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李可在临床上敢用大剂量?

山西李可老先生一位当代伤寒学家,是中医的脊梁,是中医界的标志人物之一。为何李老在临床上敢用大剂量?这其中有一个故事。

李老先生的故事

就是我给一个心衰的垂死病人,就是从医院发了病危通知后回到家里准备后事,但是这个人的孩子是我的朋友,他请我去给这个老太太看病,当时就是给开四逆汤加山萸肉,一共用的是一两半附子,那个一两半就不是我们现在折算的15.625克,当时开的是三付药,我跟他说你回去以后给你妈妈吃一吃,看看能不能救过来,救不过来也是没有办法,我们做最后努力。

但是当天下午他又去找,说我母亲情况很不错,把那个药吃完以后清醒了,而且能够坐起来,要吃东西了。诶,我说,不对啊,我给你开了三付药,这么快就有效果啦?我就和他一块到他家里,他媳妇就告诉我,说这个药因为主要当时因为老太太快要不行了,所以一方面要准备老太太的后事,给她做衣服,一方面煎药,手忙脚乱之间把三付药一起煮了,所以说我用了这样的剂量实际上是误打误撞,但是这样误打误撞就恰恰符合了伤寒论最基础的有效剂量,

所以这个自此以后我治过成千上万心衰、肾衰、呼吸衰竭的危重急症病人,救活大概将近一万人,所以这个经方治病呢,能够救生死于顷刻之间,神奇功效体会很明显,这个一直到出土啊,这个古方剂量的千古医案才彻底告破。

不过我想当时有一件事情让我们非常震撼,就是在明代时珍老人著这个《本草纲目》的时候,他那个里面有个序例关于古今剂量的有一句话,他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但是从李时珍开始一直到现在呢,大约是439年都是遵照时珍这句话来用药,所以中医为什么不能治大的急症重症,恐怕与剂量不能达到当时张仲景的基础有效量有很大关系,而且现在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1981年发现大司农铜权这件事情,全国当时的中医界高层肯定这是件大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人这样做,除了上海的柯雪帆教授,没有人响应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们全国各省级中医药的中医临床大夫仍受到种种限制,甚至因为剂量问题,或者因为用了伤寒论里面的现代认为是毒药的药物,要追究法律责任。

所以现代束缚中医手脚的“紧箍咒”太多。中医复兴要走经典之路,这个已经没有疑问,现在刻不容缓的是要按古中医自身发展的历史事实与理论实践,重编药典,那么目前,在药典还没有改编以前,先要给临床中医松绑,赋予临床中医按照四大经典用药的权力。

所以我讲这个剂量问题,就是大家在临床上比较拿不准的一个问题。像这个的剂量,我从60年代开始到现在40多年临证,这个只要能够达到有效剂量,那么所有的经方完全可以治大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如何走上经方原方之路的
危急时刻救命的附子
李可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汉代权衡出土,解开张仲景药房没作用的原因,难怪中医会日渐衰落
《伤寒论》中方药剂量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