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真正的隋炀帝,竟是“一代明君”

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是千古暴君,正是他开运河、建东都、巡幸等一系列“暴政”使得当时的隋朝民不聊生,最终使得隋亡,然而历史上真正的隋炀帝却并不是暴君,相反竟然是“一代明君”,他的功绩甚至为日后唐王朝的辉煌奠定基础。大鱼将从几个反面分别为大家解释隋炀帝的功绩。


你认为隋炀帝杨广是暴君还是明君 (单选)
0
0%
暴君
0
0%
明君
0
0%
有功有过,说不上暴君也说不上明

关于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运河,有人认为是“出于君土游幸之私意”,“遂为亡国之虐政”。’此说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中后期。但我认为这种评价不妥,说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巡幸风光,未免目光短浅。隋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三百余年之后建立的一个统一封建土朝,巩固政治统一是摆在隋代君臣而前的一个严峻仟务。特别是江南的形势从文帝就一直没有安定下来,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从未间断。

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窗其肉食之”。同时江南少数民族也不时举众反隋。如开皇十年番禹王仲宣反,“岭南首领多应之,引围广州”。江南士族与少数民族的叛乱己给隋朝带来极大的恐慌,开皇二十年“熙州人李英林反”。这就更增加了江南地区给隋朝造成的忧患,迫使其不得不重视和加紧防御。但文帝对江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好留待场帝来解决。然而炀帝统治年间,江南形势进一步恶化。炀帝试图用收买人心的方法加强对江南的统治。大业六年,“宴淮己南父老,颁赐各有差”。为了更好地控制江南,开运河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事。

隋炀帝如此急迫地开运河,说明他早己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显而易见,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之一是加强控制江南地区。

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需要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做后盾,尽管隋的经济中心己经南移,但政治中心却不能随之南移。因为隋而临的主要外敌不在南方,而在北方,因为南亚诸国皆远隔大海,不会给隋土朝造成危害,而北方而临的是彪悍的游牧民族。所以隋在加强对江南控制的同时,还必须把军事力量的重点放在北方。这样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就被割裂开来,巩固隋的统一,必然要开通南北运河。由此可知,场帝开运河的目的之二是加强南北经济政治联系,充实财政,巩固中央集权。

当然,运河开通后,场帝曾多次到江南巡幸,能否据此就把巡幸断定为隋场帝开运河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呢?我认为不能。运河开通后,马上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炀帝南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隋造船业相当发达,炀帝主要精力还在营建东都及附属工程上,兴趣还不在江南。并且炀帝多年任扬州总管,对江南风光并不是没有欣赏过。至于他为何至死不返回洛阳,也不是他留恋江南风光而死于江南,不能据此就说场帝开运河的直接目的是巡幸。

以上几点证明,隋炀帝开运河是出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全国统一的需要,是隋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结果,是由当时社会条件发展变化而成的。这就是隋炀帝开运河内在的隐藏着的实质,这就是隋场帝开运河的真正动力。所以,隋炀帝开运河直接的、首要的目的是在政治与经济上,而不是在巡幸上,即便有这种成分,也是次要的。

隋炀帝开运河不仅仅在当时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更是造福了一代代华夏人民,哪怕时至今日,好多人仍然以大运河为生。

关于营建东都洛阳

史学界不少人认为炀帝主要为了游赏玩乐而大兴上术。我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酌。炀帝在《营建东都诏》中讲了营建东都的理由。洛阳地形险要,“控以三河,固以四塞”,且位置适中,便于向山东、淮海一带实施兵力机动。

