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学案导学为载体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讲座6)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  时间:20141011


 

编者按:初中数学讲座”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本文《以学案导学为载体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分为六个版块:一是初中数学学案的优质编写与有效使用(五篇);二是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三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四是《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二篇);五是《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二篇);六是《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版块一:初中数学学案的优质编写与有效使用(五篇)

编者: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  日期:20141011

导读:对于“初中数学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本人以前的讲座中已经有过的了,这里就不必多讲了.为写出高质量的初中数学学案并能有效使用,本人选编了五篇供诸位读者参考()关于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相关问题研究;()初中数学学案编制原则研究;()关于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中降低内容难度的思考;()对初中数学学案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浅谈如何编写和利用初中数学学案

版块一--1关于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网  日期:2014518

摘要: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采用学案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数学学案的概念、学案教学编写原则和编写的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案编写 内容

1、学案的含义

学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水平、学生心理特征等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获取有用知识、充分发展学生特长、塑造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为重点,所进行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学案的设计过程和学案的编写过程,即立足点和着眼点。

1.1 学案设计过程和学案编写过程的立足点是教师

这里的立足点是指学案教学的设计和编写工作是通过教师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和编写适用于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虽然立足点是教师指的是学案教学的设计和编写工作是通过教师完成的,但是学生也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因为学案教学的编写和设计要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知晓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案设计和编写工作。

1.2 学案设计过程和学案编写过程的着眼点是学生

学案教学和教案教学是有所区别的,教案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怎么教学,着眼点是教学,而学案教学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案。学案教学让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通过确定学生如何学来确定教师如何教。学案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课堂主体也是学生,教师在学案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只是指导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2、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编写原则

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编写要求教师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审视教材,具有创造性的、灵活的运用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积极思考学习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案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把握者,使得教师在进行教案编写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特点的角度考虑问题,教案编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努力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还有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创新精神。

2.2 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问题性

教师在学案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来自于课本,也要有一些拓展,既要有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的浅显问题,也要有需要仔细思考才可以回答的深奥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所有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问题性原则。

2.3 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活动性

学案教学的设计既要有丰富的教学背景,也要有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还要设计出各种有创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讨论、辩论、角色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内容

3.1 明确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的学案教学的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设定既能培养学生素质,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学案教学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得到共同的发展。

3.2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重难点

这里指的是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等方面。

3.3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内容

这里指的是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过程中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内容,如归纳教学知识、进行基础学习练习等。

3.4 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在初中数学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精讲点拨,针对较难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答疑和指导,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内容归纳和总结。

3.5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是在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给学生做的课堂练习。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练习题要从易到难。所设计的课堂练习还要有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3.6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反思拓展

反思是初中数学学案的重要部分,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通过反思,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能自己调整学习的方法;二是通过反思,了解学习内容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连续,建构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三是通过反思某些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7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当堂检测

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后,教师要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当堂测试,通过测试题让学生发现没有理解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自己了解学习的效果。

3.8 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后作业

初中数学的作业要有分层、分类的进行。有些作业是必须完成的,起到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有些作业是可以选做的,起到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还有一些思考题,是起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

4、结语

初中数学的学案教学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的学习方案。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学案的安逸、学案教学编写原则和编写的内容,包括:明确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目标、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重难点、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学习内容、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堂练习、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反思拓展、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当堂检测、初中数学学案编写的课后作业。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版块一--2:初中数学学案编制原则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网  日期:2014926

学案是教师出于学生能够更为便利地开展自主学习而专门设计和编写的学习指导方案,并非简易浓缩版的教案。编写并使用学案的立足点和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式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立足于创新意识,去对教材进行审视和研究,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获得情感体验,更加重视生成知识的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学会学习。所以,学案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一、课时化原则

学案要分课时编写,对学习进行分课处理,使学生对每节课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任务对学生形成行为驱动,促使其养成按时按量完成相应任务的学习习惯,为此要避免以一个学案涵盖几个小专题的全部内容,而应一个小专题设计为1-2课时的学案。比如《平行四边形》一节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个小专题。

二、目标性原则

目标对任务的执行起到结果预测的作用,其能产生显著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学生学习预期达到的成果就是所谓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和重要依据开展学案的设计和编写。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持续通过评价他们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质量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更为深入地进行自主学习,这里就必须借助学习目标为作为评价指针的衡量标准。所以,设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促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兴趣点凸显出来,促使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期待;其次还要为学生制定一个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明确而有效的自我评价的依据或者标准,使学生能够及时、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探索过程与结果。比如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

1.知识与能力:(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3)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会在题目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归纳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 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树立信心。

三、引导性原则

编写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主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学案编制应当遵循引导性原则。这样学案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探索性学习,并从探索学习中体会乐趣、惊喜和成就感,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模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可以以若干个小模块实现对知识的分解处理,并在每个模块中设置梯度较为合理且程度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同时适当地给予解答提示,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解题的技巧和思想。以下以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加以说明:

1.复习思考:

1)什么是线段垂直平分线?怎样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2)什么是角的平分线?怎样画一个角的平分线?

