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二里头遗址 探寻“最早的中国”|文化遗产耀中原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带您走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遍访石窟寺,

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今天我们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探寻“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洛阳市文物局供图

游客:导游,听说二里头遗址还在发掘中,那么它对外开放吗?

导游:发掘现场是不对外开放的,不过,我们可以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参观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然后再去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近距离观看已经发掘完毕的宫殿区、祭祀区等等。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这两个地方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

“赫赫夏都”基本陈列展 洛阳市文物局供图

导游:这就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赫赫夏都”基本陈列展,大家沿着中轴线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多的镇馆之宝,这些可都是文物原件啊。

从上到下依次为:乳钉纹青铜爵 网格纹青铜鼎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谷艳敏/摄

游客:“中华第一爵”乳钉纹青铜爵、“华夏第一鼎”网格纹青铜鼎、还有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真是叹为观止。听说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超级国宝“华夏第一龙”?

导游:你说的是绿松石龙形器,它也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上就能看到。绿松石龙形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代的时候,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游客:太壮观了。我们再去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看看吧。

绿松石龙形器 谷艳敏/摄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井字形大道”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官网图

导游:这里就是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你们看,这四条大路垂直相交,宽阔平整,呈“井”字形,这就是著名的“井字形大道”,它们不仅构成了二里头都邑规划布局和主干道路的框架,同时还起着分割城市功能区的作用,如制造贵族奢侈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还有祭祀区、宫城区等。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宫城区一号宫殿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官网图

导游:这里是宫城区的一号宫殿,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一座建立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的复合建筑,建筑由主体殿堂、宽阔的庭院、正门门塾、四围廊庑和围墙等单元组成。这些特点与后世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及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面貌非常接近,无不显示出王都所特有的气派。可以说,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核心都邑。

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 洛阳市文物局供图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偃师境内,距今3800~3500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航拍图 洛阳市文物局供图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

文字: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谷艳敏、陈松、罗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遗产耀中原 | 中国考古学圣地——仰韶村遗址
河南出土3700年前“绿龙”,真正的“中国龙”!
三星堆和二里头为何有这么多“同款”文物
从旧地图里发现的遗址,藏着这样一个“中原文化系统之最”
新民艺评|《宅兹中国》,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敬仰不已
【国宝品鉴】青铜神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