宝)-2023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详解与范文
论述百练:《乡土中国》读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