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书合璧,书家的最高境界|林阳专栏

文|林阳 

【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苏轼的书法观。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艺术境界,需要诗的修养   
林阳
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书法家协会曾提出书法创作的十六字方针:“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其中艺文兼备,我可理解为“诗书合璧”,这是书家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是最引人瞩目的。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古乐府,再到辉煌的唐诗、宋词、元曲,诗歌是镶嵌在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文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诗歌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语言精炼而又节奏分明,表达思想深刻而又隽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占绝对的高位。

大家经常谈到书画同源,尤其在国画界谈论更多。中国画中,毛笔画出的线条是中国画的特征之一,这跟中国书法分不开。因此,绝大多数国画家在书法上下了很大功夫。

诗书合璧是常见的词汇,也是艺术融合的高级形态。不同的是,书画同源,讲的是技术层面的内容,而诗书合璧讲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苏轼《前赤壁赋》卷(局部)  23.9×2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横屏欣赏)


何为诗书?

诗,文学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

诗言志。《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向。在心里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一书中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意思是说,语言和文辞可以反映其内心境界。

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此可以看出,诗歌是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语言高度凝练,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音乐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印是放在一起的,也是难以分开的。而诗放在第一位,因为诗可以直接表达思想,它的第一位不可动摇。

文以载道,文,文章,诗文;载,装载,引申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文章、诗文是为了说明道理、阐明思想。这里的文,古代多指诗文,当然包括诗。

书,中国艺术的独特表达形式

书,是书法,是书写艺术。

宋代钱愐在《钱氏私志》中说:“元章(米芾)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一门传统艺术,也是独特的中国艺术。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成为今天中华文明的载体。祖先发明了毛笔书写,经过历代书法家的创作,产生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经典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每一个汉字的点画、结构都是书写者所注意的形态,书写者的审美决定了笔下汉字的特征和形式意味。

宋人邵博在《闻见后录》卷六中说:“心声不足以发其奥,心画不足以形其妙。”明代唐顺之在《跋自书康节诗送王龙溪后》中说:“诗,心声也;字,心画也。字亦诗也,其亦有别传乎?”心画,指书面文字。这里谈到了书法与书法家之间的关系,书法家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及书法所表现的特性问题。

书法,中国艺术的独特表达形式,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内心的声音,表达思想。

诗的传播,离不开书法

诗的传播,有吟诵、歌唱,有书籍,有印刷品,而书法作品是诗传播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墙上挂的书法作品多是表现诗歌的。

尤其是当代,由于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吟诵、歌唱、报刊、书籍等传统的诗歌传播方式在改变,一些媒体的影响力日益衰落,但书法作为艺术品,日益被人们重视,书法作品内容也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张挂的艺术品诉求越来越高。过去,一张印刷品即可,现在则希望有真迹挂在家中。笔者曾到农村参加“文化下乡”“写春联”等活动,记得到一个偏远山区写春联,没写几副,乡民拿出宣纸,说:“春联日晒雨淋,没几天就残破了,我们刚刚搬了新家,为我们家写一张吧。”这说明,人们对家中拥有一张书法作品的渴求。

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其背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只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书法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书法作品,无论书写水平高低,都离不开所写的内容。但我们经常在办公室、展览厅、人们家中可以看到,一些书法家所写的内容单调,甚至庸俗,“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寓意不错,但处处是同样的内容,还是乏味。

有些书法作品写的是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本身没有问题,但放在单位办公室或家里是否合适,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书法作品的内容不适合某个场所,却堂而皇之地张挂在醒目位置。还有一些不着调,甚至是错误的内容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在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的展览中,曾看到“他妈的”字样。这种不严肃的行为被人们所唾弃。

书法作品表现的诗歌应当随时代的要求,应当对人们生活有所启迪、有所鼓舞,倡导人心向善,这样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更好地传达人们的情怀。

古往今来,有许多论书的诗歌

古代许多书家有论书诗,像苏轼就写了几十首。他有一首《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苏轼在这首诗中高度评价了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阳冰等书法大家。“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是他的中心思想,胖有胖的美,瘦有瘦的美,丰腴的杨玉环和苗条的赵飞燕各有各的丽质,无法评价。苏轼主张艺术应当有开放的思想,不能强调一律性。这对今天的书法界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苏轼还有一首赞赏朋友石苍舒草书的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评价石苍舒“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个性书法观。提出,书法需要“堆墙败笔如山丘”,也必须懂得书法无法,可以听从心灵的呼唤,可以创新。

清代胡元常曾创作《论书绝句六十首》,国学大师马一浮也曾以七绝的形式创作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百咏》,用一百首诗记录书法家的风貌。

用书法的形式,以诗论书法,启功先生有独到的贡献。

也许受前几位的影响,启功先生先后写出《论书绝句百首》,并以书法的形式出版,不仅表达了他对众多书家和作品的评价,其书法作品也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论书绝句百首》创作于1935年,结束于1974年,跨度约40年。启功先生对书法的贡献如同对诗词的贡献一样,受后世敬仰。

诗书合璧,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

古往今来,大书法家同时是诗人。用书法写自己的诗,是诗人的最佳表达。

只有当作者首先是诗人,其次是书法家,他所创造的作品才可能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才能表达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修养。 

书法技术可以通过苦练而成,但书法的高境界是苦练无法完成的,提高书法境界要读书、要懂诗。苏轼认为“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也是他的书法观。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艺术境界,需要诗的修养。

在中国书法史上,优秀的书法家都会写诗,其中有许多大诗人。像唐代的张旭、杜牧,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元代的赵孟頫、董其昌,明代的徐渭、王铎、黄道周,近现代的郭沫若、于右任、启功。

在古代,可以说所有的书法家都会写诗。像书圣王羲之,大家知道《兰亭集序》是书法的顶峰之作,而《兰亭集序》一文入选《古文观止》并不被人们注意。

《兰亭集序》之所以被吴楚材、吴调侯选入《古文观止》,是因为两位编选者认为该文“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疡,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王羲之墨迹是书法史上的绝顶,而他的《兰亭集序》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

郭沫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花为题,曾写出101首诗,计划出版《百花齐放》,他将101首诗写成书法作品,格调高雅、质朴清新,又请人配画,交由荣宝斋出版木版水印。这部由郭沫若诗书,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贞等绘的《百花齐放》出版印刷,在当时的出版界是一件大事。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诗人,只有“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才能“情动形言”,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书家,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书家如果不懂诗,就难以理解事物的繁复,难以体会诗意,更难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是苏轼的书法代表作。此诗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谪居湖北黄州,他在此地一边垦荒,一边建屋,自号“东坡居士”,其间,写下《黄州寒食诗帖》,有两首诗。诗中说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被寒食、清明的雨所苦。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诗以入声作结句,沉郁顿挫,一句三叹,表达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此帖点划沉着,大字小字错落有致,字体真行相间,率性自然,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帖。

诗,离不开书法,书法是诗歌能够流传久远的因素之一;书法更离不开诗,诗是内容,没有内容,书法变成无源之水、镜中之花,没有诗,书法缺少修养,缺少人文气质,纯粹玩技巧,便是浅薄机械的表现。

书画同璧,是书法家们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塑书法之诗性、超越性与人文性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书法》(17)
圭峰诗词讲堂之抱犊山人《书法与诗词》
旭宇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与诗歌
中国诗歌|诗书画|吴震启:如痴抱笔伴诗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