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雪|进入养生“黄金期”,这些秘诀赶紧收藏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是12月6日或8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与民俗

1.大雪的时与度

大雪度数信:以十一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智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每年12月6日~8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实为第24个

前后节气:小雪,大雪,冬至

大雪的黄经度数

《孝经纬》:“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壬的空间位置之时,就称之为大雪。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与民俗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二十四节气——大雪养生与民俗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就在一周前,它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大雪口识养生

冬季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支配内臟的植物神经容易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胃肠调节功能易发生紊乱,使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产生或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冬寒之气还能通过口腔、鼻腔以及皮肤经络侵入脾胃,令寒气聚于脾胃不易清除,因此对于寒性胃痛,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大雪时节的饮食调养需要正确分析体质的阴阳属性,从而调配相应的食品。一般而言要掌握阴虚与阳虚这两类的鉴别,然后再选取不同的食材或者药材使用。

1.大雪宜食

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其表现为五心烦热,五心即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还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出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因而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芝麻、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

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畏寒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桃、椰子等,忌食粘干硬生冷的食物。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北方室内暖气温度偏高的环境,无形蒸发丢失水分较多。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毫升~3000毫升。

2.养生粥品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不宜过饱,以养胃气。可以选择性地制作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小米粥、玉米粥、大麦红糖粥、青豆通草粥、车前子大米粥等富有营养的粥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营养调适内臟。

图3-14 粥品配料

大麦红糖粥:

食材:大麦米60克,红糖适量。

做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青豆通草粥:

食材: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60克,通草5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冰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车前子大米粥:

食材:车前子10克~15克,大米50克。

做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大米,兑水,煮为稀粥。

3.大雪吃海带

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同时,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而每100克海带中含钙高达117毫克,含铁高达150毫克,正是人类摄取钙、铁的宝库。另外,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所以冬天吃海带对人体有重要的抗寒与保健作用。

图3-15 海带

治皮肤湿毒瘙痒:

海带50克,绿豆50克,红糖50克,水煮服食,每日1次。

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海带30克,冬瓜100克,薏苡仁30克,同煮汤,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

咽炎验方:

一斤海带,一斤白糖。干海带减为半量。

用法:海带用水洗净(干燥的海带则要用清水泡软),然后在烧沸的开水内烫一下取出,不可以煮熟,注意保持其一定的生脆性。开水烫过后取出,滤去水。加入白糖,如同腌制泡菜一般。腌制二三日后吃此海带,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约取30克嚼服食用。

病程短而轻者一付或两付即愈,重者约三付除根。不必超过三付。

忌烟、酒、房事等灼伤阴津之事。诵读经典太极修身炼形若能进入口内生津阶段,即能不药而愈。

大雪时节是冬令进补的最佳阶段,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声势。

此时,天地闭藏,人体的阳气也相应内收,因此冬令进补能及时得到消化吸收,从而更好地促身体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正能量,使畏寒怕冷的现象得以改观。

冬补还能充分调节物质的代谢水平,使各种营养物质最大效率地转化,并将能量最大限度地积蓄贮藏于体内,有益于体内阳气的壮大升发,涤除邪气,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但是,任何事情过极必反,所以在大雪时节要注意补养得当。此时进补,反而忌食大鱼大肉等特别油腻的品类,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反而会消耗自身大量阳气能量,有损于自身的健康。

在大雪节气以后,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也少了很多,这时如果过量地食用一些进补的肉类等,就容易使食物较多地存留在肠胃之中,而不是及时消化吸收掉,时间久了,这些肉类在肠胃中腐烂之后,不仅会产生大量浊气熏蒸腹部区域,还会刺激胆囊不断地分泌胆汁酸,使大肠受到腐蚀,长此以往必定会诱发大肠发生病变,甚至还会引发大肠癌等恶性疾病。

因此,大雪时节的进补,需多学习古人的智慧,懂得天地自然和人体的规律,顺应天时,合理滋补,此时进补的总体原则是补肾壮骨、温补助阳、调和脾胃等。

冬令进补应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比如在大雪节气前后,玉环文旦、黄岩蜜桔、赣南脐橙等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这些都是时令水果,平时适当吃一些有助于防治鼻炎,化痰润肺止咳等。

