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高僧写下一首诗,短短28字蕴含深刻哲理,常被人引用

自题像


宋.惟正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貌古形疏”形容画像中的老僧外貌古朴萧疏;“倚杖藜”,老僧年事已高,扶着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站在画像前的,活灵活现就是佛陀的弟子须菩提。诗中以须菩提之相貌来作比拟,绝非信手拈来,而是蕴含深意。佛陀证悟诸法缘起性空即是诸法实相,缘起性空是佛陀教导的根本教义,属于第一义谛,非是假说、喻说、方便说。

“解空不许离声色”,何谓真空?色法举体全是空无,非色灭尽方是空无。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有故,因果之万法一如,此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

“似听孤猿月下啼”,僧人借像为喻,孤猿月下啼有声,此之“猿声”是因缘而起,必随缘尽而灭,故此猿声当体即空,非等猿声没有后而名为空。空不离于有,绝非“有”之外另有一个“空”在;有不离于空,法界万有当体即是真空。故知真空与妙有非有别异,真空不碍妙有,妙有即是真空。 

读书灯下

11-11 15:24文化领域创作者


经典古诗词,有的给我们以情感上的深深触动,有的让我们领略到自然之美的意境,有的以凝练的语言给我们以醍醐灌顶之感。今天分享的这首诗就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出质朴的道理,若能真正懂得,便能受益无穷。

诗的后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常见现象的总结,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常为人所引用。无论多么艰难的时刻,重温一次这首诗,总能从中获取力量。这首诗便是唐代高僧黄櫱禅师所作的《上堂开示颂》,诗的后两句人人会背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上堂开示颂》

唐·黄櫱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0年前,一首《梅花三弄》传唱大江南北,琼瑶阿姨所作的歌词里便引用了这首诗,并略微作了调整,歌词是: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那时候天天唱,歌词背得滚瓜烂熟,后来才知道诗的原句有几个字不一样。如果那时候遇到考试填名句,不知有多少人要填错。

诗的前两句,是讲想要超脱俗尘劳事并不寻常,需要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大干一场。后两句很好懂,即不经过严冬彻骨的寒冷,又怎么会有梅花这般扑鼻的清香?借梅花经历艰苦磨炼才最终绽放,蕴含做人做事的道理。

梅花开在菊花后。选在萧瑟之秋开放的菊花,已有人无限喜爱与歌颂,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而在菊花凋零之后的冬末春初,大雪纷飞的时节,还有梅花在风刀霜剑中“凌寒独自开”。

所以,无惧严寒、傲雪凌霜的梅花自古便为人所赞颂,与经冬不凋、四季常青的松、竹共同成为“岁寒三友”。而黄櫱禅师这首诗,正是用凝练的诗句,道出梅花最为人所崇尚敬仰的品格:坚韧不拔,无惧无畏。

像梅花一般,守得住清苦寂寞,经得起风雪严霜,才能最终绽放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要达成所想要成就的事业,会经历艰难险阻,但唯有开始,唯有经历,唯有坚持,才能抵达远方的目的地。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风阵阵割在脸上,夜晚归来,人烟稀少,经过小区楼下,总能清晰地闻到风里有腊梅的幽香,我将之视为晚归者的奖赏。月明,星稀,梅花香,自然如此美好,又怎么舍得颓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百罗汉及讲解——6
宋代高僧释冲邈的九首诗,其诗极有哲理,读后让人心中一片澄明[比心
北宋高僧这首禅诗,哲理深邃,开解一切不如意,值得一读再读
这首诗出自唐代最有个性的高僧,最后两句流传千年,年年入选课本
诸法不二一佛乘,依法修行得解脱
宋代无名尼姑《悟道诗》、唐代高僧本寂《焰里寒冰结》,两首充满哲理的禅诗,踏雪寻梅和烧火取暖,写透人生的欣喜与淡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