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苦短,时间、经历都极为有限,不要被苦闷的事情占据太多时间——分享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1.号称作家的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人种,毕竟大多数家伙自尊心很强,竞争意识旺盛,作家的一伙人终日群居的话,交往不顺的情况要远远多于和睦相处。

(个性太强的人往往都会看不惯别人的个性,思维丰富的人,仿佛也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思想,作家就是个性太强,思想丰富。)

2. “谁都可以写。”与其说是毁谤小说,勿宁说是溢美之词。

(廉价的溢美之词比劳心费力的毁谤说辞来得更容易,也没有价值,诽谤之前常常是溢美之辞。)

3.才思过于敏捷或者说知识储备超常的人,只怕不适合写小说,因为写小说或者故事是需要用低速档缓缓前行,去耐心推进的作业。

(才过于敏捷或知识储备超常的人,往往过于追逐效率和完美,写小说需要慢功夫去打磨,去反复推敲)

4.在许多情况下,小说家是将存于意识之中的东西转换成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原本固有的形态与后来产生的新形态之间会产生落差,便如同杠杆一般,利用这落差自身的能量来讲故事。



 (心中有故事,才能写出好故事,不愿阅万卷书不去行万里路,脑袋空空,讲不出好故事,多阅读,多经历。所看所想都是你的故事原型储备)

5.用个极端的表达,或许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小说家就是刻意把可有可无变成不可或缺的人种。可是,如果让小说家来说,恰恰是这些可有可无、拐弯抹角的地方,才隐藏着真实与真理。

 (真实与真理如果太过直白且容易被发现,不经一番苦心寻找,也最容易被忽视,所以才有若非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6.说到底,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但写小说基本上是一向非常慢节奏的活计,几乎找不出潇洒的要素,独自一人困守屋内,“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一个劲儿寻词觅句,枯坐案前绞尽脑汁花上一整天时间,总算让某句话的文艺更加贴切了,然而既不会有谁报与掌声,也不会有谁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夸赞一声“干得好”,只能自己一个人心满意足的“嗯,嗯”颔首罢了 。成熟之日,这世上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贴切的句子写小说无疑就是这样一种活计,无比耗时费力,无比琐碎郁闷。

(不仅仅是小说家,大部分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应该有类似的感受吧,挑灯熬夜,加班写材料、写稿件、做方案。自己来回斟酌,思索再三,偶得佳句,终成小文。上交领导的时候分分钟被看完。没有赞赏,没有鼓励,反而有可能被指出很多的漏洞和毛病,告诉你再修改,当时应该会很崩溃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于爱好写出来的文字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可能被否定,也可能被肯定。自娱自乐,写的痛快就好。至于工作中的文字,还是按照领导的要求修改吧,因为那些文字主要需要满足她的要求,)

7.写出一部小说并非多大的难事 ,写出一部上乘的小说,对某些人来说也并非多大的难事,虽不说手到擒来,也并非难以企及,不过要持之以恒的写下去,却难之又难,绝非人人皆能。

(坚持永远是少数人的品质,寻找舒适区却是大部分人的性,高中时看了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突然有了写小说的冲动,写了几天,越写越艰难,许多想表达的东西总是表达不出来,最后只得搁浅,不了了之。有一次过年回家还翻到了那本写小说的本子,读起来感觉当时高中的自己写的还真不错,只可惜没有坚持写下去,终成残品。而现在想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冲动和才情,如果当时能够持之以恒,或许也有可能成为类似于韩寒或者郭敬明作家吧,哈哈哈,意淫一下而已。)

8.不管喊着多么正确的口号,不管许下多么美丽的诺言,如果缺乏足以支撑那正确与美丽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一切都不过是空洞虚无的说辞罢了。我当时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至今仍然坚信不疑,语言有确凿的力量,然而那力量必须是正义的,至少是公正的。

9.许多人本能的憎恶自己理解不了的东西,尤其对那些在既定的表现形态里浸润很久,并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人物来说,可能成为他们唾弃的对象,因为搞不好他就会冲垮自己立足的地盘。

(人们太容易根据自己的认知,仓促的对不符合自己认知逻辑的人或事物直接否认,认为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那件事情怎么可以那样?太讨厌了吧!当我们在既定的、稳定的圈子里生活太久的时候,我们的思维肯定会被限制,不能保证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时候,你至少可以控制自己,不要恶语相向,不要言语中伤,更不要挥棒扼杀,尤其是你位居高位,或者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时候,这带来的杀伤力太大。

当你很担心自己的地盘被侵占,自己的主动权被抢走,自己很容易发怒、指责的时候,你可能就要扩大自己的认知半径了,要么多读书,要么多出去走一走,要么多与人交流,当你不再害怕失去,不再担心未来,不再容易愤怒,你也就可能容易理解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之前的烦恼、恼怒、不满、苛刻只不过是瓶子里的风暴,自己以为深陷旋涡,其实那不过是很小的,甚至不值一提的小情绪罢了。放宽眼界,这世界其实很美好,何必斤斤计较?)

