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评论]警告分类信息:绝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互助运动?!
警告分类信息:绝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互助运动?!
作者:普加搜索 提交日期:2007-3-9 9:31:00
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互联网产业表现的是轰轰烈烈、百花齐放,Web2.0 在草根与名人中全面开花,全民皆博,是真正的一场全民运动;接着是搜索引擎的全面升级,各路人马粉墨登场;再接着就是分类信息的提前躁动预热,58同城网掌门人CEO姚劲波豪言壮语,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分类信息的光明前景。此文特深思中国互联网的分类信息。
  ============================================================
  
   不得不看:小张的故事
  
  2005年初的某一天,还在武汉一所大学读大二的小张,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了一位业内人士写的有关分类信息网必将兴起云云。原本对网络创业就很感兴趣的小张立即从这篇文章里嗅出机会,查阅市场信息,思考再三,决定与好友小李办一个分类信息网,以免错过这趟互联网财富的班车。
  
  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分类信息网站的源码,注册了域名,买了空间,投资了约3千元,这小张与小李就不声不响地干了起来。做分类信息怕就怕的是空间地域性跨度太大,信息面面俱到,成为一个没有定位的大杂烩,但他们把握两点,一点是只做这所大学周围2公里内的信息,一点是只做与学生相关的信息。
  
  万事开头难,网站没有人气啊,于是他们在武汉几家较大的网站论坛上天天做上一两个小时的宣传,这样下来,没过一星期,网站上开始有人发布信息,另外,他们还印制了一些宣传页,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就在学校与街头发放一下。为了给自己的网站增加用户的粘度,他们搜集很多与学生相关的便民信息资讯,开设了其它版块,招聘了六七个校园版主。
  
  通过各种努力,网站的流量慢慢大了起来,每天平均约有二万左右。为了使网站能真正创造利润,两人绝定在各个大学校园里与居民社区里发展信息采集员(因为很多为学生服务的商家商贩并不会想到到网上亲自发布信息,并且电脑普率依然很低,大量有用信息散布在市场上),并对发布的信息每条按时间长短收取1~50元的费用,这样即可保证信息可信度,为学生保证信息质量,更能创造收益。他们在市场上采集信息时,手段十分灵活,什么电子产品、美容美发、网卡打折、情侣服务、学生二手货服务等等,甚至是修鞋洗衣、自行车出租等信息,他们都能每条一次收取几元钱。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就去搜集信息,讨价还价,颇有集贸市场上斤斤计较的感觉。
  
  现在,他们的这个专为学生服务的分类信息网,平均每月稳定收入两三万元。而且更可喜的是,因为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武汉信息港也看好了他们网站,双方交换资源,共同合作,以壮大这个专为学生做分类信息的网站的实力。小张与小李对于分类信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看法,对于他们来说,服务于几个大学校园与居民社区,保证信息的可信度是成功赢利的前提。
  
   业界疑问:Web 2.0 以后是分类信息吗?
  
   自web 2.0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全民皆博客,是网站就上博客,如火如涂,熊熊燎原之时,很多都还在讨论着 web 2.0 的赢利模式,至今还不清晰。用户可以创造内容,但如何创造真金白银,对于很多为 web 2.0摇旗呐喊之人来说,不免感到心慌与力不从心。广大博客们,在秀出自己,火了自己的同时,也不乏会思考:是博客捧红了我,还是我捧红了博客?如果是我捧红了博客,那么我为网站创造的价值应该有我一份吧?而网站呢?如何面对有了人气与流量却无法获利的尴尬处境呢?是依靠网络广告,还是依靠收取博客费用?
  
  相较于赢利模式还不明朗的web 2.0 ,分类信息网这种由用户自己提供的与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便民信息、经验分享、商家广告、打折服务等服务形态,其赢利模式较为清晰,也更易于实现与操作。所以,在美国仅仅18个员工的Craigslist创造着年收入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富。2005年开始,中国分类信息创业就出现井喷状,一夜之间冒出几千家分类信息网站。分类信息简单、实用、维护成本低廉等优点吸引着无数的投资者,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眼光独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分类信息创业的热潮之中。
  
  做分类信息就是为商家与个人做免费信息发布吗?,然后是挣钱赢利,而且这些一哄而上的投资者以为只要做了,就不愁没饭吃,没钱挣。别忘了,美国的Craigslist做了11年,才创造了这种服务模式,才慢慢赢利,我们中国,才刚刚起步两三年。Craigslist创始人Newmark说:“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挣钱,服务社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会上市,不会引入风险投资,不会在网站上刊登广告,不会收取会员费,大部分人的帖子将是免费的。”当然,这是在美国,美国有美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做分类信息本身就是一件很细化很琐碎的工作,更是一种为用户服务的公益性事业,需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作风,需要有超然的心态。
  
  在这个纸质媒介、电视传媒、广播电台、电脑网络、车体广告、楼体广告、户外广告、DM广告等不同广告传播方式相互混战的时代,单纯为广告而做信息网在策略上就必须深思远谋。很少有人会喜欢广告(商家喜欢),即使是这广告对于用户是有用的,可有用不等于喜欢。更何况,100个人上网,有95%是为娱乐媒体信息、查找资料而来,不是为了商家信息而来的,吸引人的是娱乐与资讯,而不是广告。因而,在做分类信息网时,必须得考虑一下用户粘度,得有让人来了之后有所得,走了之后还要再来的策略。
  
