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情偶寄》 | 把日常生活写出诗情画意

总认为,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没多少的快乐值得留住;日子就是简单的重复,发现不了什么要事可以描述;人生不过是奔赴终点的碌碌,找不到什么大事记录。看了李渔写的《闲情偶寄》,发现平淡生活学会放慢脚步,会有很多的小美好被发现,会有很多的小确幸被体验,也有很多的小快乐被铭记。平常事物,他写成了独具一格;日常生活,他写出了诗情画意。他发现了他人所不顾之事;叙述了他人所不屑之状。

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还常署名随庵主人。他生活的时间跨越明清两代,一生也算是饱受战乱之苦,多次大难不死。中年时候家道中落,只能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和依靠出售诗文维持生计。他写的《闲情偶寄》非常近似于当时的白话,不过对于我们现代来说,部分内容还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分内容,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八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生活中娱乐、家居、装饰、食宿、养生等种种现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戏曲观点和生活主张,内容充实,风趣幽默。平淡事情被描绘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林语堂先生在自己的《吾国与吾民》这本著作中给了李渔的《闲情偶寄》相当高的评价,说《闲情偶寄》可以作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指南”。

李渔的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最有名的《闲情偶寄》,他还写了《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全集》、《无声戏》、《十二楼》等。总之,他的著作大都是关于中国人最闲适的情趣记录,他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生活万物的细微处发现美感,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

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感悟:在我们现在这个更为丰富的时代里,为什么感受不到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我们的“笑点”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培养的太高,以至于很难感受到最纯粹、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

记得小时候,在没有电的村庄里,村子里的孩子们,一到晚上就聚集在一起,玩捉迷藏;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的年代,白面馒头扣个坑,放点香油和盐,吃起来都很美味;泥巴、树种、叶子、柴草堆成的小空间还有地里的小虫子,都能成为快乐的源泉。有时候很想把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认真回忆,整理成文,只恨自己写出来的文字都是字不成句、句不成段,文字苍白,只能空羡李渔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色周三 | 李渔《闲情偶寄》: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
李渔:中国古代的一位小资
湖上笠翁的闲
李渔:闲情何处寄,认真过此生 | 回声
生花竹
闲情偶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