2. OCAOB的平分线 ,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操作测量: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PDOAPE 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

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PE的大小关系,写出结论

PD PE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四、梯度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编写学案时,要尽量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出发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还应具备一定的梯度性。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本节选用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深入浅出、梯度较低的学习方案。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努力一下就能触碰到学习的成果,充分享受来自成功的喜悦,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更为主动的探索积极性。以下以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加以说明:

1.计算:(1);

2.计算:(1

3.计算:(1);

4.计算:(1);

学生的学习往往会经历感性思维――理性思维――辨证思维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课前通常凭借直观感受开展自主学习,这是一种准备式学习,此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前端水平,为此教师应当首先设置难度较小且能够由学生直接回答的自主探究问题和体验式练习,然后通过深入的教学和广泛的互动,学生就能形成较高且较为理性的思维水平,进而可以通过适当点拨,加大问题的难度,这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处在最近发展区的后端水平,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辨析能力,促进其进入到学习的后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计编制学案时应当适当地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版块一--3:关于在初中数学学案编写中降低内容难度的思考

作者: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七中 黄海进 日期:201295

摘要:初中数学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积极意义,但学案内容偏难难以适应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在学案编写中降低难度的策略是利用旧知识力争自然过渡,找准难点分散突破,抓住重点渐进落实训练,围绕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进行分层要求优化训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案 难度

一、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的实施

学案,又称导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方法以及教师指导等要素有利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主动发展的方案。

学案致力于一种学的课程,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学案即是一种教与学的课程资源,也是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支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工具与媒介,是教师主导取向的接受学习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式学习的中和平衡的产物,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我组教师自从200712月开始编写数学教学学案以来,共编写了5册数学学案,修订了2册数学学案,从20098月起编写了5册对应课时作业。通过近四年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表现在:

一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案编写是教师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教与学的流程,再进行集体研究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实现个人研究与同伴互助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提高了数学教师课堂准备的质量。由于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让教师能更准确把握课时教学内容的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也为课堂学习提供了数量充足、质量较高、流程合理的活动材料。能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是改变了课堂教与学的方法,由于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方案,使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讲授接受学习都成为课堂学习的方法,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

二、初中数学学案编写降低难度的必要性

1、课标的要求。

初中数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学案的编写也应适应课标的这一要求。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促进全体学生(不完全为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2、现学案的难度普遍较大。

纵观我校数学学案和其他地区初中数学学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注重对标中考的要求,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突出每课时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的程序。事实上出于中考具有选拔的需要,部分题目命题者在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能力基础上人为提高了难度,这成为学案中难度增加的一个因素。

二是学案编写中普遍加强了数学系统知识,根据新课标新教材中弱化了的根式的化简运算,数式方程的计算,几何的证明,在学案中都得到了加强,并根据高中数学学习的需要补充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圆幂定理等知识。由于对上述知识的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学案对上述知识要求标准不完全相同,但均以较高标准进行编写。同时,新教材实践探索的要求也得到保留。从而造成了学案难度的提高。

三是学案编写由多位教师同时进行,每一个教师对重难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每个教师都会选取不同的题目来体现其重难点意图,合在一起整个学案就是显得难度较大。同时每一课时学案内容都是教师精心准备,按较高标准设计知识探究、例题示范和变式巩固训练等内容,都表现出容量较大,难度逐步加深的特点。综合起学案整体就表现出课时容量大,整体难度高、体现中考试题难题多的特点。对于中差生就难以适应学案的学习要求。

三、降低数学学案难度的思考

1、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力争自然过度,解决问题.

数学是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特强的学科,知识间环环相扣,要想学生先学后教,学案必须寻找与新知识相连接的旧知识,找准新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做到自然过渡。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的教学,学生要掌握的是它的定义和解法,虽然它与同类项的识别、同类项的合并有联系,但它的最近发展区应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所以我们应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导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学生掌握起来如同老朋友见面,既熟悉又亲切。

2、找准知识的难点,瓦解难度,化难为易,解决学生的问题。

每节课的知识点都存在着高低不同的难度,这既是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屏障,学案怎样做好提示呢?其一挖掘难点的根源;其二设计好让学生翻越难点的旁白;其三设计好让学生掌握难点的演练。如:其一,一元一次不等等式的解法的五步中的最后一步:化系数为一为本课知识的难点。特别是系数为字母时更难,形如axb,学生根本不知道何时反向,何时不反向。挖掘其根源为:一是不等式的性质三学生掌握得不好,二是正负不明确,三是学生分类的思想不具备。其二,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设计的最后是负系数练习的旁边用插图或旁白等形式提醒学生:(1)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不等号要反向啊!(2)看看你的解集与答案对上了吗?是错在哪呢?看来系数的正负要看清啊!(3)在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旁边插上这样的旁白:你化简后的未知数的系数是常数还是字母?如果是常数,正负明确,如果是字母呢?它的正负你怎么知道?解题时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字母的所有可能分别求出解集就行了,可见,在不知道系数的正负时,别忘了分类啊!其三,学生通过失败以及教师的默默评价,让学生归纳出难点知识的掌握方法。如:从刚才的失误与纠错中,你能告诉同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该注意什么吗?你再解一道教师给你留下的此题,看看自己掌握的情况,你能出一道如此的题考考大家吗?并写出一句温馨提示。

3、找准知识的重点,设计好掌握隧道,落实双基,培养能力,解决的问题.

重点知识既是旧知识的升华,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铺垫,对它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后续知识学习的难易,所以学案应该设计好掌握程序。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的重点知识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升华,也是后续知识不等式组学习的铺垫,必须得让学生掌握,所以设计题型应该从最简单的整系数无括号不等式到有括号的不等式到分数系数不等式,再到负系数不等式,最后到字母的不等式,让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和步骤解完学案中的题后,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同时归纳出每步易错之处及解决办法,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能力,牢固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降低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难度。

4、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好课时选学内容和章节专题,注重学优生能力发展,解决的问题.

