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葡萄病害图谱第二篇: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炭疽病、黑痘病

来源:191农资人

第二篇

一、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芽、新梢、叶片和果实,一年共有3次高发时期,分别是花期、幼果期、转色期至成熟期,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来看看葡萄灰霉病的具体表现。

灰霉病侵染叶片,一般从叶片较薄的地方侵入,在叶缘处形成“V”型病斑,病斑为不规则红褐色,湿度较大时有明显的灰色霉层,仔细看霉层,像一个一个葡萄穗一样。

灰霉病侵染叶片,有时候在叶脉上也会出现明显病斑,如图黄色圆圈标记处,但是湿度小的时候或者正确使用药剂防治之后,霉层变得不是十分明显,这里注意区分一下黄色圆圈与黑色圆圈内的霉层对比。

灰霉病侵染花序,受害部位腐烂,有灰黑色霉层,一般没有脱落花帽的花序,在湿度较大的时候最容易感染灰霉病了。

灰霉病侵染穗轴,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形成黑色病斑,潮湿条件下产生灰色霉层。

湿度大时,木质化不好的枝蔓其表皮可被侵染,枝条皮层好似被“漂白”了一样,并在表面形成黑色菌核和灰色霉层。

灰霉病侵染幼果,由果柄处侵入,病斑呈灰褐色。灰霉病主要是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果柄处常常容易积水,就会出现图片这种情况。

随着病害的继续发展,病斑上有明显的灰色霉层,受害部位腐烂。

这是转色至成熟期灰霉病,主要是由于留果太密,果实间相互挤压,造成裂果后侵染灰霉病。

我们刚刚说过灰霉病有3次高发时期,分别是:花期、幼果期和转色至成熟期。那么相应的,我们就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节点来防治灰霉病,具体时间如下:

1、花序分离期——开花前,防止灰霉病上穗;

2、谢花坐果后2-3天,防止幼果期灰霉病发生;

3、封穗期,防止袋内发生灰霉病;

4、套袋前,防止转色至成熟期灰霉病。

防治灰霉病目前效果较好药剂几种,这里给大家推荐下:啶酰菌胺、啶菌恶唑、嘧菌环胺、咯菌腈、抑霉唑、抑霉唑硫酸盐、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等。

特别提示:注意嘧霉胺(高温下安全性低)、嘧菌环胺使用浓度及时间,特别是幼果期的时候,容易出现药害,另外在幼果期的时候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乳油和可湿性粉剂,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穗轴褐枯病

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没有完全木质化的穗轴,幼嫩的花穗和果穗是侵染的主要对象。

花序分离期穗轴褐枯为害,穗轴变褐坏死,果粒失水萎蔫。

受害严重时整个穗轴干枯,果实脱落。

穗轴褐枯病主要侵染的是没用完全木质化的花穗和果穗,随着枝条老熟,果实膨大,即停止侵染。相应的,花期和小幼果期是高发时期,应作为重点防治时期。

实际生产中,人们发现,除三唑类,灰霉病药剂对穗轴褐枯具有较好的防效,如异菌脲、嘧菌环胺、抑霉唑。可与花期、幼果期灰霉病同防。除药剂防治外,可控氮、控梢、控旺,加快枝条老熟,降低发病几率。

三、炭疽病

说完这两个病害,接下来我们说一个喜欢甜味的病害——炭疽病。

炭疽病一般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染炭疽病之后在正面会出现较大凹陷状病斑,且具同心轮纹状。

炭疽病初发生时是点状的,如图中黑色圈内,这点要区别于黑痘病和药害以及虫害。至于如何区分,我们以后会讲到。

炭疽病到后期严重时,病斑部位会分泌出粉红色的粘稠物,并且呈轮纹状分布,一圈一圈的,特别明显,上边会有小黑点。

严重的炭疽病如果没有及时防治或者摘除,后期会发展成酸腐病,如上图。

炭疽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有兼防作用。坐上果后至套袋前防治炭疽病炭疽病要选择抑制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三唑类药剂,如苯醚甲环唑、腈菌唑。

发生炭疽病后可选择咪鲜胺锰盐、咪鲜胺、溴菌清、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这里提醒下,一些工艺不好的咪鲜胺会使葡萄产生涩味,建议使用辉丰生产的咪鲜胺。

四、黑痘病

黑痘病又名“疮痂病”,顾名思义,有如伤口结痂,凹凸不平(指果实和枝条受害状),俗名“鸟眼病”。可为害叶片、新梢、花序、果实和枝条。

黑痘病侵染叶片初期症状,侵染初期,病斑如针头大小,伴黄褐色褪绿斑。

叶片背面亦有明显症状,相比之下:较大的黄色褪绿斑中间伴有黑色针孔状黑色小斑,此为发病中心。随着病情继续发展,病斑变大,形似鸟眼。

黑痘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

叶片受害严重时会卷曲。

黑痘病为害花序,幼嫩的轴上形成较大的病斑。

黑痘病为害新梢,新梢干枯,生长点坏死。

发病中心,外边黑色,里边灰色,鸟眼状形成,严重时叶片穿孔。

黑痘病亦可为害果实,果实膨大至转色前是主要为害时期。

病斑外黑里灰,如人受伤,伤口结痂,故名“疮痂病”。随着病情继续发展,病斑由点成线,形成较大的不规则病斑。

如前期预防不力,转色初期果实也会遭黑痘病侵染。此时已有一定糖分,病斑颜色略有不同,病斑外圈黑色,内圈黄褐色。

除为害叶片、果实外,黑痘病也会侵染木质化不好的枝条和新梢。

随着三唑类产品的使用,黑痘病的发生比前些年较少,但不可忽视其为害。防治要趁早,花前、幼果期是关键防治时期,可和炭疽病同防。防效较好的为三唑类产品,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硅唑、己唑醇等,注意幼果期要选择活性较低,抑制作用小,相对安全的药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是重要的葡萄病虫害防控节点?
那些让你头疼的葡萄病害图谱(二)
引起葡萄烂果的这4种主要病害,要高度重视!(图说症状和病因解析)
最让葡农头痛的5大病害竟是它们!
近期雨水较多,葡萄上一定要小心这四种病!
葡萄灰霉病发病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