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 |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词<定风波>赏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常言”桂林山水甲天下“,想必定是青山秀水美不胜收的,只是未曾亲临不敢枉加评论。

但在我心中也有一言,就是:天下才子甲东坡。

此言或许有人赞同,或许有人反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无论是否是我的偏爱,但从读书识字至今,古今中外的文人中我之最爱还是苏轼。

且不说他的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不论他的水调歌头·中秋》——

前者三尺顽童或能背诵呤读,而“明月几时有”全词居然作为现代流行歌曲出自天后王菲之口而尽人皆知。


在我看来,单是一首《定风波》,就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全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历经宦海之沉浮,据史书记载,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

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此词作于他在黄州被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黄州在宋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而就是在这个小城中,却留下了苏轼许多流芳百世的名作,为今天的古城增色,使其更具文化气息而优雅于世。

作此词时苏轼已是44岁的中年人,人到中年,空有满腹才华却被贬异地,他的心情不得而知。


然而诸多的不如意,并没有磨灭他创作文学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且看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意为大雨刚过,并无一个雨字却说明正是雨中气向,穿林打叶说明此雨并非江南的和风细雨。

途中遇雨本是败兴之事然而词人却能“何妨吟啸且徐行”,虽然天降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东坡先生之雅兴,“何妨”二字突出他不畏风雨艰难的的潇洒从容。

而”竹杖芒鞋轻胜马“也只有奇才如他才想得出来,“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表明他的达观的处世态度,无论是生活中的风雨还是政治中的风雨他都能够泰然处之。


词的下阙则道出了原来词人是在酒后的雨中作的此词,不知是不是美酒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使我想起绝妙之音乐能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的豁达超脱呢?

词意之精妙又是何等的余香满口、何等的让人警醒呢?我不禁为之感叹,为之泪下。


苏轼在我的眼中不只是一个文人,他更是一个哲人。

在他的感召与智慧的光芒下,平凡如我为何不能超然一些呢,做人有时又何必太计较?为何不能心胸开阔,坦然面对一切呢?

抬起头,合上看了无数次的这首宋词《定风波》,我轻拭泪,释然微笑,心若止水之坦然。


 END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吟啸徐行迎风雨
古诗词赏读十六 苏轼4《定风波》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