学案新授课时内容在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的基础上应供选学内容,新授课时应重视探索过程,落实基础。在章节专题课时内容应抓住重点知识方法的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思维的拓展训练。逐步强化学案内容的复杂程序、独立程度、学习迁移程序、抽象程度,综合性和思维层次以适应学优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设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中,课时学案必学内容为不等式的解题原理的理解和解题步骤的训练,明确选学的内容带为参数不等式解法。这种问题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思维提升的空间又因选学而又不成为中差生学习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在章节之中设计一个专题研究带参不等式的内容供选学来系统提高优生的思维和计算水平。

总之,让学案有形无声地跟随每个学生,在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思维遇到障碍时,你以旁白的形式随时出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他们数学学习中找到兴趣需要提升数学思维方法时,它总能以选学、资源链接或专题的方式出现,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方法提供活动材料。使它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是真正的学案。

版块一--4对初中数学学案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重庆市丰都县董家中学 陈雪莲

来源:丰都县董家中学教科室博客 日期:2011412

去年我校全面实施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所谓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三模块,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是此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三模块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评价,五个环节是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并交流展示、重点点拨,反馈评价。此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则老师就是以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主,对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疑问的研讨为辅,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取消了教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教学案教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可以正确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案的编写与设计,既是考虑到教材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又涉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学案的设计与编写的好坏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下面我就数学学案的编写与设计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 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教案与学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一个着眼于教师本体,一个 着眼于学 生客体;一个侧重于教师给予,一个侧重于学生拿来;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要编写数学学案,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学案,学案. 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编写的程序是:

1、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依据中学数学课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我实行一课时一个学案。在学案中,明确提出本课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综合应用或学习掌握数学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自主学习: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公式、基本图形、基本方法,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自学掌握的,一律设计成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或做简单的归纳,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自学都能顺利完成。比如在应用题的讲解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它有些畏惧,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就把实际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慢慢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分析该类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该部分安排了一组少而精的练习题,便于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该部分题主要结合课本的概念、性质、公式、例题,设计一些可模仿的题目,因此只有先会模仿,才能有创新。总之,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教师可以不要过多重复讲解,让学生体会自学成功的喜悦。

3、问题讨论并展示交流:对书上的重要概念、重要定理或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或通过举一反三,设计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够辨明是非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讨论。所提的问题,应该使大部分学生通过动脑就能正确解答。个别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集体讨论解答。回答不够正确的问题或不够全面的问题,也可在上课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后加以解决。问题讨论是学案编写的精华,也是上课的高潮,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通过问题讨论,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学会提问,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4、重点点拨:教师适时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给予点拨。同时,对教材上没有点明却易考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补充,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收获。指导学生要总结思考问题的方法,借鉴有效的学习经验,学活思考、善于思考,从中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

5、评价反馈:这部分题目的设计是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题目的选择也不宜太多,要有针对性,要体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要有形式不同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证明题或应用题。题目也不要太难,只要能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能力有所体现即可。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高潮,要认真设计,有的放矢。

6、学后反思:反思是学生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是经过反思,学生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提倡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学案,它不是教案的简单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同时,我们根据学生用学案后的感想和建议对学案进行编写,我们也可以事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点的顺序和问题的难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学的全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 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既是对师生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应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与教的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拓学数学,教数学的新天地。

版块一--5:浅谈如何编写和利用初中数学学案

来源:毕业论文网 日期:20121121

为适应现代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老师们总在努力寻找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如今,学案无疑已成为新式课堂的载体。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注重学案的结构设计

1、确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首先,在编写学案时,老师要把角色转变,把学案的学习目标和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学习目标应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注意学习目标的表述程度,编写学习目标时应少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具有可操作性,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具体、通俗易懂.

其次,学习目标应面对全体学生。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各有不同,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学生学情,分层制定。既要有适合绝大多学生的普遍目标,又要有适当的、适合学生成长的发展性目标。这样从目标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三,学习目标应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制定学案的学习目标要能显现出这样的特点。学习目标中应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要亲自经历的探究过程;当然,所制定的目标也要具有可行性,切勿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2、编写好预习作业,做足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预习环节是课堂延伸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能否通过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足准备,我认为,编写几条科学合理的预习作业显得尤为重要。预习作业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广泛联系这日常生活和生产,我们要抓住这一可利用的特点,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课前就把学生的心拉进课堂,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有些学案的预习作业把课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在完成此类预习具有实用性。

如:《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案

反比例函数的形式为,两种变式:①y=kx-1②k=xyy=■k为常数,k≠0

◆1.变式考题:函数y=a-3x|a-4|是反比例函数,则a=( );若函数y=(a+1)xa2-5的图象是双曲线,有一分支在第四象限,则a= ( )。

变式②“ k=xy ”有多重含义

第一重: 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之积等于一个常量(定值)

1、点:M1,-6)、N24)、P(-6,-1)、Q3,-2),其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是( )

◆2.利用k求面积,或利用面积求k的值.

