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复高热3天,2剂而愈,讲述石膏的临床中思路及剂量运用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682天。

女性,10岁

反复高热3天于2023年04月01日就诊。

3天前出现发热,高热,肌肉痛,纳少,在当地治疗输液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考虑为甲流。

表现为反复高热,现在无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无咽喉痒痛,口苦,大便3天未解,舌淡红苔弦滑。

中医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拟方:小柴胡汤加石膏、三仁汤加减。

北柴胡20g,黄芩片10g,党参10g,姜半夏 12g,黑枣10g,生石膏75g另外包,大黄 6g,蝉蜕6g,炒僵蚕6g,薏苡仁20g,燀苦杏仁6g,豆蔻10g,草果6g,姜厚朴6g,槟榔6g,淡竹叶6g,中药2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结果:今天因为失眠而就诊,其母亲述说服用2剂后已经完全退热而恢复正常。

按语:小柴胡加石膏,为少阳阳明合病,治疗反复高热的高效方。

小柴胡加石膏,是退热高效方,表里不显,用大剂石膏。

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又是清热之剂,为临床常用,小柴胡汤与生石膏用可治疗高热不退,服药后可见明显小汗出即可退热。

生石膏可使营卫气血皆清,生石膏30g-60g-90g-120g-240g,与小柴胡汤同用,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不退,有良好的退热功效。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出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大枣(擘)。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伤寒论》96条是小柴胡汤的正治,97条是揭示了小柴胡汤病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小柴胡汤,进一步说明了徐灵苔说的:小柴胡汤的妙用在人参。

大家对石膏使用有误解,不敢用。

我整理学习,向很多前辈学习经验,并在这19年中医临床生涯中体会石膏运用:

生石膏,味甘、辛而淡,性微寒而凉。

《本草备要》载其“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

《神农本草经》载石膏微寒,非大寒,宜用于产乳。

故《金匮要略》中的竹皮大丸治疗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之症。

读伤寒,用伤寒,体会仲景用药之精妙。

从《伤寒论》条文中可知,石膏不仅能解热,而且有除烦躁、定喘之妙。

如小青龙汤证,心下有水气、肺胀、咳而上气、脉浮、烦躁,即加用石膏。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遵仲景法,投无不效。

石膏属四大君药之一,在外感与内伤疾病治疗中,使用非常广泛。

在临床中体会,生石膏的功效主要有辛凉透达、解肌清热;止喘化饮;散头面部肿瘤。

1. 石膏能解肌清热

石膏既能清热又能解肌透邪,只要有热邪存在,皆可大胆使用。

如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疗效甚好。

2. 石膏善化痰定喘《本草纲目》曾有专门论述,不论白痰还是黄痰,皆可用石膏,犹如卤水点豆水,稀痰变厚痰,容易咳出。

配伍法:临床中常常见到口干口渴的患者,用天花粉、牡蛎来生津止渴。

若出现烦渴,首选石膏。在外感疾病中,特别是三阳合病,常常见到口干口渴而脉大等症状,此时在发表剂中加石膏可表里双解。

若汗出而渴,用石膏配桂枝;

若脉大而芤,用石膏配人参;

若脉见散大者,用石膏配生脉散;

若寸关脉大,尺脉弱时,用石膏配附子。

3. 石膏能解凝,散头面面部癌毒

《抗癌治验本草》载:“石膏能败毒抗癌,清热消炎,疗伤敛疮。”

观后世医家广用石膏治疗肺癌、唇癌、胃癌、喉癌等,如喉癌用石膏、寒水石、羚羊角、犀牛角、玄参、升麻、一点红各30g,木香、沉香各15g,甘草30g打粉,每次3g,一日两次。

经验:头面部经络属于阳明经脉,多气多血,头面部肿瘤早期,可从阳明少阳入手,以普济消毒饮合消瘰丸为主方,结合具体情况分而治之,其中重用石膏是关键。

因石膏能解凝,散头面之癌毒。

4. 石膏剂量考

师《疫疹一得》云:重用石膏一剂240g,一人连续服用2000g,直入肺胃,直捣其窝巢之害。

《吴鞠通医案》中用石膏一剂用量达360g,甚至500g。

在临床中,特别是治疗银屑病时,见皮损红斑灼热者,皆重用石膏100~300g,配生地黄60~100g,消斑很快。

石膏因其味辛,故能解肌透表,因其微寒故能退热。

一般医者皆认为其性大寒,实则石膏之性是凉而微寒。

石膏为矿物药,煎煮时,有效成分不容易析出,故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示与粳米同煎,另外石膏剂量宜大,这样疗效方佳。

三仁汤用于治疗失眠,是我临床中常用的思路,只要辨证准确,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出自《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组成。治以清热解毒,芳化淡渗为法。

主治: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湿胜热微,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者。

湿温初起,邪犯上焦,肺失宣降,不能正常敷布津气,湿郁少阳三焦,故身重疼痛;

卫阳为湿所遏,不能达表,故恶寒;

清阳不能上头,反为浊阴蒙蔽,故头昏重痛;

内犯胃肠,纳运失常,故胸闷不饥;

此证平时并不发热,唯午后阳气得天时相助方致午后身热;

上述诸证均为湿郁表现,且有面色淡黄,舌白不渴,故属湿胜热微。

方用杏仁宣降肺气,启上闸以开水源,合行气的厚朴疏畅三焦气机,便上焦津气畅行无阻;

白蔻仁、半夏芳化燥湿,醒脾利气,恢复中焦运化;

薏苡仁、滑石、通草甘淡渗湿,通调下焦,祛已停之湿;

用竹叶清热,能呈清热除湿功效。

方中杏仁辛开于上,薏苡仁淡渗于下,白蔻仁芳化于中,分而言之。

三仁照顾三焦,合而观之,辛开、燥湿、芳化亦为除湿而设,体现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的配伍形式。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4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天。

欢迎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公众号,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柴胡汤与生石膏、白薇同用可治疗高热不退
小儿高热与退烧
柴胡石膏汤退热最灵
石膏图片
麻杏石甘汤——最常见的基础病
宝书说药(14) 生石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