当然,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雪养生的终极密码

大雪时节,从幾学观的质象类中分析,(编者著:幾(几)析法是西方文化缺失的,将宇宙可观察的约4%物相世界与质象及能量现象同步把握、大脑质层慧识与大脑皮层智识相结合进行运用的具有天人合一哲学观东方文化特色的认知方法论。《五行经》云:“幾而智之,天也”。东方中国在十六世纪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是建立在东方幾学方法论这一基因文化的坚实基础之中的。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天体物理学和微观科学领域的发展,验证了几千年前大智慧者的许多认知,科学和幾学的和谐统一,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地球村文化的现实。)天刑这种负能量与地阴能量的增长同步进入巅峰强盛期,而物相的变化也同步发生。我国不同地域温度下降的程度各不相同,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呈现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而黄河中下游流域一般还只是积雪渐生。而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这个时候却依然草木葱茏,气候温和。(编者注:老子《德道经》第五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黄帝四经》指出,“天执一明三定二。”《易经》中亦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德一”的天阳能量朴散为五以后,成为仁、义、礼、智、信五大子系统,也就形成了五对阴阳属性:阳性五德能量与阴性五刑能量。天地通过一阳一阴两种能量,实现能量的交换;经过五种能量变化的交替推运,对万物实现无为而治的治理。对于地球万物而言,天德能量具有阳和温煦畜(音xù)养的特性,它本身并不存在刑罚而只是正向地赐予,对万物慈爱无比,一视同仁,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音xù)之。”万物对天德能量具有自觉的热爱性,主动趋附于天德强大的凝聚力。天刑能量的属性是阴性能量,具有促败摧毁功能,使天德能量变空虚。老子《德道经》第三章告诉我们:“反也者,道之动也”。天刑能量具有刑罚与制约的作用性,从相反方向,促成事物成功。农历十月时,处于坤卦能量状态,天刑阴炁能量达到极盛之时。天刑能量与天德能量相伴生,阴阳互根,万物才能够生灭交替。当人们违背天德能量的规律、法则、秩序时,就会与天刑亲近而被惩罚。失德而亲近天刑能量的人,由于身内的精炁(气)神被天刑能量反夺而会丧失,就会对身内性命产生祸患。人类只有主动修身明德,敞开自己的心与身,抱道而行,融于天德而进,逢善必行。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使德与善和德与道同频,这样必然能远离天刑而不断获得天德正能量,天刑能量就会被净化或者远离身心。)

以幾学观方法而论,冬季的五运六炁(气),运行的是北方星系释放的肾智水炁与太阳寒水心礼火中液。这两种能量对于人们养生修身、提升智慧极有帮助,运用得好甚至可以实现愚转智,以及智转慧。但是,由于意识属土,土能克水,特别是阴土能克制阳水,意识中的妄意能够制约水炁智德(补肾)与太阳寒水(补心)这两种能量进入生命体内被吸收和应用;而大雪节气正是天道这一能量输布的峰值期,错过这一时间段,必须等候下一个年度周期律的出现,因此,整个冬季“予善信,正善治”于我们的常道意识就显得极其重要。必须高度重视炼己,清除意识中妄意的欲望、执著、妄想的干扰与破坏,净化心灵而使袭常不再助纣为虐,避免妄意既阻碍水智能量的获得,也妨碍心火真液的产生。炼己修心、心意清净是获能的保证,阳土正信的意识要真正建立。阳土能克制阴水,则能帮助水德能量的获得,有益于心身健康。

冬天万物肃杀敛藏,大环境缺乏生机,容易使人触景生情,心意处于低落状态,诱发疾病。改变情绪低落、心意萎靡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三调”——调整形体、调整心意、调整呼吸,达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养生修身而顺应万物归根复命的总法则。诵读道德经典、太极修身而韵动身心,加强体育运动,消除冬季烦闷,保持精神愉悦快乐,建立正道意识、善道智识、德道慧识。用善道智识引领正道意识确立,排除清除各种不良的、非正的意识活动。

