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石,究竟是审美还是猎奇?

如果赏石是一项传统的审美活动,应该没有人会提出质疑。一千多年来,在我国赏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审美意识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代文人的审美心理,通过对文化传统与艺术内涵的感受而获得不同的审美效果。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赏石的审美意识也总是顺应着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与艺术追求。因此,赏石的理念和模式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品格特征的艺术形态。

古人的赏石应该是处于一种封闭、内敛的文化状态,它的艺术品格反映出中国古典艺术恪守静态空间的稳定性与意象空间的流变性,内倾性审美心理往往陶醉于品位高雅、性情恬淡、韵致飘渺的“田园情调”之中,以求得愉悦身心与抚慰心灵。正是这种诗性传统,濡养了历代文人骚客那种“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审美心理,以空明静寂的“出世”态度去感受自然之美的无限魅力,但一定程度上,这种情怀又掩饰不住那种清高的文人情趣与处世态度。

反观今人之赏石,与其说是其审美意识的开放化、个性化和自由化,毋宁说是种审美心理的低俗化,或者干脆说很多人的赏石就根本不是在审美而是在猎奇!如果说古人的赏石是为了追求一种空灵、清旷的审美理想和曲径通幽的诗意情怀的话,那么很多今人的赏石则是为了找个乐子或者投资升值。如此以来,其对审美的追求自然不可与古人或传统意义上的赏石相提并论。因为,通过不断努力、苦苦追求永无止境的审美效果所带来的乐子远远不如猎奇和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来得更容易。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下很多人其实是在假装玩石、赏石。因为,他们所赏玩的不是石头的美,而是石头的奇、特、怪。而这与目今国民文化艺术修养整体不高不无关系,在很多人看来,石头越奇特越象形就是好石头。正如他们认为声音越高越是好歌手,钢琴弹得越快越是好琴手……一样一样的!

图片:综合网络和石友,仅供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的灵魂
风雅流芳
与古人相见在此也——《城市山林·古代原座赏石》
当代藏家,他们是这样定义“好石头”的
十次国展后反映出来的100个问题
审美对于木雕的意义,还是古人分析的比较透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