1)函数y=xy=■的图象交于点AB,过点AAC⊥y轴,则△ABC的面积是 ( )。

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 )。

(注意点:利用面积求k时,一定要看象限定符号

3课堂巩固画龙点睛。

学案的学习目标已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呢?他们可以通过做一些题目来检测自己。老师在编写课堂巩固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要与目标对应。最好是针对每一个目标出一道题目,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答案的错对直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这种方法既快又好。

2)题目要少而精。课堂巩固要有时效性。即当堂练习,当堂讲评。除去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每节课至多余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师生进行课堂巩固。老师在编写巩固题的时候要精挑细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体型,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帮助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巩固题应难易恰当。巩固环节既是一个检测环节,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是一个提高学生自信的环节。学生经历短暂一节课的学习,知识掌握不可能十分牢固和变通,此时不宜采用难度过大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延长处理时间,如若处理不当更会挫伤学生的信心。

二、学案的使用

学案的操作。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

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不经意的有意操作教学程序,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及时引点迷津,监督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容忽视,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

我编写的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分预习、课堂、复习三遍使用,预习看教材,将学案上能填写的内容填写上,即使有些内容填写不上,也就明确了本节课学生个人的重难点,上课时可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去听;课堂上我按照学案的思路来讲课,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将学案完成,个别无法完成的同学也知道自己哪部分没听明白,课后问时也有根据;复习时同样要使用到学案,在做作业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将学案上的内容过一遍,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学案在学生手中三遍过,做了到内容的清晰掌握。

 

版块二: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学校 王涛涛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214

摘要:学案导学是以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我校已实施“学案为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一年的时间,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前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学阅读教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学案上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结论。然后,由小组选出的代表展示各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再经生生之间的讨论、补充、老师适时点评,精讲点拨以及当堂测试,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一、学案的编制

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教学内容而制定,包括知识、情感和技能目标。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学习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学习和检测指明了方向。例如,《分数乘法》第一节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①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②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③培养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重点: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难点: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自主预习:这一部分的编制要求教师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过程和方法以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或者阅读教材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将课本知识设置成问题形式。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要思考什么以及从哪个方面思考。

4.限时检测: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和检测,设置联系题不要很多但是一定要有代表性,一般为选择填空2——5个,解答题1——3个为宜。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限时检测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把重点放在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1.以学案为导,进行自学.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要在课前适当的时间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己解决学案上的有关问题。预习工作会使学生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的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要想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和题目,必须对教材好好的阅读,这样学生就会通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阅读过程不理解的教材内容发现哪一方面是自己的弱点,可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进行重点听讲和理解。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给出以下题目让学生去复习旧知和预习新知:

⑴计算 ① (-3.5+-4.8  ② (-4 +5       4 +-7.5

⑵填空 ① (  +3=10  30+( )=27 ③ (-13+()=6

⑶自主预习

① 从温度计可看出4℃比-3℃高7℃,列式子表示为:(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哪两个式子相等___。

② 因为(  +-5=4;所以4--5=   );我们又知道4++5=   )所以哪两个式子相等?_____。

9-8=  );9+-8=  );15-7=  );15+-7=  );从中又有新发现吗?由此,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   )来进行。

进一步的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用式子表示为(    )。

2.课上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学校在实行“学案为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就是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通过合作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要过多的参与。讨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看是否是真的在讨论问题,是否是每一位同学都参加了进来,小组讨论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课堂交给学生但不能浪费了,不能变成小组中好学生阐述自己答案的霸王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要出代表说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个时候老师不要着急对小组给出的结果给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要在黑板上记录下来,然后对比所有小组的理解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评价对错与否,但一定要记住不要打击出错小组的积极性,要给于一定的鼓励,保证每个同学的积极态度。另外,对于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应当免于直接纠正,而是适当的补充问题来帮助暴露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再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

3.老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经过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会“导”,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高妙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艺术。一般老师可采取两种方式:点拨或精讲。如果一开始学习目标设置得当,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讲解,大多数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并掌握规定的学习内容。但是到这一阶段学生们还不能牢固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甚至有些学生看似掌握而实际上是机械的模仿例题,并没有真正系统深入的了解所学内容,因此还要通过系统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好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铺垫,其目的是借助旧知识推出新知识。

例如:①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练习,首先我们知道完全平方公式为:

但是当学生遇到 却有的不知所措,所以针对公式,或者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是很重要的。

②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应用也很重要,我们在运用配方法解方程 时,首先要用 来铺垫,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原方程化为

4.学生体会,总结反思。

①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做出小结,可以口头起来回答也可以写在纸上,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代表起来回答,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留下总结学生回答的板书。老师在黑板上留下学生的回答这一点是对学生很好的鼓励,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答案或者回答被老师写到黑板上了是一件很光荣和自豪的事情,是老师对自己的见解的肯定。

②学生对某概念、公式和定理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

如:1,在学习同类项的定义中,一定要注意是含有相同的字母的单项式,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是一样的。

2,“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中,老师应让学生总结什么形式的多项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什么形式的可以用完全平方分解,可以用立方差、立方和去分解等等。这种总结的方式,实质上是促使学生再一次构建这节课的知识结构,也是对学生头脑新的认知结构和固化过程。

③会观察,会分析同类型题目做出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关绝对值非负性的题目平时做的很多,但是很多同学遇到后还是会出去错,原因就是不会总结。做过的会,但是没见过的就不会了。其实本质上都是绝对值的非负性问题。如:

1.已知: 满足 ,求 的值。

2.式子 取最小值时, 的值是多少?

