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石悦己,心生欢喜

石头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是当人们赋予其生命的意义后,它们便有了审美价值,石头也随人的思想高度而不列尘俗,庭院、居室或书房也因此意趣无穷。

很多人沉迷于石头的物质价值,却没有升华到它们的精神层面。格物致知,若关照石的品格于自身,则写意无穷;怡情于物,若吸收石的姿态于自我,则流情无尽。格物能生发诗心,诗也强化了物的美感。物和物之间也不是简单的连在一起,而是一种心性的体现。
不管是以石观石,以石观人,还是以石观天地,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先悦己而才能悦人,取悦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格物悦己,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让看似普通的生活,变得明媚如许,因为生活的背后,是格物致知的文化依托,生活有底色,才会有喜悦。
生命情趣干枯之人,带着功利的眼光,或许会觉得此为无用之事;生命情趣丰富之人,带着诗意的境界,便会深感此为人生一乐。以清心雅石为友,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格物乃人生的大智慧。在格物的路上,便恢复了人性的天真,情趣也变得审美化和艺术化。
庄子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我们生活中不断地与物发生关系,无论是山泉清溪,有人行旅;无论是草木顽石,有人清供。茶是喝的,书是看的,诗是诵的,画是游的,器是造的,石是观的,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和哲学,也正是所有的这些,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有所钟者,必有所似。”,我们爱什么样的东西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
先人谓:“琴令人寂,杖令人轻,麈令人雅,竹令人冷,石令人隽……”清闲娱目之外,书房里一派诗意气韵,令人身心皆闲。夫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赏石格物便是做人,心无拘役,但又不逾越规矩。在一定的法度之内明心见性,合乎规矩而垂范后世,这便是赏石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物悦己,心生欢喜
放下功利心,便是自在人
把生活过小转载
赏读 | 用好心情,把日子过成诗
赏读 | 最好的人生:眼里有生活,心中有诗意
一生至少要做一次的52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