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何美欢老师的这三年 (转载)
  我与何美欢老师的这三年(陈慧怡)

            仅以此文,悼念师恩重如山的何美欢老师;亦藉此机会,擦去泪水,重拾前行的力量。
                                                                                                ——题记
两周以来,一直都不愿提笔,不愿写任何形式的回忆语句、文章,因为真怕,一语成谶。今晨在Charles River散步,老师逝世的消息传来,我仰望长空,平静地接受了。Boston的天气预报,今日有飓风。
            2006年9月。高三保送前夕。我还记得那时的我,坐在自家的电脑前,查询着各种学校资料,在做最后的定夺。对于梦想了多年的法学院和法学专业,我不愿轻易做决定。在Google上键入“清华大学法学院”,于是,生平第一次,遭遇了何老师以及她的普通法课程。虽然那时还没有读过老师关于在中国开展普通法教育的必要性的经典论述,但是原始的直觉告诉我,学法之人,当贯通中西法系,方能有较为深刻的体悟。“就去清华好了”,因了何美欢老师,这个对我而言关系重大的决定做得很轻松。
            大一下学期,普通法概论。等了半年,终于有机会上何老师的课了。当时主动和老师说要当课代表,想着我这么有热情,老师肯定会毫不犹豫答应的;谁知当时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撕成两半,一半写字,一半留白,各搓成一团,让我和另一个报名的同学抽签。从那一刻起,我明白,眼前的这位老师,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学生,机会一律平等,一切都只看刻苦与否,所有华丽的花架子,在她面前,都会应声散落。一向运气不佳的我,还是幸运地抽上了有字的那一张,从此开始了帮同学印教材的服务生活,后来到了普精就还加上购置零食(感谢佳芸的品味)和开关投影(感谢白青的勤劳)以及管理“玩具”(飞碟和球,老师为了督促我们课间休息帮我们置备的,感谢刘璐的柜子)。每一次老师都把一大堆现钞给我,说最后剩余了再还她。课程结束后的那份简单的账单,我也当成是一次report来做,每一笔都有对应的日期、用途以及原始凭据——认识何老师以后,人没有办法不变得一丝不苟。
            记得每周某日下午四点准时到教室报到,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这样能听清楚些,毕竟全英文地讲授普通法的历史,对那时的我还是有少许吃力。老师在课上时不时地会蹦出几个地道的中文成语(如“高薪养廉”的变种“高薪养愚”),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说一遍,看我们没怎么听懂的样子,又在黑板上写一遍。据闻当年何老师被要求在清华要用普通话授课,还极认真地从汉语拼音一点一滴学起,后来来了之后才说要用英文教,就落下这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所以私下里,我这个深圳人都会抓紧机会和她用粤语交流,让她自在些。有意思的是,有时我们在说着粤语,旁边还有其他同学,她一时间忘了,就也和她们用粤语交流,看到对方一头雾水的表情,又连忙用国语道歉,实在是非常可爱的老师。
            普概结束,没想到这竟是老师在清华全职教授的最后一次课。当时挽留之声四起,但她去意已决,且以她的个性,亦是不会将可能会让人不舒服的真实原因公诸于众的。只记得那次“商法救国”的演讲,如此浩大的题目,实在不像她的风格(虽然内容仍是从细处着手,依然是条理清晰),现在看起来,是她有些话,虽知可能不是最佳时机,却想让我们知道,要抓紧最后一个机会,和清华以及从其他法学院赶来的学生说清楚——法律从来都不是用来赚钱的,哪怕是商法,所做的每一项技术上的功绩,其背后可能有更为宏大的意义。这似乎是在为她自己一生在实务上的奋斗做注脚。最近看她刚到清华时对研究生讲H股的筹备过程的文字稿,与她讲座上所言是贯通的。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她对于承应这项工作的解释:那时中国还没有公司法,若能通过H股的筹备,香港与内陆“谈判”、沟通,引入较为先进的公司法理念,亦是大善。后面她又谈到由于时间太紧,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香港专家讨论、修改,公司法就要出台了,以致留下现在如许多遗憾。老师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她的充分的理由的,她从来都不任意而为。所以当她还在医院里的时候,我一直倔强地认为,她还欠我们大家一个解释,我们对她上课时戏剧化的表演(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她扮演那个劳累的挨家挨户推销百科全书的小老头的景象)已经习惯了,我们能接受这个突变,接受她挂着各种仪器、昏迷不醒让人心疼的样子,但我们要一个解释,她总是会对每一件事有个解释的!
