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中寒湿,不可留!一张古方,除湿、散寒、行气,令人敬仰的文化遗产
userphoto

2023.02.23 湖南

关注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内外伤辨惑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散脾胃寒湿的办法。

什么是脾胃寒湿呢?说白了,就是寒湿之邪,困阻脾胃,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寒湿可以留滞关节,带来肢体疼痛。同样,它也可以困阻和伤害脾胃,带来一系列消化道的症状。

寒湿困脾的主要表现,就是患者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象沉弦,遇寒则甚。其中,舌苔腻,体现的是一个湿字。遇寒则甚,苔白,体现一个寒字。当然,又是湿,又是寒,加在一起,必然影响中焦气机,故而患者气滞作痛,表现为脘腹胀痛。这类情况,在急慢性胃炎、胃痛的患者身上,特别多见。

面对此,中医有什么方子可以应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厚朴温中汤了。

厚朴温中汤,源于《内外伤辨惑论》,基本构成是厚朴、陈皮各15克,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各8克,干姜2克。最初,是做成散剂,每次取一点,加生姜水煎服。现在,一般是原方加生姜3片,当做汤剂来用。

这里面,厚朴和陈皮,可以行气、燥湿。干姜和生姜,可以温中散寒化湿。草豆蔻行气燥湿、散寒温中。木香行气散寒,茯苓健脾利湿。

你看,这张方子,很好地兼顾了寒邪、湿邪、气滞三个问题,以行气止痛为主,以散寒除湿为辅。这就构成了中医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经典方。

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49岁。

这个人,平日胃就不好,经常胃疼,并为此吃过口服药。结果,三天前,他一时贪凉,就吃了点生冷之物。到了当天半夜,他又起身如厕,感受了寒邪。

这么一来,可不得了了。患者顿感胃部疼痛不已,不断呕清水。家里人立刻弄来姜糖水给他喝。呕清水,可算是止住了,但是胃里头这个冷痛,一直没有减轻。

天亮以后,此患赶紧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沉弦,苔薄白,舌淡,口不渴,四肢发凉。

怎么治呢?医家的方子是:

厚朴20克,陈皮5克,炙甘草15克,草寇15克,茯苓5克,木香10克,干姜15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疼痛基本消失。再投2剂,诸证悉平。这是1984年,在《吉林中医药》上刊发的验案。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非常明确,就是脾胃感受了寒湿,引发气滞,形成胃痛。治疗起来,就是以厚朴温中汤原方,效果不错。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从前,文老师见过多例,夏季贪凉饮冷感寒而腹痛的年轻患者。厚朴温中汤下去,很快见效。

当然,寒湿困阻脾胃,带来的未必的中焦气滞作痛。还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这个时候,脾胃寒湿就是一颗毒瘤了,我们需要摘除它。

我再给你说几个例子。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也是40岁。什么毛病呢?胸中胀痛不适。一晃,都将近一年了。

既然是胸痛,那肯定考虑胸痹了。所以当时,有人给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或者枳实薤白桂枝汤等。但效果一般。

后来,此人胸闷痛加重,痛彻胸背,发胀、痞闷,呼吸不利,上不来气,而且脘腹部位发胀,吃不下饭。

这时候,患者再投中医治疗。刻诊,见脉弦缓,舌苔白滑而厚。

当时,医家就说了,既然前面的方法没用,那就改,用厚朴温中汤来治。方见——

厚朴15克,陈皮、草豆蔻、茯苓、佩兰、干姜、延胡索、枳实各9克,木香、石菖蒲各6克,鲜橘叶4片。

结果,患者用了8剂,诸证悉平,不适症状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方子,一看就知道,还是以厚朴温中汤为主,加佩兰、延胡索、枳实、菖蒲等品。其中枳实行气导滞,宽胸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菖蒲和佩兰化湿。

为啥这么用啊?患者虽然表现为胸闷痛,但是你发现,他的病根儿,还是中焦为寒湿所困,气滞作痛。比如说,他胃脘痞满、纳差,舌苔白滑而厚。脾胃,为一身气机的中枢。脾胃寒湿气滞,则患者一身气机为之郁滞,这就包括胸肺上焦了。所以,他胸闷的感觉尤为明显。这个时候,治上焦,不如治中焦,以厚朴温中汤来应对,果然见效。这是2003年,在《怀化医专学报》上刊发的验案。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别的地方,比如说脑袋疼。

说有一个男子,50多岁,左侧偏头痛,怎么也治不好。后来,他去看中医,就发现此人脉沉滑,苔白腻,纳呆腹胀,恶心欲呕。脑袋疼的同时,晕晕沉沉。而且,此人咳嗽痰多,特别怕风怕冷,脑袋上始终带着棉帽子,不肯摘下来。肢体倦怠乏力。

当时,医家一看,这也是标准的脾胃寒湿气滞啊。因为有寒,所以怕冷畏寒。因为有湿,所以痰多苔滑腻。因为气滞,所以纳呆腹胀、恶心欲呕。

脾胃寒湿气滞,患者就清阳不升,脑袋得不到濡养,他就头痛不已。

这个时候怎么办?还是解决脾胃寒湿气滞的问题,于是开方:

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草豆蔻10克,茯苓20克,干姜10克,白芷15克,柴胡15克,川芎15克,水煎服,每日3次。

结果,患者服用4剂,疼痛大大减轻,11剂用下去,诸证悉平。这就是厚朴温中汤原方,加上柴胡、白芷、川芎。其中白芷和川芎散达,可以治头通。柴胡疏肝理气,条畅气机。

你看,所有这些,都是以厚朴温中汤作为基础。因为所有患者的基本问题,都差不多,全都是脾胃寒湿气滞。异病同治,就在于此。

由此可见,我们务必对寒湿困脾这个事儿,有所警惕。寒湿困脾,往往引发气滞。气行不畅,寒又主收引,所以患者难免疼痛。而且,这个影响,还会波及到身体其他各处,如头部,如心胸,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脾胃寒湿,就是毒瘤,我们必须要预防它,积极治疗它。

在这方面,厚朴温中汤是有发言权的。它的功效和适应症,前面说得很清楚了,您可以多看几次,认真揣摩。有需要的读者,应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它。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寒湿,不可留!厚朴温中汤除湿、散寒、行气!
白豆蔻的功效
厚朴温中汤的作用是什么
寒湿困脾|腹脘胀满,疼痛!
理气之豆蔻
59偏头痛→脾胃寒湿气滞,患者就清阳不升,脑袋得不到濡养,他就头痛不已→除湿、散寒、行气→厚朴温中汤加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