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吴孟超、袁隆平,致敬心怀苍生的情怀

作者:王石川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两位大家,一位“披肝沥胆,医者仁心”,一位“一稻济世,万家粮足”,都是所在领域执牛耳者——一个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个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两人都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都是小行星永久命名者,也都当选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两人德高望重,在舆论场中是顶流般的存在,高龄辞世,均引发公众莫大哀恸。

两人逝世,用“苍天垂泪,草木含悲”来形容公众获悉后的心理体验,绝不夸张。两人为世人所敬仰,不只是因为他们在专业上取得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更在于他们心怀苍生、情系家国。

吴孟超,“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才会“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据统计,吴孟超从医70多年,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心中无我肝胆照,何其了不起!

袁隆平,“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重要背景是,在饥馑年代“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一心扑在稻田上,一生所为让世界告别饥饿。

稍加比照可知,两位大家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之所以受到亿万国人爱戴,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人、有爱、有责任。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吴孟超、袁隆平的成就,他们存在的意义绝不局限在科研领域,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道德文章,他们的精神风骨,以及他们的家国情怀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以吴孟超为例,他本是马来西亚归侨,之所以踏上医学救国之路,与时代需要、响应国家号召有关。正如吴孟超所言,“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袁隆平也是如此。袁隆平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幻,作为中国知识分子,都要始终跟党走,始终对祖国、人民充满深深的爱,这也是我们科研创新的动力源泉。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做,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是至诚的,更是有行动的。

致敬吴孟超、袁隆平,究竟致敬什么?他们身上有太多闪光点,有太多值得礼赞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值得我们每个人体味并悟出点什么。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最重要的是传承他们的精神,听从他们的教诲,从他们的言行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把这种力量融入到本职工作中。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斯人已经远去,但留给这个世界的精神遗产永远不会淡去。心中有国有民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怀念他,把他放在心中。当我们仰望宇宙中的小行星时,会想起吴孟超、袁隆平,他们星光璀璨,永不暗淡;他们照耀我们前行的路,永不停歇。(王石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楼诗讯|诗、词、联哀祭两位院士(二)
清江诗苑-群吟荟萃(365)欲说留步风牵袖,怕见伤心雨洗天。——摘自梅凤云(若梅)《感长沙民众冒雨送别袁老》
远山星际:辛丑小满悼两院士诗词联集
双星陨落,举国同悲!云峰诗友会点亮蜡烛敬献诗词联110余首(副)悼念吴孟超、袁隆平二位院士!
【竹榭幽斋专题】化作双星,照耀华夏
哀悼袁隆平、吴孟超院士诗词联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