概念区分性题目如:

3.注意区分,互为倒数和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概念。

已知, 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求, 的值。

三、小结

“学案为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新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理论上的成熟,一年来的实践教学证明“学案为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是行之有效的。当然由于我教学经验不足,对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的也不是很细致,所以文章难免有不合理、不恰当的地方,望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版块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中学数学教研组

  日期: 2014616

伴随着全国的“构建高效课堂”的课改活动,我校四年前组织全校数学教师赴武汉二桥中学观摩学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回来后,鼓励全体数学教师投入到课改的活动中来。大家积极投身其中,结合本校本学年段的教学特点,经过几年的借鉴摸索尝试,该模式被我们吸收后,逐步形成了我校数学教学的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在这三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老师也对这一模式怀疑过,认为在本校是否行得通,是否有理论支持,于是学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展开讨论,寻找理论依据,最后老师们一致认为:

(一)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辅助材料,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知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或他人的帮助过程中获得的。学生学习时是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构建知识框架,即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作知识的简单传授,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每个学生构建自己知识框架,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

(二)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对事物和经验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管有些问题事先没有接触,他们也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依靠推理和判断,做出解释,即是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基础进行选择加工,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模式思路

在这理论的支持下,我们认为,“学案导学”模式的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这种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编写原则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编写的学案一般都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把讲堂变成讲堂与学堂相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相结合。要留结学生足够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

2、创新性原则: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知识的创造规律,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性原则:重视学生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要贯彻始终,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完整的形成,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条件。

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本身层次和梯度;二是学生认识能力上的层次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所以编写学案时,要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要在他认为最接近的方面去获取知识。学案应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也应与之配套。这样的设计也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个人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能得到协调统一发展,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5、实践性原则:坚持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四、操作环节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上有以下几个环节:课前示案自学、课中以案导学;信息反馈,小组讨论;精讲点拨,巩固达标,小结归纳;运用提高、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以案导学: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学案导学”一开始就是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空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了困难就会主动去自学课本和接受老师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3、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抓住要点,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有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此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注意归纳整合,形成网络:随着本节课新知识的形成,例习题的练习指导,要及时归纳小结,突出重点,总结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重视。

5、当堂达标,知识迁移拓展: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五、收获成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确实很大。近几年,我校数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为我校在中考中连续几年创造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近几年的“高效课堂”的模式的锻炼,我校数学老师夏传涛、钟伟、彭启东、刘望平等老师在近几年的“高效课堂”的评比活动中均获得一等奖。同时,我校数学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街教育总支领导专门组织了街道数学教师到我校观摩交流,并要求其它各校也尝试这一教学模式。

在这几年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从迷惑到释然,从茫然到坚定,有艰辛也用喜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将继续努力,使这一模式更具有科学性,为数学的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块四:《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二篇)

编者: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  日期:20141011

导读:对于本课题本人选编了二篇:()研究方案;()课题论文.

版块四--1《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研究方案

研究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震泽一中  课题负责人:刘训春

来源:吴江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  日期:2013101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师的教学意识与学生的学习意识高效融合,有机融合。

2、有效课堂,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用。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通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合作学习中丰富、拓展自我,在精讲点拨中将知识深化、完善,在达标检测中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激活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研究现状:

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环节中如何进行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省内外有许多学校构建了有效课堂模式,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1)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课堂都关注环节的教学效益,模式环节中都有“自学”、“组学”和“交流”内容。(3)有效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4) 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从这些研究成果上看,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中发现,目前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还存在误区:第一、教师还没有完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不同程度的还把握着课堂;第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还未深化;第三、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四、学案导学还普遍停留在表层,大都没有达到预设目标。

2、研究价值:

1)运用导学案,可以改变我校学生在学习数学被动现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结合导学案研究对构建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体系、有效途径等操作办法进行探索。

3)可以转变、更新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等教育观念,提高我校数学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

3、创新之处:

(1)模式新:推出结合学案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课型新:推出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和巩固训练课三种课型。

(3)流程新:进行导学案的有效课堂新模式下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研究。(课前准备、明确目标、自主独学、小组研学、展示交流、点拨深化、巩固提升)

(4)评价新: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通过研究实现教学模式的最优化,以此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养成教前自学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积极互动,形成自主探究、自我生成良好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目标:通过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化教师的科研热情;培养教师反思、总结的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子课题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研究学案教学模式的最优化和课堂教学实效的最大化的结合,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我们主要分解为以下几个子课题:

1)学案设计的实效研究。主要就当前我校在使用学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学生生成策略、学案实效等问题展开调查,了解我校使用学案教学效果方面的现状,为本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指明方向。

2)本模式在不同课型和不同学科中应用。(研究重点).在充分了解当前学案使用的现状和学生对本教学模式的需求的基础上,从备课模式、组织教学模式、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及课后巩固的方式等方面,寻求提高学案教学实效的策略,实现本模式功效的最优化。

3)本教学模式下数学备课组、教研组机制建设的研究。校本教研,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将通过课题研究分别从集体备课制度、教研组机制建设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加强研究,探索校本教研的创新形式。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用三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案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效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水平。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实验,探索初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思路与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1月—201112月)

1)明确研究方向,课题的可行性论证;(2)组建课题组,填报申请表;

3)讨论制定课题计划和实施方案,举行开题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1月—201212月)

1)理论学习、研究课题方案;(2)确定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全面启动课题研究;(4)结合子课题的研究进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调研;(5)定期组织课题汇报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月—20136月)

1)在研究案例的基础上,研究我校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得与失,探讨农村初中实行这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对预期成果目标进行评估,整理过程性资料和研究成果;

3)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召开中期汇报会,组织示范课,进行经验交流。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37月—201310月)

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交流讨论法和经验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有效学习模式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相关信息。

2.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与学生座谈,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3.讨论交流法: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切合重、难点,在个体深入钻研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研讨,寻求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为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4.经验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对整个实验过程加以主管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对课题的实验措施、产生的实验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使研究工作由点到面向更深层次推进。

