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气血失常原来有.......




气血失常指气与血亏损不足、运行失常、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人体的气血流行于全身,既是脏腑、经络、官窍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在病理上,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同时,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以引起脏腑的气血失常,也会影响到全身气和血的变化。所以,气血失常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是病机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理变化的基础,也是分析和研究临床各种疾病的基础。
气血失常主要归纳为气的失常、血的失常、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三个方面。


气的失常
1

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状态。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机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而致。气虚常见精神委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脉虚等症状。

2

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引起的病理变化。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机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机能障碍。各个脏腑气滞病理表现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常称为中气下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

气闭: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临床表现为厥证,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气脱:是出入异常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脱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

血的失常
1

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心主血,肝藏血,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心血不足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等心失血养的症状。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若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等。

2

血瘀: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血瘀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瘀滞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以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局部,从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

3

血热: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热入血分所致,如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除见一般的热性症状外,由于血行加速,脉络扩张,可见面红目赤,肤色发红,舌色红绛,经脉异常搏动等症状。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1

气滞血瘀: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癥积等病证。

2

气不摄血: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3

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症见精神委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温,或有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

4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可出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症状。

5

气血不荣经脉:指气血虚衰或失和,不能相互为用,直接影响其濡养经脉肌肤肢体的作用,多见肢体麻木、皮肤干燥及瘙痒等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清浅谈-气血运行影响器官功能
气血津液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9 .1
第八章 病 机(试题与答案)
中医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气血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