            2009年暑假,普精一。精彩绝伦。还记得我们一组在四楼的小会议室吵了整整10个小时,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何老师说过,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组人各自成稿,然后经过充分的辩论(真的是争得面红耳赤),达成一致,出来的结果一定是最让人满意的,大家的感情也是最真挚的。可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对于对手的充分尊重,从来不要低估别人的努力或理解,任何时候都不要不经意地伤害别人。在我以为何老师会严厉责备我的一次错误中,何老师只是和我说:The definition of gentleman/lady is never to be rude unintentionally. 在那一个漫长的夏天,我似乎重新找回了奋斗的激情,极致地努力的感觉,这把我从高考过后的不自信拯救过来:原来我还有努力的能力。何老师这样的人的存在,会让身边所有的人感到羞愧:为何不更努力一些?!
            普精一的每一天,我都有记日记,又利用课代表之便,收集整理好各组所有的report以及comment,课程结束后打包发给何老师,供她做课程改进之用——我希望她这么辛苦的一个工作假期有尽可能多的收获,在例行的调查问卷之外还有一些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供参考。我知道老师在课上总喜欢讲往届的小故事来说服我们不要着急做某事或要认真对待某事,于是我也养成了随时和她沟通遵从教诲的收获或“不听老人言”吃亏的经历。普精二结束的时候,调查问卷里写课程方法改进意见,我写了很长一段,论述讲一些background knowledge的必要性。暑假到律所实习一周后,我写信给何老师,说要收回这番话,因为律所里所有的工作,就是从空白开始的!她给我回(也是她给我写的最后一封邮件了):“Yes, I’ve rejected that suggestion for years. I don’t know why students never believe me when they are still in school.”果然,听普精一的同学说,她在随后的普精一课上讲了这个”教训“。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提供”反面教材“了。记得在多大交换的时候,和她写信时开头总是”hi Betty”,后来估计她实在受不了了,就给我”义正词严“地回信说,私下里可以叫她Betty,但是在其他多大学生面前就不要这样,也不要直接称呼别的老师的名字,要叫Professor某某。次年普精二开头,Professor Sebok即将来讲授案子背后的理论背景之际,她给大家发了封邮件,专门叮嘱称呼之事,大家都比较吃惊,不明白何故会有这一提醒,而我只能无奈地笑笑。
            2009年秋至2010年春,多伦多大学法学院交换,改变一生的交谈。去之前和老师沟通,告诉她为了省钱到校外租房子住了,她气的直摇头:所有的体验都在Dorm里面了,你不住宿舍,去交换做什么!这把我着实吓了一跳,从此她提议的活动再不敢怠慢。本来不太重视的Orientation Week,在她的坚持下,也跟着新入学的1L坚持走了下来。还记得第一天,Dean Moran在做welcome speech的时候,就花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何美欢老师和她在清华的工作。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么高的评价,还是让我颇感新奇,因为上过何老师的课的人都知道,她的严肃,她的谦逊,除非出于教学说明需要,她从来不会在课上课下说她以前做过什么了不起之事,也不会强调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所以上了她三年的课,对于她曾经取得过什么学术和实务成就,也只是最近看她的各种介绍还有听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谈起才知道。
            永远都记得那一天,老师带着我们几个清华的学生,去游Niagara Fall,去参观加拿大爱国教育基地,去葡萄酒园,去德国风情小镇,去吃中国餐馆。一大早她就在多大法学院门口等我们了,瘦小的身躯拖着一个旅行皮箱,我们都奇怪只是去游个瀑布,又不到哪里过夜,为什么要带箱子。只见她坏坏的一笑,打开皮箱,露出里面为我们准备的矿泉水和各种水果零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是何老师严厉的外表下潜藏的真心。那一天她玩的很开心,我们也很尽兴。还记得在“雾中少女号“上,我们被瀑布飞溅出来的浪打得全身湿透;还记得由于去得太晚,葡萄酒园关闭,老师失望的神情,还有她由于买到伴食物用的甜酒而心满意足的笑容;还记得我们走遍整个小镇,就为了帮何老师找一个装卷纸的绣花布袋;还记得夜色中那间中餐馆里有趣的lucky cookie。