五、预期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课堂“学案导学,教学合一”策略研究》论文2012.12刘训春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2012.9 韩宝江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基本策略的研究》论文2012.12 裴涛

《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初探》论文2012.8范建忠

《初中数学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研究报告2012.7杨达飞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3.9刘训春

版块四--2:《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课题论文

来源:中国论文网  日期:2014511

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状态下高效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指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开展分层教学,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是师生共建数学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开展学案导学,教学合一有效课堂模式,提高导学案使用效率,笔者进行了如下初步探讨:

一、学案问题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学案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学案问题。

首先,应对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切勿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

其次,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再次,学案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在提问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例题选择应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是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因此学案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经验,让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苏州火车货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某市。这列货车可挂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共50节。已知用一节A型货厢的运费是0.5万元,用一节B型资厢的运费是0.8万元。

1)运输这批货物的总运费为y(万元),用A型货厢的节数为x(节),试写出y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3)利用函数的性质说明,在这些方案中,哪种方案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万元?

学生通过建模求解,体会到了科学、正确决策的意义和作用,也体会到了正确的决策离不开数学。以创新性、现实性、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几个方面作为标准,千万不要搞一些脱离中学生实际的建模教学,题目难度以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为度。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内化数学思想为个人素质的养成.

三、学案设计要有渐进性与趣味性

在导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案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如:学习动点变化时,可设计一下环节。

在直径为AB的半圆内,画出一块三角形区域,使三角形的一边为AB,顶点C在半圆周上,其他两边分别为68.现要建造一个内接于ABC的矩形水池 DEFN,其中,DE AB上,如图3-3-13所示的设计方案是使AC=8BC=6.

ABCAB边上的高h

DN=x,当x取何值时,水池DEFN的面积最大?

实际施工时,发现在AB上距Bl.85处有一棵大树.问:这棵大树是否位于最大矩形水池的边上?如果在,为保护大树,请设计出另外的方案,使内接于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中欲建的最大矩形水池能避开大树.

这样设问,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诱导学生循序渐进。教师要想方设法来使课堂提问提法新颖,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

四、学案教学应重在合作释疑、展示提升

小组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巡视调查,注意收集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关注每个小组,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边巡视调查边进行第二次备课。把学生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自主学习中的困惑、教师预设的问题等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多维互动式的学习,力争利用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解决当堂课的重难点。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老师在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轻易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点评学生及小组表现。教师结合学生释疑情况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学案上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让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后,将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点评、质疑、补充,教师适时激励表扬,当好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努力做到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经过讨论能解决的教师也不讲,尽量放手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操作。努力使课堂达到学生动起来,效果看到来。同时在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归纳反思本堂内容所获、所惑,及时总结提高。

五、导学案检测应在上推敲

当堂测评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运用学案精心设计一组测评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力争让学生当堂过关消化,教师及时了解学情,便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最后,倡导学生对学案提出建议,教师写好本堂课的反思。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外,还需要注重学生个体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成为一朵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行走的花。

 

版块五:《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二篇)

编者: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  日期:20141011

导读:对于本课题本人选编了二篇:()研究方案;()阶段报告.

版块五--1《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方案

作者: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中学 周骏   日期:20124

来源: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中学读书专题网  日期:20129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由于我校坐落于城乡结合部,优秀学生流失严重,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数学学科在学生头脑中是“老大难”的传统思维的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普遍较差,一度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另一方面,受班级学生数、课时数及课堂时间等限制,课堂教学可提供给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是有限的。为了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规律,寻求课堂教学的新出路,提出“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自学、敏锐的思维、创新的方法,精神的升华为目标,从而达到师生教与学的共鸣。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各种水平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差异性十分巨大。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既要适应班级学生的共同特性,又要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导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针对学习者由低级逐次向高级发展的认知特性。主要采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了解模仿到灵活运用等编排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建构或完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反思总结等学习体系,最终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及创新之处。

1、现状分析

国内外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求知、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调节和控制各种学习行为的创造性活动。而如何“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早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教育提出了名目繁多教学方法,洋思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东庐中学的“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讲学稿”确保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教学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为我校课题的研究成功,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目前国内的一些省市像浙江、湖北、广东等地都出现了“学案”辅助教学的探索,说明这种模式确实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同时新课程的实施也促使大家更多地投入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中去。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充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倡导“导学”方式多样化;同时最大限度的缩小“课程—教材—课堂—学生”的落差,寻求师生互动中的和谐共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本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成功所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步,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都体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最有效的发展。它既优于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也不同于导学案的教学法。“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明确地进行教学分层,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学生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选择不同教学法,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在教学目标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深入“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使学生人人成才,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4、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在课程标准实施与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为课堂增效,是现代教学新增的讨论热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提出“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理念较新。

三、概念的界定

所谓“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在学案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它既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数学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也能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提炼思想方法、形成反思总结模式,还可以引导或帮助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借助学案、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策略来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支撑性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目标导学体系以及情知互促原理为“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包括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全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要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在教育理念、原则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提升为归宿”的现代意识。在教学组织形式、方法、艺术方面,要求体现“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现代教育特征,以激励为主,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的现代教师管理观念。这一切,对实现和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以及对建立与这相匹配的多维度、多层面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无疑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2、目标导学体系的教育观认为:目标导学体系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是建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其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它不是一种选拔性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困生的转化、中等生的优化和优等生的发展,即让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都能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能实现最好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3、情知互促原理认为:情感和认知是学生学习活动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能偏废。在教学中,认真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树立他们健康的自我观念,让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这尤为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任务的定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是较差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层制标、分层施教,还要分层评价,始终坚持“成功体验”原则,对学困生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并及时肯定、鼓励,让他们享受达标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优生则不能让他们陶醉在一次次达标优秀后的盲目乐观之中,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忘记了提高和发展。

