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观察】BMJ专论:全科医生是否该成为医学专家?


导语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日前发起了一项运动,“Your Specialist in Life”,号召所有学会会员使用学会提供的宣传材料,通过海报、社交媒体和网站等各种途径宣扬一种新理念:全科医生不只是会看小毛病的“万金油医生”,而是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专业健康服务的医学专家。该运动旨在提升人们对全科医疗的认识,突显全科医学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这项运动是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精心准备和策划的,学会认为,此举已经给居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有更多人愿意自掏腰包地去找全科医生获取医疗服务。但是,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市的全科医生Margaret McCartney在国际权威期刊《BMJ》杂志上以评论的形式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我知道天上飘着的乌云,可我却不是气象学家……我知道有人因瘾难以自拔,可我却不是康复顾问。”在澳大利亚皇家学会举行的这场多媒体运动中,我看到有许多西装革履的全科医生打出了这样的标语。


这场运动的发起正值选举季,又恰逢国家经济状况紧张,所以学会正在竭力鼓吹全科医生究竟该做些什么。有的全科医生甚至在宣传中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我不只是一名全科医生,我还是您的生活专家。”


生活专家?他们是能告诉我该穿什么,还是度假该去哪儿?能告诉我选谁做性伴侣好,哪场歌剧更好听,还是哪里有美味的杜松子酒?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样样精通,而我的看法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所以,虽然我对他们的想法挺感兴趣,但却不敢苟同。



因为在我看来,他们可能已经曲解了全科医学的职责,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普通的生活给医学化了。看起来他们似乎在尝试解释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全科医生实际上到底干了些什么?


作为全科医生,我只是一名“社区循证学家”,我希望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去解决林林总总的各种问题。全科不过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在面对似是而非的症状时常常会用上可能的症状解释和猜想去应对。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专家,有时候我们将其戏称之为“排外主义者”,因为他们仅仅研究一个器官或一个系统,而不再关心其他。但我们执迷于看病找专家教授,却不直面严峻的挑战,无法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合适、最迅捷、最及时的医疗,到头来付出代价的还是我们自己。全科医生正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公平而可及。



全科医生让具备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这是全科医疗中常为人所忽视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它至今在维持着日益失衡的医疗资源保持平衡。如果你能够了解患者本人、他的家庭、他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氛围,那么你在工作时就真的能始终为患者提供专业而有益的帮助。


澳大利亚学会还为全科医生做了另一个宣传,让人印象深刻,讲的是某家庭与签约的全科医生在其执业之初、步入中年和垂暮之年三个不同时期发生的故事。 


或许,“连续者”才是对全科医生真正的诠释:无论有什么事情发生,我都会懂得如何将它与其他事情联系起来去解决问题。


编者语


有一种医生,能够不受疾病种类和系统划分的限制,提供较为全面而综合的医疗服务,这种医生最早被《Lancet》称之为General Practitioner,简称为GP当时翻译的名称是“通科医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又相继成立了通科医生的全国性组织。美国与加拿大,则希望通科医生能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更加贴切地为普通家庭提供健康照料,遂将通科医生更名为“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1969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家庭医学学会(ABFP),并成为美国医学会的第20个专业委员会,家庭医学学科正式建立。GP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后,我国将其翻译为“全科医生”。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全科医生看作是“万金油医生”,认为他们只会看一点小毛病,对疾病的治疗不甚精通,所以尽管近年来国家医改始终在做强基层,但多数地区的居民对全科医学还是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全科医生是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的医生,他们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以及一般疾病初级诊疗等服务。对于难以诊治的疾病,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所以我们也常说,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有两大不同:一个是服务模式不同。全科医生应该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对所有社区居民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而专科医生则是坐堂行医,依托医院的诊疗技术和设备进行诊治。当然,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考虑到经济、人力等因素,许多社区医院还是以看门诊为主,而且当前不少社区医院也有模仿综合医院逐步做大的趋势,这可能已经是剑走偏锋。


另外一个是服务范围不同。专科医生主要诊治疑难重症患者。而全科医生一般情况下主要解决的是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在未来,全科医生更有可能专注于健康促进工作,即主动与社区居民或家庭建立起稳定的互动关系,同时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帮助每位居民排除疾病危险因素,也就是把服务对象从现在的“病人”扩展为带有疾病危险因素的绝大多数人群,真正落实好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但是说到底,全科医学本质上也是一种专科医学,它和其他一般的专病诊疗都可以被看作是医学实践的分支。在地位上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服务分工的不同,两者相辅相成。理想的情况下,为同一患者服务的专科医疗和全科医疗的医生或医疗机构可以做到在业务上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比如众所周知的,一些国家的居民生病时要先由全科医生检查后,发现情况超出全科医疗服务范畴,再转诊到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主要的治疗后再转回全科医生,进行后续观察和随访。这种合作在实践中虽然操作难度不大,但需要一定的制度和物质做保障。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矛盾很可能是阻碍专科与全科合作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科医生应当主动寻求服务创新,在独特的治疗范围和方式上有所突破,用实实在在的疗效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区别是什么?
基层医生应主动拜更多的“师傅”
快来关注,这项与你我健康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
个体诊所经营现状调查:均开业10年以上,近8成无医保
三师共管服务患者 分级诊疗方便群众
对不起,你已落后于400万深圳人!他们都免费找了家庭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