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食用菌病、虫、杂菌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生产。实行不同菇类的轮作栽培,对减轻部分病害发生有一定效果。在实行粮菇、菜菇轮作的地区,最好做到年年换地,以降低栽培场所病、虫、杂菌的残留量,减轻危害。 
  2.选用优良菌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性强的品种栽培。用种性纯正,菌丝生长健壮,不带菌毒,无杂菌、害虫污染的菌种接种。 
  3.制备优质培养料。种菇(耳)所用原料要新鲜,无腐烂霉变,并充分干燥。段木伐下后可先保留部分枝叶,并尽量保护树皮,断面及其他伤口应涂上石灰水,以减少细菌污染。栽培代料堆制前要曝晒1~3天,杀死料中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害虫。 



  

     4.改善卫生条件。堆制、栽培场所应远离发酵场、畜厩等污染源,并定期进行消毒。菇房(棚)门口应备消毒液槽或石灰坑供脚踏消毒。工作人员进入时要穿工作服。工作服及所有工具应定期消毒。进料前要对菇房内墙壁、床架、地面用1∶800倍多菌灵液和0.5%敌敌畏液彻底消毒,杀灭潜伏的病杂菌和害虫。有条件的可在通风口设置过滤装置,减少菇房空气中病杂菌孢子含量。 
  5.把好培养料及覆土灭菌关。生料栽培的培养料最好进行二次发酵:第1次发酵在室外进行,发酵10~20天,其间翻堆3次;第2次在室内床架上进行,要求密闭门窗,用蒸汽或煤炉加温,使室内温度在60~70℃范围内持续30分钟。熟料栽培的培养料务必彻底灭菌,如采用常压灭菌则需8小时以上,高压灭菌需2小时以上,并保证受热均匀。覆土材料用多菌灵、福尔马林等药剂处理;或进料时置于室内,利用二次发酵时的高温进行巴氏灭菌。 
  6.适时播种和适当加大接种量。除草菇外,一般应尽量选择在温度较低时播种,接种可安排在夜间进行。应适当加大接种量,使菌丝尽快布满培养料,以减少竞争性杂菌污染的机会。 
  7.加强栽培场所的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尽可能满足菇类生长的要求,提高其抵抗病菌杂菌的能力。栽培场所应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并根据不同菇类的要求调节好温湿度。栽培期间,每天用0.2%的肥皂水、3%~4%的石灰水或5%的甲醛溶液喷雾或喷洒;要注意检查栽培床架或段木,发现病菇或杂菌应及时挖除销毁,并用石灰水等消毒挖口。 



  8.采用物理方法防虫。菇房、菇棚、防空洞等栽培设施的门、窗、通风口均应安装防虫网纱防虫;室内可用黑光灯诱虫,但需注意开门时应关灯,以防诱入室外的昆虫。 
  9.适当使用化学药剂。在病虫害严重的栽培场地及老产区,可选用高效低毒并对食用菌生长无不良影响的农药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①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拌料、拌覆土材料或覆土后喷洒表面,可杀死多种有害真菌;②用65%代森锌1000倍液喷洒菇床(可接触菇体),可杀死多种病菌、杂菌;③用鱼藤精1000倍液进行室内喷雾,可防治壳子虫、菇蝇、跳虫等;④用三氯杀螨砜1000倍液在菇房喷雾或浸段木,可有效防治螨类;⑤每吨培养料用10%的克线灵颗粒剂30克拌料,可杀灭线虫;⑥每50千克豆饼饵料加1.5~3千克蜗牛敌制成毒饵置于室内,可诱杀蜗牛、蛞蝓;⑦用5%~20%的食盐水于傍晚时喷洒栽培场地面亦可杀灭蜗牛、蛞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
黑木耳袋料栽培要点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无毒农业:无农药残毒食用菌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菇蚊对食用菌的为害及其防治
食用菌优质安全生产100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