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部长: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中国人的首要任务

1. 国学新六艺红毯仪式全纪实

2.2017年全国“十佳国学教育机构”颁奖仪式

3.2018国学春晚—六艺逢春

文后更有精选内容,敬请关注!

大家都在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启迪大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大仁大爱,大德大能,润育生命,智慧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1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是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他就“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这一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二、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

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加强研究阐释。同时学科建设要加强培养人才。

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

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分享中吸取能量,增加智慧;分享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分享中反省精进,坚定信念!

国学经典

关注回复【】文字获取国学资源

【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

【大学】【弟子规】【了凡四训】

【论语】【千字文】【朱子家训】

【孝经】【三字经】【增广贤文】

【中庸】【百家姓】【二十四孝图】

【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太上感应篇】



国  学  台


国内唯一国家级国学平台

大师零距离   每天一起学国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长: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将覆盖教育各个学段!
教育部部长:武术、太极都可以进校园!
朗读亭|传承国学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行知朗读亭)
如何读出国学教材的真谛
六岁小孩,一语道破教育的本质。
教育部长首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覆盖小学到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