此外,营建洛阳一开始就是和开凿大运河联系起来考虑的。营建洛阳并非是场帝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按照当时政治经济的实际需要,与开凿运河这样国计民生的浩大工程一起,统一规划,配合进行的。因此营建洛阳作为东都,在政治上,便于控制江南和东北地区,解除了炀帝“南服遐远,东夏殷大”之虑,而无鞭长莫及之忧,有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实施。在经济上,便于贡赋和各种物资的运输,促进商品的流通,使全国的租调能及时运送到中央,加强了朝廷的财力。在军事上,能及时调遣军队,镇压原北齐和南方陈朝残余势力及士族的反抗,抵御外来的入侵。因此,以洛阳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加强了隋土朝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其意义和影响远远大于炀帝的奢侈和享乐。因此营建洛阳很有必要,其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

由上可知,炀帝营建东都的主要目的是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东都的建立有利于国计民生,对此不应全盘否定,指为暴政。

关于巡幸

炀帝巡幸,人们常把它看成纯享乐的事情,巡幸江都只是贪图江都风光而己。因此巡幸被指为害民亡国的一大暴政。我认为并非尽然,巡幸更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一是为了求治,从政治上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大业元年下诏巡幸淮海,此行乃查贪官,理民情,求得失。炀帝巡幸还为了从政治上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严查州县谋反乱政的动向,所以巡幸之处,无不是他认为容易生变的地方。

二安定边境,防比外患是炀帝巡幸的另一目的。场帝巡幸边塞,主要往返与东北至西北沿线,这是有一定原因的。隋与东突厥的关系虽好,但也有矛盾隔阂。同时西域方而的吐谷浑经常抄斥隋境,至大业四年才被隋击溃,受降之众竟不服隋命。这在炀帝看来仍存在着隐患。西突厥还相当强大,仍想与隋分庭抗礼。可见,隋场帝巡幸也是加强控制边防的一种形式。

总之,炀帝巡幸也很难说是一件坏事,其间是有一定益处的,有利于加强吏治,有利于了解民情,以惩不法,从而维持安定统一的形势,保证隋代社会经济迅速繁荣,防止边患的加深与复起,从而减少了民族战争,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巡幸是炀帝巩固中央集权和全国统一的一种措施。对此,我们不应全盘否定。

关于隋亡原因

有关隋亡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隋场帝的暴政所致。我认为这些看法是不全而的。首先隋朝的统治危机在文帝统治后期己显露出来,文帝所作所为,使隋朝统治己不稳固,危机四伏。如文帝为人“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又士莫得尽心竭辞”。”这种猜忌心理到后来更为膨胀,并越来越刚愎自用,又专注小节,不信群臣,认为元勋及功臣对他“威胁”很大,而加以贬黝甚至诛杀,如将内史令李德林贬为湖州刺史,还杀了上柱国刘爬,于是上卜离心,日益陷入孤立;而对那些善于奉迎、投机阿诀的奸债,都十分信任。

隋炀帝继位当年下令营建洛阳,建西苑,修建显仁宫,不久又令开凿运河,筑长城,治离宫,凿山通道,为征高丽又造车船,运送粮食、物资,每项大工程都征伐大批农民服役,使人民陷入绝境。多次到塞北、河西江都巡游,又向官吏勒索礼物,于是官吏们拼命搜刮百姓,大量征税,加之水旱或疫病不断发生,百姓更无法生存,于是纷纷起义;场帝对起义军进行残酷镇压,恢复车裂袅首、诛九族等酷刑,激起人民强烈的反抗,形成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隋朝己而临崩溃,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公元618年,场帝被叛将宇文化及缢杀,落得个身死国亡的可耻下场。

因此可知,隋亡远因是文帝大杀功臣,信用奸债,刑法严峻,随意杀戮而导致危机四伏;近因才是隋炀帝的暴政。因此,将隋亡的罪责全归于场帝的观点,是不切实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运河的历史发展情况简介
怎样评价隋炀帝?
隋炀帝为何变成暴君?实质是没有摆正东西关系,也是隋亡原因之一
隋炀帝三下扬州为何来?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谐音联想巧记
此皇帝并非一无是处,执政间修长城开运河,抱负远大,却死伤无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