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掉底座,你的石头还美吗?






美石的价值在于“天然性”,一件天然的“形、质、色、纹、韵”皆备的收藏精品,往往价格不菲。“唯物而论,唯石而论”也应该是我们认识观赏石与观赏石审美的基础。



作为客观存在的石头,它具有同类石头的物质普遍性;作为藏品,因表象因“奇”而又与同类普通的石头不同,具有个别性。人类对天然美石的欣赏、认知,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



在这里,人类是审美的主体,石头是审美的对象,是客体。应当肯定,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的审美事实、形成的审美关系中,人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有通过人的审美欣赏,石头“自身美的特质”才能向我们“见到的美”转化,由自在之物变为有我之物。


赏石要按照天然观赏石的特性来了解它,如:英石本身具有“瘦、漏、皱、透”的物理特性,人们在欣赏英石的时候,根据英石的这些客观存在的物理特性,才总结出“瘦、漏、皱、透”的赏玩理念。玛瑙有物理形态具有“葡萄”的外观,人们才把这种玛瑙称之为“葡萄玛瑙”。人对石头的审美认识,只是去发现存在石头自身特色之上的美。


米芾拜石,并非见到所有石头都拜,完全是因石“奇”而“拜”之。这种审美关系由石头的独特性而引起,没有石头的物理特性与石头自身的美的要素客观存在,就没有人对天然观赏石美的认知、欣赏,就没有人对藏石的审美关系。


在审美过程中,人同藏石的关系,即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对于石头来说,它是自然之物,即“天然的”,存在于我们之外。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事物可以转化为社会事物。当观赏石被人看到、分拣、发现、赋予艺术性,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人类的欣赏对象和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石头就具有了社会性。


特别是人们通过对石头的赏玩,石头承载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寄托,石头附带有了一种文化,即“赏石文化”。并随着爱好、收藏、经营者的日益增多,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观赏石的社会性日渐浓厚。



但是,美石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于石头自身来说,是所处环境的改变;对于人来说,是观赏石资源的一种转移,石头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赏石艺术,就是人们从石头中发现自然美,认识自然美,让自然之物的自然美服务于人类社会。


石头的客观性可以用科学来研究认识它,石头的美可以用艺术的眼光来发现它并表现它,因此科学性与艺术性成为赏石文化的主题。



科学地认识观赏石,才能尽显人类的智慧之光;通过“发现”注入艺术和文化内涵,赏石文化会更加光彩夺目,通过设计、装饰、展演、布局等表现手段,赏石艺术之美才会更好呈现。


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为基础,以中华文化为本源,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为取向,传承和创新赏石文化,构建赏石文化理论体系,才能正确引导赏石事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赏石之美在于石头自身 | 人可以创造石之美么?
大化石特征
观赏石蕴含着天、地、人、石和谐共生的精神
【疯狂的石头】你见过但是叫不出名字的石头:庭院的四种常用景观置石
石头有幸,缘结三生
中国古典“赏石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