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养生保健经验里,民众通常认为肉类的进食会导致三高,不少老人家因此而刻意避开。但日本人间综合科学大学的熊谷修教授在《不想请看护的话,就停止粗食》一文中提出:“吃太多蛋与肉确实可能会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抑制老化的速度。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饭非但没有帮助,反会加速老化。”
与此同时,对高龄人群来说,本人是很难去察觉到营养不足这件事的,但它造成的后果却很严重,等不良影响反应到身体已经有所体现了,有可能会生活无法自理,甚至致命。因而,在营养师的建议里,希望老年人能整体权衡,适当补充肉类,不要谈肉色变,盲目为了降低三高风险而完全不吃肉。
医生建议高血脂患者少吃肉,这里边的肉其实主要指的是“红肉”,因为相较于“白肉”而言,“红肉”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而且脂肪主要以饱和脂肪为主。而这两样对于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影响都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在摄入量上应当严格把好关。“三高”中的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所以一般情况下会听到不太建议三高患者吃肉的说法。但“三高”人群也同时需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来源,因此绝对意义上的不吃肉,对于三高患者是不科学的。
不建议中老年朋友吃肉,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不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澳洲、中国等,在制定老年人的膳食指南时,都认为老年人的平衡膳食里应该包括适量的肉类。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衰退、老化。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其中,以营养不良和贫血最为普遍。
2002 年,我国全国营养调查显示:
60 岁以上老年人低体重的发生率是 17.6%,是 45~59 岁以上人群的 2 倍,贫血率为 25.6%,也远高于中年人群。
另外,体力活动减少,牙齿松动等口腔问题,也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营养素摄入不足。
若此时,中老年朋友还拒绝吃某些食物,更是容易营养不良,加快身体器官功能的衰退,也不利于对慢性病的控制。
1、鱼肉
蛋白质含量15%-20%,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1%-10%,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含有卵磷脂,营养价值很高;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兔肉
与鱼肉营养价值相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易消化,营养价值高。
3、鸡肉
蛋白含量20%左右,消化吸收率高;脂肪9%左右,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时多选用鸡胸脯肉,不吃皮。
4、鸭肉
蛋白含量15%左右;脂肪20%左右,主要分布于鸭皮;鸭肉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E,钾、铁、铜、锌。
5、牛肉(瘦)
蛋白质含量20%左右,品质优于猪肉;脂肪含量2%左右,富含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高;另外富含钾和维生素B6。
6、羊肉(瘦)
蛋白质含量20%左右,略高于猪肉和牛肉;脂肪含量4%左右,胆固醇含量较低,钙、铁含量高。
以上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肉类,共同特征为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中鱼、兔、鸡、牛肉的脂肪质量较高,在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各有千秋。
已经患有“三高”的人群要求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因此在选择肉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以鱼禽肉为主,畜肉为辅,要多样化,避免单一。
2. 以瘦肉为主,去除皮和肥肉部分。
3. 烹饪多选用蒸煮炖的方式,避免煎炸炒。
4. 每天的肉类应适量,不宜过多,100g左右为宜。
营养师的建议如下:
1、三餐都要吃,且分量均衡。
人的年纪和食量是成反比的,但即便胃口不佳食欲有限,老年人也不能因此就省一顿忽略不吃,要确保三餐分量均衡,到点就进食,形成好的规律。否则长期营养摄取不足会让肌肉虚弱无力,对身体的免疫能力和器官功能都有损伤。
2、尽量每天喝200毫升牛奶。
不是只有长身体的孩子才需要牛奶,老年人也需要。因为牛奶中的乳清含α-乳白蛋白、维生素B12等成分,能有效预防认知机能退化。相关的研究证明,不喝牛奶的人比每天喝牛奶的人老化速度快1.5倍。
3、正确理解饮食清淡,切莫矫枉过正。
饮食清淡并不等于只吃素,纯素食的进食方案在营养摄取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老年人应该多补充这些营养。饮食清淡并不是不能吃肉,真正的饮食清淡是建立在营养均衡基础上的。烹饪的口味可以清淡,比如少油少煎炸,多炖多清蒸等,切莫矫枉过正,反而导致营养不良。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