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疫?早疫?分不清楚!?教你辩个明白

2019年3月15日云南省昆明市坚强的豆芽菜在农管家提问:询问导致马铃薯出现病害的原因。

针对农户朋友的提问和图片信息,以下是农管家的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和农技支持:

何平 (北京市东城区):晚疫病,建议 氟吗啉 ,烯酰·锰锌,霜霉威防治。

刘风花(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 ):考虑早疫病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溴菌清防治。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晚疫病危害,建议选用68·75%霜霉威盐·氟吡菌胺悬浮液剂8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寿县) :晚疫病危害 使用银法利或克露或增威赢绿防治。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注意晚疫病危害, 可用 杀毒矾600/800倍液 80%烯酰吗啉4000/5000倍液 霜霉威盐酸盐66·5%水剂70/110毫升每亩 抑快净2000/2500倍液喷雾 氟菌霜霉威银法利600/800倍液喷雾 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喷雾 69%烯酰锰锌600/800倍液 58%甲霜锰锌500/700倍液, 此病高湿诱发,注意关注天气变化,交替用药。

毛维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 ):晚疫病用烯酰锰锌,甲霜·霜霉威,戊唑·嘧菌酯,嘧菌酯,氰霜唑,嘧啶核苷酸,氟吗啉喷雾。

高胜涛 (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晚疫病用先正达瑞凡,双炔酰菌胺1500-2000倍液先正达金雷,精甲霜锰锌100-120克/亩先正达杀毒矾,杀毒矾恶霜灵+代森锰锌200-250克/亩杜邦克露,霜脲锰锌100-150克/亩杜邦增威赢绿2000-3000倍液拜耳银法利60-75克/亩。

温馨提示:要想详细了解此案例的具体情况,请登陆农管家找到问答栏目,更多最新问题信息尽在掌握中!

农管家知识大课堂—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问题

早疫病

一、症状表现

主要为害叶片。一、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黑色的小斑点,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多为卵圆形或多角形,病斑为干枯斑点,不呈现水浸状,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整个叶片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绒毛状霉层。植株下部的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蔓延。二、块茎。块茎很少发病,块茎受侵后,薯皮上出现略下凹,边缘清楚的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现褐色、干腐。

二、发病规律

一、环境因素。高温多湿,阴雨多雾,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早疫病的蔓延和侵染,发病较重。二、栽培因素。过早或过晚栽培,发病都较重。氮肥和磷肥施用过多时,易发病,钾肥则增强抗病性。三、越冬。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在病薯上越冬,土壤可以带菌。四、侵染。第2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以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

三、病害病原

病原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Ell.et Mart.) Jones et Grou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形态。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暗褐色,具隔膜1~4个,大小(30.6~104)um×(4.3~9.19)um。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棒形,淡黄色,大小(85.6~146.5)um×(11.7~22)um。二、特性。病菌发育温限1~45℃,26~28℃最适。分生孢子在6~24℃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在28~30℃水中萌发时间只需35~45分钟。每个孢子可产生芽管5~10根。三、寄主。马铃薯、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一、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较平坦不易积水的地块栽培。二、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三、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早期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拉秧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四、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

