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晕2天,六剂而愈

2023.03.18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637天

男,70岁

主诉:头晕2天于2023年3月3日就诊。

现病史:2天前低头劳作时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晕厥,无耳鸣,无肢体乏力,时伴胸闷、心悸,未作诊治。

刻诊:头晕,头痛,晨起口苦,夜寐易醒,舌淡胖,中裂纹,苔白厚腻,脉弦。

茯苓30g,桂枝15g,白术20g,炙甘草 10g,盐泽泻24g,天麻30g,陈皮15g,姜半夏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年3月6日,上症明显减轻,舌淡胖,中裂纹,苔白厚腻,脉弦。

茯苓30g,桂枝15g,白术20g,炙甘草10g,盐泽泻24g,天麻30g,陈皮15g,姜半夏15g,白芍30g,葛根90g,黄芪 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03.18上症已。

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为治疗太阳太阴合病常用方剂,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

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

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

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

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

三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用。


配伍特点


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为治疗痰饮病之和剂。


我在临床中运用苓桂术甘汤机会比较多,疗效甚好,只要有水湿代谢障碍,湿滞内停,中为阻滞中焦,上而蒙蔽清窍。

清阳不展,清阳不升,抓住舌胖大,或有齿痕,苔白或腻,都可以使用。

苓桂术甘汤起到拔阴见阳,太阳一出,阴霾自散。

《金匮要略》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在《本经》:泽泻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在也是重用泽泻。

治疗眩晕,考虑痰浊引起的,我喜欢用这首方子加减,很少没有效果的。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4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天。

欢迎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精选|眩晕病(内耳眩晕症)的治疗
苓桂术甘汤  ▲▲▲
老中医用泽泻汤治疗头晕感冒脑积水等病
(6)眩晕病的治疗(赵锡武)
苓桂术甘汤心悸,胸胁支满头晕,短气有微饮,头晕##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副作用和禁忌,中药茯苓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