五、研究目标

1、探求总结出实施“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和一般模式,赋予“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育理论以新的生命活力,让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会”为“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变负担为兴趣,形成肯思考、肯钻研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为主动学好数学形成优良的思维个性品质。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再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有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进一步内化过程,将知识进行整合为知识体系,形成再学习的能力。

4、通过实验实践,培养一支精通业务、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1、在研究“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基础上,根据他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运用相关理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

2、通过问卷调查和具体的教学实验,整理并分析实施“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之后所带来的变化;

3、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得出若干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广大数学教师在今后实施“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时提供依据或借鉴。

4、各子课题简介

①子课题一《“分层式导学案”的编制》

②子课题二《在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中,怎样对学生有效分层》

5、研究的重点

①根据“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基本目标进一步找寻“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合适的支撑理论;

②进一步研究数学学案的编写方法,提高学案导学的可操作性;

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增强其实用性。

七、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设计

1、研究思路

①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能力、方式的现状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

②课题组定期(每周)开展研讨活动,学习交流研究心得,提交相关论文、计划,完善研究方式。

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出去学习交流,坚持以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跟踪调查学生导学案使用情况。

④建立教研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将研究的成果或心得体会发表或参加评优课比赛获奖。

2、研究方法

①自然实验法: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朝着实验目标根据实验安排施加实验因子。各实验班均进行“对学生有效分层”、“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实验、研究,只是侧重的不同,各子课题成果互相利用、互为补充、有机结合。

②、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

③调查、比较法:切实调查学生在实验的初始状态及实验各阶段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看学生的变化是朝着实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事与愿违,并及时调控。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准备结题阶段、成果总结阶段,周期三年(201110月——20149)

()准备阶段(201110月——201112)

1、学习新课程理论及有关该课题方面的理论。

2、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实施方案。

3、将准备阶段的各种资料归拢建档。

()实施阶段(20121月——20146)

1、按照“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进行实践。

2、研究解决当前“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实验论证小结工作。

(三)准备结题阶段(20146月——20147)

综合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成果总结阶段(20148月——20149)

1、做好研究资料分类归档,整理出完整、规范的实验资料。

2、撰写“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报告。

九、保障条件

1、主持人和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中学一级、高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十多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研究积极性较高,组织或参与过苏州市级课题的研究,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我校一直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学校有《数学周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等大量与时俱进的教育杂志,这为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研究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捷,此外,网络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研究的时间上,我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在此期间,保证有较多的可以用来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减少其他工作和事务上的时间和精力支出,对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进行给予时间保证。

学校保证实验所需的经费。如:专业理论书籍的购买、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

十、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实施研究方案、课题文献综述及子课题分工-----计划书  201110月——201112月)

2、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论文   20126

3、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   201210

4、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展示------评优课    20133

5、课题中期评估------论文   20136

6、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 论文集   20144

7、课题终期研究,完成结题报告   20149

版块五--2《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

来源:江苏省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中学  日期:20131111

“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于20123月被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批准立项。课题实施一年多来,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开展了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

由于我校坐落于城乡结合部,优秀学生流失严重,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数学学科在学生头脑中是“老大难”的传统思维的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普遍较差,一度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另一方面,受班级学生数、课时数及课堂时间等限制,课堂教学可提供给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是有限的。为了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规律,寻求课堂教学的新出路,提出“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自学、敏锐的思维、创新的方法,精神的升华为目标,从而达到师生教与学的共鸣。

二、课题研究工作的简要回顾

课题研究内容和本校实际情况,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分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0月——20123月)

1、学习新课程理论及有关该课题方面的理论。

2、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实施方案。

3、将准备阶段的各种资料归拢建档。

()第二阶段(20123月——20146)

1、按照“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进行实践。

2、研究解决当前“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实验论证小结工作。

三、第一研究阶段的报告

20124月份以来,课题组开始着手进行课题研究,每个月课题组开展一次课题活动。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方面组织本组老师继续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撰写学习论文;另一方面,组织本组老师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即通过调查教师学生的上课现状,汇及资料研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第一、二阶段主要任务是:

1、调查学生的上课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写出现状调查报告。

2、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配制,定出研究流程和具体实施计划

主要分工安排表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负责教师

2012.4

调查教师学生数学导学案的问卷调查

周骏、王丽娟

2012.6

收集资料

钱彩萍、王海彬

2012.9

写出现状调查报告

张伟东

2013.1

制定研究方案

朱丽萍、徐红亚

课题组通过探讨,一致认为如果想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要解决教师“导”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导的更有效?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采取以下几个主要步骤:①设计好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②小组讨论学习,包括学案中例题、习题;③学生质疑,师生释疑,同时教师注意启发精讲,强调重难点;④教师补充、完善本节内容及注意点;⑤分层练习;⑥阶段评价,及时反馈。

导学分层既是教学指导思想,又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教育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重点就如何做好导学分层作了一些尝试,其主要思路为:第一,将导学分层作为一种思想,指导教学的全过程;第二,将导学分层转化为具体措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确保两个大面积提高。