10.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快乐,大概可以成为一个基准,如果你从事着一份自以为很重要的工作,却不能从中发现油然而生的乐趣和喜悦,如果工作时完全没有心花怒放的感觉,看来那里面就有些不对头不调和的东西,这种时候就必须回归初心,将妨碍乐趣与喜悦的多余部件和不自然的要素,一个个的抛弃掉。

(痛苦的坚持不如果断放开,不强迫,不干扰)


11.如果你希望自由的表达什么,也许应该在脑海中尝试着视觉化,想象一下,“并不追求什么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想象一下那种自我形象,而非“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一味着执着下去的话,故事会难以避免的变得沉重,而且许多情况下,故事越沉重,自由便躲得越远,脚下功夫若变得迟缓,文章也会失去势头,而失去势头的文章,不可能吸引人,甚至连自己也打动不了。

(写的放松,则会水到渠成)

 12. “别急着下结论,尽量多花时间思考”。

13.聪明简洁的判断和逻辑缜密的结论,对写小说的人起不了作用,反倒是拖后腿,阻碍故事发展的情形多一点。

14.想象力千真万确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

15.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

16.只要认定不必非得是个艺术家,心情就会猛然轻松许多。所谓小说家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必须是自由人,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与其做个不得不在乎世人的眼光,穿一身不自在的礼服的艺术家,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自由人。

17.长篇小说名副其实,就是篇幅很长的故事,如果把每一个部位的螺丝都拧得紧绷绷的,读者会喘不过气来,时不时在某些地方让文章松弛下来,也很重要,这就需要看清其间的诀窍,调节好整体与细节之间的平衡,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文章做细微的调整。

18.无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不管作者如何认为“写得真好,完美无缺”,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我在修改阶段会尽量抛却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里的热度冷却下来 。

19.当然他人的意见不能照单全收,其中说不定有跑题脱靶的意见,还有偏颇失当的,然而不论什么样的意见,只要他是合情合理的,就有一定的意义,这些意见想必会让你的脑袋逐渐冷却,恢复适当的温度,他们的意见就代表着所谓的世间,而阅读你作品的终究是世间的人,如果你打算无视世间,世间同样也会无视你 。

20.因为我相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你作证”,而且世上也有一些东西,唯独时间才能证明,假如胸中没有这份自信,就算我再怎么厚脸皮,也会有垂头丧气的时候,不过只要手上有“已尽人事,已竭所能”之感,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剩下的事儿交给时间之手就行。郑重谨慎,礼貌周全的善待时间,就是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就像对待女性一般。


21.让我们相比于任何东西,更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吧,不管周围的人们说什么都无关紧要,对作者来说抑或对读者来说,胜过真实感受的基准在什么地方都不存在。

22.对我而言,阅读这种行为原本就是一所大学校,那是一所为我建立和运营的量身制定的学校,我在那里学到了许多重要的东西,那里既没有繁琐恼人的规则,也没有分数评价,更没有激烈的名次争夺,当然也没有校园欺凌,我能在制度的重重包围下,巧妙的确保另一种属于自己的“制度”。

23.小说家就是在脑袋里不断的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世界的人……不管遇上怎样的时代,身处怎样的社会,想象力都拥有重大的意义 。

24.因为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丰富起来的,说到底还是孩子自己,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学设备,更不会是什么国家和自治区的教育方针,孩子们也不是人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好比既有擅长奔跑的孩子,也有并不擅长奔跑的孩子,既有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也有想象力称不上丰富却会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异才能的孩子。理所当然,这才是社会,一旦“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丰富起来”成了规定的“目标”,那么这又将变成怪事一桩了。

我寄希望于学校的,只是不要把拥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杀掉,这样就足够了。请为每一种个性提供生存的场所,这样一来学校一定会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同时与之并行,社会也会变成更充实的自由之地 

25.要写小说,总而言之,就得阅读许多的书,同样的道理要写人物,就得了解大量的人,我觉得这么说也全然无碍。


26.我想说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自己的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时不时的我会收到提问,“你为什么不写以自己的同龄人为主人公的小说?”,比如说我现在是六十五六岁,为什么不写我那一代人的故事?为什么不讲述那些人的生活?那不是作家自然的行为吗?不过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作家非得写自己的同龄人不可呢?为什么那才是自然的行为呢?前面我说过,写小说是让我感到无上的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既然如此,我为什么非得放弃这个美妙的权力不可呢?

27.一开始我就提到小说中会有什么样的人物登场,那完全是由故事自己决定的,而非由我考虑和定夺,身为作家我仅仅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听从指示,亦步亦趋而已 。

28.因为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而且顺利的话,还要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作用,我并没有具体的意识到这一点,但那时心中或许在本能的寻求这种自我净化作用,所以才极其自然的想写小说。

29.吹毛求疵大概很简单,反正只管信口开河就行,又不用承担具体责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样去搭理的话,身子根本吃不消,于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随他去吧,反正都会被人家说坏话,干脆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瑞奇.尼尔森晚年的歌曲中有一首《花园酒会》,其中有这么两句歌词:假如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开心,不就只能自己一人开心了吗?

30.人生苦短,手头拥有的时间也好,经历也罢,都极为有限,我不愿意被本职以外的事情占据太多的时间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发现自己 | 门罗87岁生日快乐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略萨:小说中的心理时间很重要!
不会写小说?欧亨利小说奖获得者手把手教你
石华鹏:小说之树是如何枯萎的
金侬杂文——忽然想到一二三(关于讲真话)
这些拉美大作家,你都认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