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新时代,外来文化与本土现代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使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机遇。而作为兼具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新兴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急需融入优秀教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将有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优势。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借助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进一步拓宽文化交流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播。

本文着力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实践,寻求既能提高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质量,又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的意义

可以更好地培养综合性艺术人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对于该专业而言,单纯的理论知识已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更为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美学意识。因此,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数字媒体专业技能方面的实操能力、扩充学生多样化的艺术知识,也要保留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通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底蕴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助力数字媒体艺术综合性人才培养,实现数字媒体艺术的高质量发展。

有助于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当下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教学载体实现落地,赓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的丰厚的艺术成果。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让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更为多元化,让学生获得多元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其在教学中获得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融合实践,旨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丰富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现状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实践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之中,使艺术教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但是在一些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包括课程融合不彻底、教学理念不清晰、教学形式陈旧等问题,导致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不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多样化艺术实践,才能在教学中进行较好地融合。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对传统文化的讲解深度不够、内容不广,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此外,一些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融合实践中,对教学设计层面的考虑不够,除了缺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外,针对课堂内容设置的实践活动也较为缺乏,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实现真正融合。因此,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的重点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学融合实践基础。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教学发展的驱动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融合的目标要求组建一支有扎实学识、开阔眼界、艺术敏感以及丰富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由于交叉学科教学的特殊属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掌握最新的社会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教学创新与改革形式。教师只有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并深入了解其内涵,以史为鉴、以文为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将课堂效能发挥到最大。其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需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教学课程相结合,寻求恰当的呈现场景与方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作出既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又具有现代特色的数字艺术作品。

更新艺术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融合实践。由于传统艺术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宽教学理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教师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教育背景、课程方向侧重等因素,制定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教学计划,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融合课程。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程教学与比赛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知识获取的需要,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感受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可以在比赛中对参赛作品提出要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等要求,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在新时代环境下,我们要寻找合适的实践路径,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使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这既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能不断丰富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刘仁 系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数字技术为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
与数字化融合 为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加速度”
学习汉字的重要性
光明网举办国风文化动漫高峰论坛
十八数藏18哥:数字藏品推动了数字与品牌在更深层次上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