1、分层的标准

1)学习情况为主要的分层标准。

2)影响学习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的分层标准。

2、分层的方法及步骤

准确、适当的分层为学生能进行小组学习、讨论提供保证。所以开始之前,不要急着根据某一次成绩就加以分层,而是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全面详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①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②思想现状调查与分析。

分层的具体实施以激励评价为指导思想,尽量就搞一层次。比如对于那些思想素质好、积极上进,但因基础方法等原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考虑入高一层次;对于那些智力条件好,但因主观努力不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适当考虑入高一层次。

20139月份以后,课题组认真总结前面的研究经验和不足,并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通过对“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一次革新,较大程度地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助、讨论、交流(包括老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为学生实现自由选题创造了条件。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验教师在总结上阶段课题经验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整理课题研究材料,总结教改经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撰写课题阶段性报告。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课题组自20124月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经全体课题研究人员的努力,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并把部份课题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本课题研究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进行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多角度地将大量教学信息快速地传递给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目前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总结,收集各种实验数据,整理各项台帐资料,如撰写的教学论文;各种课题的活动记录;公开课的教案、汇集课件等等,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准备通过网络发布和会议交流等手段,将本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周骏老师、钱彩萍老师、张伟东老师、朱丽萍老师的公开课教学,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组老师及时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过程、教师评议、问卷调查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总结,从中初步探索出一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其基本操作程序分为如下:学案导学→解疑激趣→自主探究→互动建构→应用反馈五大部分。在这五部分中,始终贯穿着“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四主教学原则,其中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信息反馈三环节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部分。周骏老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发表于《数学学习与研究》、《灵动课堂,路在何方--—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获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王海彬老师的《课堂展示出精彩,学生展示出水平——记数学生本课堂之课堂展示》获省蓝天杯2等奖、《情以物牵,辞以情发》获省师陶杯三等奖;钱彩萍老师的《浅谈数学教学中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获省蓝天杯三等奖;张伟东老师的《关注动态生成,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探讨》发表于《数学学习与研究》。

五、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1)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2)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子课题研究管理力度。

下一阶段研究中实行各子课题小组负责制,建立课题组成员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版块六:《农村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作者: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师寨初级中学 邹丽娟

来源: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2014915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随着全面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小学毕业生不加筛选的全部进入初中学习,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学生层次的极大差异给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实现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目标,教师急需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在短暂的徘徊之后,我阅读了大量资料,借鉴国内外同仁的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状况,决心采用“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来指导教学实践。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为了完善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去解决数学问题,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探索与实践的理论依据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数学新课程标准。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依然是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启发式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课程改革的深层延伸和实践,即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主动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学生层次差异的调查研究

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研究边改革,首先在分层方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深入调查研究,摸底排队,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学生层次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差异,智力差异.专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的先天智商是有差异的,高中低各不相同,后天在接受教育,接受事物是不同的。对新知识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同一老师的同一堂课全班学生所接收的信息和学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老师引导就学会了,有的学生经过时间的复习巩固也能接受,个别学生就算巩固复习了也不能完全接受。

2.学习基础的差异.乡镇中心中学学生来自乡镇不同的小学,学校条件的差异,师资力量的高低,以及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不同。

3.学习品质的差异.即使同样智商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学习,由于本人学习态度的不同,也造成了学习基础的不同。

4.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家庭,家庭背景的各异,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教育管理和学习辅导,也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

在摸清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的导学学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个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实施教学。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不断适当调整“层”的结构,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进步的积极性。

在整个过程中,“层次”的划分和调整终是教师掌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各数学任课教师调查本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环节掌握存在的问题,并在上课过程中希望教师如何教,作一个问卷调查,把有共性的调查及个案进行整理分析,制定一套符合本班学生学情的导学案,设计不同层次与等级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数学教学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寻求一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套路。

3、讨论、比较法:课题组成员聚集一起,讨论,比较,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大家分析讨论,总结这一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上课的表现及学生学习兴趣等,看哪一组有比较好的方案,或将大家的优点聚集一起,总之,课题组成员各抒己见,寻求到最好的方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4、文献、研讨法: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查阅相关资料,也多方进行一些研讨活动,经常听听同仁的课,吸取同仁的一些好的经验,也让别人多来听听自己的课,让他们来发现自己上课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及体会

1、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实践的过程,是我们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的过程,使我们从最初面对学习成绩和自身条件千差万别的学生时的徘徊和无助中解放出来,尝到了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甜头。学是目的,导是手段。教师制定预习,分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享受数学教学的乐趣,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质量。在整个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本着整体性的原则,个性化的原则,发展性的原则以及矛盾转化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层次结构始终在动态中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在这一年来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在教学工作中,  我校已经摸索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体系,今年暑假的期末考试中,我校取得了农村初中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我想,离不开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初三中考,我校有两名同学进入徐州前十名,有三名同学进入徐州一中分数限,重点高中40多名,普通高中80多名,这样好的成绩,充分说明我们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是适合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这也让我们对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更有信心,我们会不辞辛苦,继续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出更好的教学经验,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

五、问题与反思

()问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分层教学法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始终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导学案是否合理。

2.教法或指导是否适合层次的学生。

3.对教材的挖掘深度是否适当。

4.对学生层次的调整是否及时准确。

()反思:这些都直接影响研究成果及时间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真正地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分层次导学,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逐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团结同仁,共同去探索实践,我坚信,在我们师寨初中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标准下基于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成果报告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 “上好课”培训日志 - 黉门社区_无为教师教育...
思品教学种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结题报告
“四力”提升体育教师撰写课题方案能力
提高深堂教学效率课题的研究报告_为您服务教育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