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应注意的事项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万巧丽

 

摘要:地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应,即教师根据学生所思、所答、所学是否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和高效。因此,地理教师要增强理答意识、重视理答预设、通过理答行为突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发展。

关键词:理答行为 学习有效性  学生发展

 

我们在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理答行为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前期,对理答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理答行为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应,即教师根据学生所思、所答、所学是否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指导、点拨、引领、评价,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续学习行为。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环境。

理答行为,直接影响着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有效和高效,地理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科学、艺术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我们总结出地理教师课堂理答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增强理答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多次感受到:地理课堂中,教师理答意识的缺失,导致我们的地理课堂丢失很多精彩,课堂有效性受到影响。

案例1:一地理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时,谈到“西北地区怎么保护水资源?”师说:“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运河被称为我国三大奇迹,你对坎儿井,有何感想?”有些学生直截了当地说:“我不知道坎儿井是什么,没什么感想。”师说:“大家看教材P778-12,你们能看懂这些坑吗?”生答:“看不懂。”

起初,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明确,后面,教师理答意识不强。导致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思考陷入误区,课堂有效性受限。

案例2:一地理教师出差20天,回来上课,学生很兴奋,学习主题“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她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出差去重庆,你帮老师选择一下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1.最省钱;2.最快到达。”

 “老师,你走着去,最省钱”;“老师,骑马去、不累还省钱”;“坐120”;“做梦去”;“坐火车去”;“坐轮船去”;“坐飞机去…”

十四五岁的学生无拘无束,思维敏捷,活泼调皮,这样很正规的导入,也能让他们像瞬时像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面对学生们的不靠谱,她是很严肃地这样进行理答的:“20天没见,各位思考问题的速度与日俱增。但思维角度却有了明显分歧:一拨属于扯淡一组,好像占多数;一拨属于智慧一组。两拨人都让我刮目相看。一分钟时间,都给自己定位一下,你属于那一拨的。”一下子,教室里就静了下来,出奇的安静。学生们开始进入思考状态……

该教师面对学生这种状况,积极理答,短短几句话,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导主题学习上,学习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重视理答预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优秀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把课堂中可能的现象尽可能全面考虑,把理答的预设做的尽可能完善。他们发展性理答的多样性、激励性理答的激励性、诊断性理答的引导性是典型的智慧理答特征。他们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都曾经历过最初的充分准备过程。

案例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降水的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主题学习。

设计依据: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学生通过借助等高线和等温线的概念,构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并根据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判读方法自主学习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

出示《等高线示意图》《等温线示意图》《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①参考等高线和等温线的概念,推理等降水量线的定义是什么?

②参考等高线和等温线的阅读方法,读出AB两地的降水量取值范围?

教学预设:

学生学习情况:本环节内容逻辑性强,学生可能由于对于等高线和等降水量线知识掌握不扎实,一上课就处于听课困难状态,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教师解决策略:提问中下等生,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请优秀学生上前指图介绍等高线和等温线概念和判读方法。如果优秀学生在判读方法方面依旧出现学习问题,教师进行引导、指导或讲解。

三、理答突出教学风格,提升地理课堂魅力

预设,仅仅对我们的地理课堂理答行为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让地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但动态课堂并非所有的一切都能被我们预设到,孩子丰富多彩的回答,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周全,地理课堂的精彩就在于无法预设的理答行为中,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动态课堂中不断磨练自己的理答水平。

对优秀地理教师理答行为与教学风格相关性的观察中,我们为优秀地理教师的教学观与教学风格再次找到了依据。可以这样说,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答是一位教师教学观、教学风格的外在的显性体现。

案例1: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时,A同学与B同学说话。

地理老师表示不满:“如果你再和同学开小会我就把你送到陕北去。”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其他同学也笑了。

借此机会,C同学伸着脖子隔着A同学和D同学说话,该地理老师询问后得到了很郑重其事的答案:“老师,我想到陕北去开矿。”

地理老师笑:“挺够意思啊,去陪A同学?”D同学抢答:“他和我商量我俩合作的事。”也很认真。

 “你俩该用认真听讲来回馈我的地理课堂激发了你们的中国梦才是硬道理。”该地理老师笑着说。

他们笑了,大家都笑了。笑意盈盈中师生继续研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

对于努力想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或者说想归纳总结自己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不妨观察自己的理答行为,寻找到相关的因素,力图更好实现教学风格清晰化。

对于已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师,不妨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寻找到相关因素,放大这些因素,让自己的课堂更能彰显自己的教育思想。

 四、理答关注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智慧

有效、科学、艺术的理答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理答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堂上老师精彩有效的激励性理答对学生学习和心理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往往能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案例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地形和地势》主题学习。

一地理教师的总结让我记忆尤深:“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点是中国地势特征---三阶梯。其实,地理的学习也分三级阶梯。

第一级,就是这幅图的填写。只要有眼睛,认识字,就能够从地图上找准这些地理名称,并准确填在图上,不需要怎么动脑。如果你仅停留在这一台阶,充其量你就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第二级,就是根据我们所描画的这张图,提炼并分析地理信息,就像板书上咱们一起画的这个阶梯示意图,和咱们总结的地势特征这句话,这需要稍稍动一下脑筋。

第三级,就是右边箭头所指的这部分,今天所学的“地势和其它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是本节课最高层次的学习,它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把今天所学和以往所学联系起来,分析他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我们不要仅限于做知识的容器,应该立志做榨汁机,把不同的蔬果调和成好喝且营养丰富的果汁,这样的学习才会让你变得聪明和智慧。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有学识,更希望你们在地理课堂上变得越来越聪明。所以,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地理课堂中,按照今天的学习模式锻炼自己的思维,勤思考,多提问,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随后,该老师还进一步归纳出了三段式学习方式:

1.看图,明晰地图上的地理信息---第一阶梯学习:即地图上有什么?在哪?

2.析图,分析总结地图上反应的地理逻辑---第二阶梯学习:即概括图中反应的地理原理性知识。

3.地理要素间的关系---第三阶梯学习:通过地图,分析研究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新颖的总结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大感兴趣,让中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在学生脑海中更加的形象,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段凝练的总结文字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中,而且还揭示出了深刻的哲理,让学生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理答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和学习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不同学生对理答的关注程度不同。这带给我们启示: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理答行为:对有潜力的学生往往进行追踪式理答或提升式肯定理答。对于大多数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找到回答中的关键点,给予引导提升。对于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用激励性理答,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多用探问、转问、引答等方式的理答方式,以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新的学习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干教师讲座稿件 激发学习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确利用学生错误 演绎精彩地理课堂
AAAA-蓝皮书案例篇① | 上海市徐汇中学——人工智能 混合学习模式
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3)
如何评价一堂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