生活中的何老师,就像个小孩子。普精一做完崩溃的Sparf后,何老师请我们大家去芝兰吃自助餐,席间她也和我们一样兴奋地吃雪糕,坐在旁边的我说了一句”老人家,吃冷的不好吧“,没想到她瞪大眼睛看着我,假装生气地说”谁是老人家呀,真应该拖出去斩了!“,大家大笑,从此再也不敢叫她老人家或老太太之类的。但或许我们都忘了,年轻的心外面的躯体毕竟已经由于长年的劳累而变得脆弱不堪了,怎可就这样由她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63的确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年纪,可是请不要忘记,她是以常人的三倍速度和努力在活着,所以她身体的负荷已经远超于实际年龄了。我们都视而不见了,纵容她假装年轻,纵容她为了我们倾尽全力,我们只知饥渴地索取,却忘了作为一个常人的她,或许最需要的正是休息。
            在多伦多的一家粤式餐馆里,与何老师的一次详谈,改变了我整个发展轨迹。从准备LSAT到准备GRE,从读JD到读别的专业的master,如若没有何老师,我是没有勇气做那么大的转变的。在这个假期,我最需要老师指路的这个假期,老师远去了,只留下三年的教诲,供我细细回味,紧紧遵循。在医院的那几天,每当我们要面临一个决定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师的只言片语,想老师如果在这个时候会怎么做。是的,老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在她没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撞开她家的门;在她去照CT会有非常大的危险,但不去照又没有办法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的时候,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如何凭空变出一个移动的CT机;在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候,怎么样确保互相的消息通道畅通,沟通最新的消息;但是她教会我们思考,她教会我们永远不要放弃,永远都要努力到最后一刻,永远要想办法解决困难,哪怕这个困难从未遇到过。她教给我们的东西,在她病重的时候,我们全数体现出来了,效率如此高的一群学生,如此懂得合作的一群学生,如此坚定而有热望的一群学生!老师,我知道你对于这一切早就心中有数,——这从你和别人谈起我们时的骄傲表情便可得知——但我还是想说,老师,我们没有辜负你的教诲,也会用你教给我们的技能生存(survive)下去,繁荣(thrive)下去!
            我知道我已经写的太长太长了,也写的太乱太乱了。我知道您又会不留情面地批评了。您知道吗,我最怀念的,是能源源不断地得到您中肯的批评,从而让我时刻警醒,不至于迷失方向。普精课上,我一直都想更努力,更努力一些,虽然每次您都给我最高的分数,但是课上的批评总是让我无比的煎熬,总是还有那么多的不足,那么多令人羞愧的反复的错误。我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您还要继续批评我差劲的点菜水平,批评我读书太少,批评我analysis做的很差,批评我的浮躁,批评我们不应该异地分离。
            是的,已写的太长了;可是,这短短的数千字,怎能收录三年的光阴,又怎能容纳一生的教诲?!
            若你想知何美欢老师是怎么样的人,你尽可看网上的介绍和评论。可是在我心中,她同时是伟岸和弱小:伟岸,在于如斯人格,在于阔大视野——或许很多人都可以讲授普通法的实体内容,但只有她,会关心中国学生要超越国外本土学生所需要的能力与技能,并倾其所有,终其一生,为之奋斗;弱小,在于生活中那可爱的lady的瘦小身躯和谨慎的生活习惯——坚持不开汽车,不骑单车,坚持用跑步机,坚持吃健康食品。一个丰富的人,一个好人,一个能人,一个让所有周围的人都显得渺小的人,许多人的人生导师,我一生中最为崇敬和爱戴的人。
        两年前,何老师离开清华,我写了一段赠言;今日,老师飞跃重洋,返回家乡,也以此赠吾师,一路走好,若有来生,望有幸再入师门!
            “有理想并不难,难的是坚毅卓绝付诸实践;有成就并不难,难的是不为所动依然故我。
花开花落,三载春秋;人去人留,师者依旧。“
           
陈慧怡
                                                   二零一零年九月三日 Bost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天涛 | 探索中的商法教学
“四大法学院院长”座谈会纪要
沈四宝的院长之道
港大任教十四年 ——追忆何美欢教授系列之二
老师
老师,您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