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参考

1、50% 嘧菌酯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5-35克/亩 喷雾

2、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600毫克/千克 喷雾

3、23% 氨基·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65-98克/亩 喷雾

4、40% 苯甲·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40毫升/亩 喷雾

5、29% 吡萘·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50毫升/亩 喷雾

6、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15克/亩 喷雾

7、12% 腈菌·三唑酮 乳油(低毒) 使用25-30克/亩 喷雾

8、5% 已唑醇 悬浮剂(低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喷雾

9、25% 乙嘧酚 悬浮剂(低毒) 使用65-95毫升/亩 喷雾

10、30% 氟环唑 悬浮剂(低毒) 使用1600-2300倍液 喷雾

11、12.5% 粉唑醇 悬浮剂(低毒) 使用50-65毫升/亩 喷雾

12、25% 乙嘧酚磺酸酯 微乳剂(低毒) 使用60-80毫升/亩 喷雾

13、10% 氟硅唑 水乳剂(低毒) 使用40-50毫升/亩 喷雾

14、10% 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50-80克/亩 喷雾

15、10% 戊菌唑 乳油(低毒) 使用2000-3000倍液 喷雾

16、250克/升 丙环唑 乳油(低毒) 使用30-50克/亩 喷雾

17、25% 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60-70克/亩 喷雾

18、30% 醚菌酯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28-35克/亩 喷雾

19、40% 腈菌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0克/亩 喷雾

20、30% 氟菌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12克/亩 喷雾

晚疫病

一、症状表现

主要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一、叶片。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二、薯块。发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紫色不规则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常常由于细菌感染而形成软腐病。三、茎部。很少直接被病菌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也可发生白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一、环境因素。日暖夜凉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诱因。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时,温度为10~13℃,病菌开始侵入寄主体内后,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的温度是20~30℃。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二、品种因素。在适宜的气候条件,晚疫病是否流行,还取决于品种类型。早熟品种不抗病,晚熟品种较抗病。三、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四、侵染。病薯播种后产生的病菌,能借土壤水分扩散,还可在病薯与健薯上繁殖。在病薯、病芽上和土壤内的病菌可通过起垄、耕地等农业作业传至地表,被雨水溅到植株下部叶片上,侵染底叶引起数量较多的中心病株。其后中心病株的气生孢子囊在病株附近植株的下部叶片进行再侵染,多从气孔侵入,逐渐形成显著的发病中心。田间病株上的孢子囊落到地面,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萌发芽管从伤口、皮孔或芽眼侵入为害块茎。

三、病害病原

病原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一、形态。菌丝分枝,无色,无隔,较细,多核。孢囊梗从气孔伸出,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孢囊梗较菌丝稍细,分枝上有结节状膨大处,大小(624~1136)μm×(6.27~7.46)μm。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无色,卵形或近圆形。二、特性。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最低10~13℃。孢子囊形成温限3~36℃,相对湿度高于91%,或18~22℃,相对湿度100%最适。孢子囊萌发,10℃条件下需3小时,15℃2小时。20~25℃下1.5小时芽管才能侵入。三、寄主。番茄、马铃薯。

四、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一、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二、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合理密植。三、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

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参考

1、40% 氟啶胺 悬浮剂(低毒) 使用35-40毫升/亩 喷雾

2、80% 烯酰·噻霉酮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25-37.5克/亩 喷雾

3、30% 噁唑菌酮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35-180克/公顷 喷雾

4、53% 烯酰·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431-1590克/公顷 喷雾

5、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600毫克/千克 喷雾

6、50% 王铜·甲霜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5克/亩 喷雾

7、58% 锰锌·甲霜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50-188克/亩 喷雾

8、30% 烯酰·甲霜灵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67—100克/亩 喷雾

9、76% 丙森·霜脲氰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59-189克/亩 喷雾

10、722克/升 霜霉威 水剂(低毒) 使用60-100毫升/亩 喷雾

11、80% 烯酰·嘧菌酯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5-25克/亩 喷雾

12、18.7% 烯酰·吡唑酯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75-125克/亩 喷雾

13、52.5% 噁酮·霜脲氰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23-35克/亩 喷雾

14、50% 烯酰吗啉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3-73克/亩 喷雾

15、72% 霜脲·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25-167克/亩 喷雾

16、81% 甲霜·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120克/亩 喷雾

17、69% 烯酰·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33-200克/亩 喷雾

18、55% 烯酰·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微毒) 使用100-160克/亩 喷雾

19、75% 烯酰·丙森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60-100克/亩 喷雾

20、68% 精甲霜·锰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0-120克/亩 喷雾

21、16.8% 霜霉·辛菌胺 水剂(低毒) 使用119-190毫升/亩 喷雾

22、80% 烯酰吗啉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20-30克/亩 喷雾

23、687.5克/升 氟菌·霜霉威 悬浮剂(低毒) 使用60-75毫升/亩 喷雾

24、560克/升 嘧菌·百菌清 悬浮剂(低毒) 使用60-120毫升/亩 喷雾

25、250克/升 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48-90毫升/亩 喷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给看看马铃薯这是什么病害?晚疫病的防治技巧
天气冷酷到底,小心番茄遭殃!低温季节大棚番茄谨防三种病!
猝倒病、霜霉病、疫病就用这个药,保护加治疗,经济又高效
病害|茄科蔬菜菌物病害症状图与防治
豆角蚜虫怎么防治?避免种的豆角减产你得这么做
代森锰锌如何使用才正确,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