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虑论
◎作者名片

方孝孺(1357—1402)

字号: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世称“正学先生”


籍贯:明初宁海(今属浙江)人


个人简介: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散文家。洪武年间任汉中府教授,建文帝即位后,任翰林侍讲学士。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命他起草即位诏书,不从,孤忠赴难而受车裂之极刑,被诛十族。


方孝孺主张作文要“神会于心”,反对摹拟剽窃,其文风格豪放雄健。其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笔畅达,言简意明,为时人所传诵。其著作今存《逊志斋集》及《方正学先生集》等。

原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①。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②。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③。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⑤?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⑥。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⑦。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注释

①封建:封邦建国。即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其领地里建立邦国。郡县:即郡县制,把国家分为郡和县,由中央朝廷统一掌管。

②世守:一代传一代,永远拥有。

③惩:以前失为鉴戒。庶孽:妃妾所生之子。

④出人之智:超出常人的智慧。几(jī):事物变化的前兆、迹象。审:周全细致。

⑤切:贴近、切近。

⑥肆:不顾一切地施行。至诚:极诚挚的心意。赤子:婴儿。释:犹丢下、放下。

⑦遽:立即、马上。


鉴赏

《深虑论》共10篇,本文为第一篇,是很漂亮的议论文,讲的是封建统治能不能长治久安的一个大问题。


阅读本文,首先令我们佩服的是作者惊人的胆识。他为了表明观点、说透道理,敢于把有力的笔触落在世人望而生畏的最高统治者身上,以铁的事实说明他们谋虑世事都难以周全、无法违拗天意,那么芸芸众生、黎民百姓则更不用说了。从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落笔,这固然需要眼光的敏锐,而更需超人的胆识。


文章章法结构严谨而巧妙。第一段先从普遍性的现象之中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流出,丝毫没有斧凿之痕,后文皆紧紧围绕此点而展开。接下来第二段就是用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论点。作者以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脉络,循序引出。很显然,作者已经能够很客观地看到这种历史现象,但由于受时代之局限,他无法也不可能将这种现象再在理论上加以升华。所以只能说他已触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边缘,却不能再前进一步。可是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来看,以这些史实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还是非常有力的。


在第三段里,作者换了一个角度简要地说明应该怎么做,这样,文章就更全面了。最后,作者又以极精练的语言驳斥了那种“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的荒谬看法和做法,进一步反衬主题。再以“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的反问煞尾,使文章更显得干净有力。


全文有正面论证,亦有反面论证;有正面阐述,亦有反面驳斥,一环紧扣一环,一层比一层深入,设计巧妙,衔接紧凑,确实颇值得欣赏。


文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以及高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全文干净洗练,特别是历朝历代例证的列举,多一字则赘冗,少一言则义损。文章结尾,寥寥四十字,有理有力,余韵无穷,令人百读不厌。


妙评

从古无不弊之法。以周公、太公之明圣,于其子报政时,虽逆知后世之弊,犹不能补救,况其下此且出于意计所不及者乎?篇中历叙处,胸有全史。末归本于至诚大德以结天心,虽出于智虑穷竭无可如何之说,亦千古治天下者不易正理,舍是徒劳更无益也。正学先生之文,正大罕治此,尤其醇乎醇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六

通篇虽以人事陪说,而实重于天道。看起结可见章法,则首段虚冒,中间历引古及医巫,喻波浪壮阔,后方发正意,末乃反掉结,极有结构。

——清·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百篇》卷三


点击右上角,便把文章来分享
回复“导航”获取更多内容
点击文章最上面的蓝字古文欣赏可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虑论(方孝孺)
深虑论赏析(互动百科)
古文观止209:深虑论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深虑论》
深虑论·豫让论·方孝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