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针精华】火针治疗面瘫(独家报道)



  面瘫,又名口,是一侧面部肌肉驰缓不收,而致面部板滞,口角歪斜的病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春秋季发病较高。

  本证相当于西医之面神经麻痹。临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本节仅叙述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参见中风节。

【适应证】

  本病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急性期面瘫,病程较短,病邪较浅,毫针、灸法等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病程3个月以上者,病邪深入,毫针、灸法显得力单势薄了,而火针具有针、灸双重功效,功可达远,发挥了针、灸不能达到的作用,可取得良好效果。

【证治】

  1. 主证:始则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或伴耳后疼痛,继则出现口眼斜,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或见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2. 治则:疏风散寒,通经活络。

  3. 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选用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四白、下关(患侧)、合谷、足三里、太冲(双侧)。每次选穴2~3对,诸穴交替使用,隔日一次。

  4. 刺法:有细火针,快速点刺,面部穴位进针1~2分,不留针。

【按语】

  面瘫之证,有轻重之别。一般而言,见口眼斜者邪浅病轻,仅用毫针或灸法即可,治疗效果较佳。邪深病重者,在口眼歪斜的同时,伴见耳后、耳下、耳道疼痛,或耳道疱疹,听觉过敏,舌前味觉消失,眼睛干涩等,治疗不易,常迁延日久,可遗留口角下垂、眼睑不闭等症。此时火针治疗,尤见神奇。另外,面瘫的治疗,需要适度而行,有个别患者,恨病不去,于是针、灸、电、药各种方法统统取用,面部承受了越大强度的刺激负荷,有时虽可快速取效,但多数病人治病不成,反致面肌痉挛,病情复杂化。如此得不偿失的教训,应汲取。古书中有“人身之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的训诫,但实践证明,面部并非火针的绝对禁针区。只要避开五官、神经、大血管等处,注意进针轻浅,面部一样可行火针,而且火针后不易留下疤痕,不影响面部容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氏针灸三通法贺喜教授主讲2
【针知识】火针治疗面神经炎,细火针速刺!
名医粟龙〡针灸(毫火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和验案
针灸馆--火针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附三百年祖传秘方
面肌痉挛治疗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