  但即使不喜欢商家信息,可生活中有时我们还是需要的,比如,你在社区周围打算租个商铺,登录本地一家分类信息网,也许会发现更多价值与方便。我们不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广告与商家信息,但我们的生活还离不开它。需求产生价值与市场,这就是分类信息网存在的价值:为某个地域的居民的日常信息交换而存在,为某个地域的居民相互提供生活信息提供方便而存在。因而,分类信息网只有做细做深了,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方便,而不是一味地求大求全,全线是开花了,却可能没几个结果子的。
  
   分类信息的本质就是信息生活化(与用户商务生活相关的种种信息,而不是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用户社区化(一城市或更小的区域里的用户能相互交流、评论)、管理实时性(能使信息得到随时更新与发布)、分享方便与实用(发布的不是违禁虚假重复等垃圾信息,而是对用户有用的经验与供需求信息),也许只有做到了这四点,分类信息才有出路。
  
   分类信息:向左走,向右走?
  
  在2006年6月推出商务、生活信息搜索服务的pojaa创始人之一谢清禄博士,以及原263总裁黄明生转战分类信息搜索,58同城网获得首笔VC,都在证明了分类信息的光明前景。而且这些人对国内分类信息市场的认识非常深刻,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开始从对媒体信息的需求慢慢转向对商务、生活信息的需求(当然对媒体信息的需求依然是主要的),未来互联网会越来越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互联网做为媒体中心与信息聚散器的作用也向市场交易加速器的功能上深化,人们利用网络会使得现实生活中因交易而产生的各种额外成本费用会大大降低。
  
  今后,我们通过商务生活信息搜索引擎,就可以得到你所在小区门口的供应纯净桶装水的小商贩的信息,这些小商贩也可以搜索到所服务的小区里有几户居民需要纯净水配送。这样一个由广大用户,因日常工作学习所创造供应需求、提供种种便民服务、分享方便与经验的互联网应用新概念,必须通过分类信息网来聚集、传播广大用户的各种信息来实现。把信息发布的渠道与权利放还于民,通过各种手段与措施来规避虚假、重复、违禁性信息的传播发布,才能实现搜索引擎在信息挖掘时信息来源的广泛与信息质量的保证。
  
  当大大小小的分类信息网站全国各地划线圈地,招兵买马,招商加盟,风风火火时,普加公司依然踏实地做着商务生活信息搜索引擎的升级研发与完善,他们认为,市场是巨大的,但还需要更多的“英雄”去培育,在所有人都认为“快者通吃”是这个时代最终的丛森法则时,普加选择了静观这场“群英荟萃”闹剧,以待时而出、伺机而动、后发制人,而网络经济里没有“占先机者为赢家”这条定律。谢清禄所带领的团队,努力的方向就是打造一个聪明的工具——它按用户意愿随时随地、快速地给出最精准的信息,他手中多张王牌中就有手机无线搜索与商务生活搜索引擎。这对于我们需要商务生活信息的广大用户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好帮手。
  
  另外,对于在中国这几千家分类信息网站里,真正能做到即有流量人气,又有庞大的信息量,还有着较高的质量保证与可信度的,没有几家,大都是主站做得像模像样,而旗下的分站就惨淡经营了,这连新浪、网易等门户也不可避免,难道分类信息网注定只能“地头蛇”化吗?(只有本地城市的网站做好)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做全国或大区域性的分类信息网站,其市场运作推广机制与模式都是小区域加盟代理制,这难道与这一点有关吗?
  
  对于此,笔者认为,小区域加盟代理模式没有什么不对,但这些加盟商的资格与能力就有待考察了,如果当地一家做城市供需求信息的DM广告商来做分站的话,那肯定会做得很好,因为双方优势互补,DM广告商即有市场经验,也有人才物力,更有别人所没有商业商务生活信息资源。所以,选择加盟商对于分站运营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打算发布一条商务生活信息,面对可选择性的多个分类信息网,这会造成选择上的麻烦与时间的浪费,同样的,用户需要商家的服务信息,他也不可能把几个分类信息网一一浏览查阅。这样一种隐性的矛盾,也致使分类信息网向着整合统一的方向发展,网站易少不易多,最好情况是每个城市只有一家,这样对于用户才最具实用性,但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解决方案就是做商务生活信息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用户可以通过一次性搜索就可以搜索到很多分类网站的所需信息。用户查阅使用的方式,可以参考讯雷下载资源呈现方式,以免使用得搜索服务提供商遭到分类信息网的抵制。
  
  分类信息将向何处走,坊间业界各执己见,争论不堪。有人在网上评论2006年互联网的发展说,分类信息,其实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参与、共建、互助、分享的互联网生活新运动,只不过,在我们中国一开始,就被各色商家与各路人马打扮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摇钱树了。而现在回头想一想,本文开始所提到的小张的故事,也许才是真正做分类信息网的不二法门,就如谢清禄先生所说的,做这种为广大用户服务的好事,必须得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只有心里装着用户,分类信息才会发展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互助运动。
  
  2007-3-5于观潮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类信息网应如何存在?
地域性分类信息网站的网站运营 | 网站运营管理
外链建设独门绝技之分类信息网站
分类信息网站的盈利模式
中国分类信息网
中国免费信息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