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蕴章:中书协里,能写好楷书的不到10%,很多人楷书拿不出手

楷书,乃是书法的基础,我们若想写好行书、草书,品味古代名家地书法,首先要写好楷书。

但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家田蕴章老师却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他所在的天津书法协会,里面能够写好楷书的人不到10%,很多人的楷书都是拿不出手的。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曾侧面反映出大家学习书法时焦躁、功利心理。

书法应当是以深厚的功底服人,就好比练习武术,首要先打好基础,否则就是花拳绣腿,经不住任何考验。

倘若是楷书写不好,而一味的追求创新,那么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也是功利的产物,就像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鬼画符”、“射书”、“吼书”……

现在很多专家都狂喷“馆阁体”,觉得馆阁体千篇一律,过于规范工整,毫无艺术性、创新性,但是我们要明白,能够在现如今喧器的社会写出一手好看的馆阁体,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馆阁体正雅圆融、端正拘恭、劲秀工整,纵横有行,以欧体字为基础、再加上赵体字的风格,到了明朝时期再融汇进董其昌书法的圆润,美得端庄大气,文人风气浓厚,怎么能说馆阁体没有艺术性呢?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这里我们来看一下清朝这位书法家的小楷,是不是觉得美得令人如痴如醉,字里行间仿佛若有灵性呀?

写出此作的人,大家都很熟悉,那便是清朝末年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不仅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更是一位难得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当时的清朝,可谓是风靡一时,人竞相争。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据史书记载:

“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

求林氏题字咏诗者可谓是接连不断,应接不暇;得到林氏书法,则如同得到宝贝。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清朝时期的书坛尤为喜爱赵子昂、董其昌的书法,而林氏书法则不拘泥于赵、董二人,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上晋唐名家的特色,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书法融为一炉,取其精华,自成一家。

所以林则徐书法取势端庄安详,用心娴熟精炼,毫无矫揉造作气息,都说字如其人,而林氏书法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正义凛然之气息,让人肃然起敬。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林氏书法以欧体字为根基,又不乏颜筋柳骨的神韵,构字圆润娟秀,每一个字都是姿态饱满,挺拔整齐,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有一股清劲秀博之风

林则徐的小楷以金粉所写,笔迹刚硬,姿态饱满,每个字做到了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具有清劲秀博之风,使其书法绝无矫揉造作,柔中含刚,宽博疏朗,一如他的人品。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在林氏左右的作品中,要数其小楷作品《佛说无量寿经》以及楷书作品《林则徐临皇甫君碑》最具有代表性。

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有“唐人楷书第一”的美誉。他的楷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平正险绝,给人一种奔放生动的感觉。他的运笔技巧,是以方为主,略带隶意,刚中带柔。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理论家,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和《用笔论》《三十六法》。他活到了84岁,是古代少有的高寿之人。他一生遭遇无数坎坷,均能够化险为夷。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所有的际遇都化在了书法之中,形成了既险绝冷峭,又平正严谨的特点。

在书法造诣上,他承继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的精髓,兼取汉隶、北碑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笔力险劲,结体坚实强固,用笔精到,法度森严,意态精密,独具风格,世称“欧体”。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享有天下第一楷书、天下第一正书等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倍受人们喜爱。

欧阳询的书法,既有汉隶的敦厚,也有二王的潇洒,还有六朝碑书的古朴,是广采各家之长,开创了一代风流。

他的书法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欧体的字形稍长,布白恰当,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八面玲珑,恰到好处。

在点画配合和结构安排上,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却没有偏移的感觉。他的楷书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和《九成宫醴泉铭》等。

欧体用笔,以方为主,略带隶意,平整稳健,刚劲有力。欧体强调指力,笔画结实有力、轻重得体,长短适宜、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也不太过丰满。

同时,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和突出主笔的地位,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有的字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

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犹如昂扬向上、不屈不息的生命。欧体在笔法,在具体的技巧上,有几个方面:

1、以方为主、笔画精细,方圆兼施、张弛有度,笔势灵活生动,但动作幅度小。

2、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横竖笔画,多凌空取势,以折锋起笔。

3、点画呼应,笔势连贯,在统一中强调变化,不拘泥于藩篱。

4、钩画风格独特,讲究变化,竖钩形小而丰满,竖弯钩如隶书,心钩、波钩却如魏碑。

5、树画多与字心取相背之势,与颜体的外拓刚好相反,给人中宫紧密的感觉。

6、捺画落笔多变,捺脚驻笔成方,提笔出锋,弧度较小。平捺多用藏锋,斜捺多为露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则徐临摹欧体《皇甫诞碑》,比欧阳询更加浩然大气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楷书欣赏
这本失传百年的楷书老字帖,写得太美了!
​ 中国自唐朝之后就有着学书法从楷书入门的传统
「愙斋书法」林则徐楷书字帖《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楷书!林则徐临《皇甫君碑》,一身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