仲冬之月,身欲宁,事欲静。在冬季,生命偏重于静养。情志方面要心静意定,心态宁静、柔和而恬淡,以此收心敛意而养精。主要是做到放下过多的欲望和追求,不要执着与妄想,产生太多的压力和思想负担。

⒈身体要保暖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季“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过热,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⒉睡眠要充足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应当早睡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二十四节气-大雪养生与民俗

⒊居室要通风

过去,每到冬季室内长期关闭,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所以人们冬季养生比较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提高氧气含量,健脑提神。但是,现在有些大城市在冬季有较为严重的雾霾,就要注意选择雾霾较轻的时机再开窗透气,以免造成室内更严重的空气污染。

⒋颈脖要防寒

冬天的寒风很容易通过我们的颈部携寒气侵入我们身体里,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等症状。因此,在寒风到来的时候,最好围上一条温暖的围巾以更好地保护身体。

⒌ 双脚要活血

每天要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拍打几条经络。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的气血,预防寒气从下肢侵入。

6.疾病预防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与民俗

(1)预防晨练症

一些人具有晨练的习惯,但是在天气寒冷时却要注意,当身体并未适应冬天早晨露天外环境时,吸入的寒冷空气很容易将渗入寒气中的天刑与地阴能量也同步引入血内,直逼内臟而诱发心慌、胸闷或者低血糖反应。

(2)预防中风症

对于血管弹性差而血压高的人,气温急剧变化,寒气内侵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家中应预备一支针、几片阿斯匹林,注意发现中风先兆,例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若现象不明显时服用一至二片阿斯匹林促其改善,如果休克昏迷发生,家人则应当及时将针在火上烧一烧,然后迅速点刺昏迷者的十个手指尖,每个指头挤出一滴血,则脑压迅速降低,患者容易苏醒,病情不会持续加重。这种抢救既可能争得挽救生命的先机与时间,也能避免症状的持续加重与后遗症的难以恢复。这比仅仅等候医生来抢救,以及在车上颠簸,将小问题折腾成重病情而难抢救要好得多。此方法是中医危症抢救法,是以血载邪气排出而救性命,古法行之有效,不必怀疑。此法属于幾学范畴而不是单纯的科学范围,科学解释具有局限性,所以不要仅局限于用西方外求法的科学观解析东方内求法的幾学观,因为幾学观不仅包含着显性的科学,同时还存在着质象隐性的幾析法解读。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与民俗

(3) 预防心臟病

冬季也是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的易发季节。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因此,应当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睡前注意饮一杯温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的体检。

(4)预防肺系疾病

冬天的寒气经过皮肤或呼吸过量进入体内后,可能引起感冒、咳嗽、肺炎、肺气肿、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鼻炎等肺系疾病,因此既要提高抗寒的抵御能力,同时要预防过长时间接受寒气的侵袭,损伤营卫能量而致病。

(5)预防烫伤

冬天人们常使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但是他们对温度并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应当注意在袋外包裹毛巾预防意外烫伤。电热毯也不宜通宵开启,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6)预防虚脱

要避免长时间用热水洗澡,以及在过热的水中浸泡,丢失汗液过量将会违背冬为敛藏的生理变化机制,在短时间内不易自调而平衡,就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如果发生了虚脱,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适量,即能缓解症状。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养生与民俗

本文由道德知音论坛整理编辑,节选自熊春锦先生著《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中华道德根传统文化的法则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们“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己,治己事天。”这四句话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的要求——通过内圣外王达成内成外就,再来无私的奉献服务于苍生!”——摘选自熊春锦先生相关讲座书籍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养生 | 大雪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时节养生宝典
[二十四节气]大雪——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
「二十四节气」大雪时令怎么吃?冬季进补有秘方!
【节气菜谱】“大雪”养生,吃点啥?
大雪至,寒冬始,这些养生秘诀您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