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王家卫:原做摆渡人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再次见到导演王家卫的时候,是新片《摆渡人》的发布现场。从《一代宗师》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到《摆渡人》的“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路边鲜花开放”,这一次,王家卫担任了监制,做起了摆渡人。以下就是王家卫的专访。

除了专访,还附了两篇采访侧记。一篇是2009年《东邪西毒》上映时候他对话郭敬明、蒋方舟的侧记,一篇是2013年《一代宗师》采访侧记。

王家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余荽对比李安和王家卫的一段话,说的极好:其实,这两位文化基因根植于传统中国,分别在台港作为异乡人成长,后又同在国际扬名立万的导演,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文人传统里的一体两面,一个儒一个道,一个沉稳厚重,一个空灵飘逸,然则骨子里,又都相通。

王家卫:愿做摆渡人


每一个导演都是一个摆渡人,希望观众安全摆渡,到达彼岸”

问:您曾说,好的电影,一要感动,二要老实,新片摆渡人那点感动了您?

王家卫:新片《摆渡人》改编自作家张嘉佳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默默爱着别人甘愿付出的“摆渡人”故事。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摆渡人,全心全意喜欢一个人,愿意为对方付出,这一点非常动人。书中有句话说,你有为别人拼过命吗?这句话是可以在这个时代和观众分享的。


问:选择与阿里影业合作出于什么考虑,最看重阿里影业什么?

王家卫:这次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尝试。张嘉佳的书本来就是网络很火的小说,选择阿里影业去做,好好利用互联网平台。希望和观众分享幸福快乐。阿里带领了很多人在网上冲浪,这次我们通过电影带领观众在爱里冲浪。


问:从《一代宗师》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到《摆渡人》的“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路边鲜花开放”,是不是可以说摆渡人是另一种见众生?

王家卫:“摆渡人”是另一种“见众生”的方式,说到底,就是将所学多得和大家分享。每一个导演都是一个摆渡人。导演通过这个电影,把观众带到另一个世界,让观众用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希望观众安全摆渡,到达彼岸。



“做到极致是我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最高的要求是自己喜欢观众也喜欢”


问:东邪西毒、花样年华、一代宗师,您的每一次出手都会勾起无数人的期待和回味。但也有影迷对您又爱又恨,甚至开玩笑说您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在慢中您打磨的是什么?

王家卫:拍电影就像做菜,有些菜比较简单,速度就快,比如电影《重庆森林》,花了6个星期就拍完了。有些菜是要炖,比如《一代宗师》。‘一代宗师’的世界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就要花费很长时间。但这是一条很迷人的路,你不会感觉浪费时间,我愿意走下去。


问:您的拍片很少用剧本,赖声川曾经用他的导话剧方式类比你导电影方式,他说这种方式能够寻找到真,那您在寻找的是什么?

王家卫:武林里说“千拳归一路”,不管是导演也好艺术家也好,最后要表达的就是一个真字。在真里,你会看到完整、看到完美、看到地道。


问:在有些浮躁的电影圈,我们在您的电影中看到了难得的专业和坚守, 有人说您有一颗匠心,不为外界所动,安静的做好自己的作品,您怎么看待工匠精神,您是如何守住自己的里子的?

王家卫:工匠和艺术家,都是一个名词而已。专注地做一件事、专注地做好一件事,这才是最重要的。“专业这个词很重要。”拍电影是我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我希望每部电影都达到极致。做到极致是我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最高的要求是自己喜欢观众也喜欢。

“技术不单是金钱,更是一个态度”


问:一代宗师转3D 又引发了新一轮观影热潮,如何看待和处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王家卫:我为什么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一代宗师》3D版是对电影技术的一次尝试。我们的电影在表达的时候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有眼界有想法,但技术不够。3D技术不只用于展示西方的美学和叙事方法,还可以用西方的科技手段讲述中国的故事和美学。


问:您曾说,技术不单是金钱,更是一个态度,光有钱不一定能做到极致,必须要有态度。那是什么态度?

王家卫:尊重观众、尊重专业。


问:中国电影今年票房超300亿元,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您觉得我们缺的是技术还是艺术?

王家卫:中国电影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态度上,都有所欠缺。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营销和概念上。电影是一个工业,不能光依靠营销、概念、明星,还必须依靠技术、依靠话语权才有重大进步。


问:和好莱坞相比,我们技术差在哪里,态度差在哪里?

王家卫:和好莱坞电影相比,中国不缺导演和讲故事的人,缺少的还是技术。在好莱坞,每个工业里都有技术研发,现在我们只是借用西方技术,没有自己的语言,这一点是要非常注意和改善的。

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电影当下,还要看到中国电影未来,使中国电影和国外一流电影一比高下。

侧记一:

巨蟹男王家卫北师行(2009年侧记)

文:小八

乖乖地遵守了大学生电影节工作人员的规定,不准合影、不准签名、不准HC。所以只好贴一张转来的图片。

一点半的样子,王家卫来到北师大北国剧场,他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男人,还是那副墨镜,还是那个装扮,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流。

讲座主题是王家卫对话80后,郭敬明,蒋方舟都来到现场,但全场的焦点还是这个男人。

15年后带着东邪西毒重返江湖,本色依旧。

整整一个下午的轮番轰炸,从两点到七点,他一直不停地在接受访问,媒体的问题良莠不齐,相同的问题不断地被提起,我都替他烦。但是他还是保持着他一贯的低调和温和,认真地重复地回答。两轮媒体集中采访后是大约7、8个专访,我吃过晚饭去换音节的班,王家卫还在那努力地回忆,认真的回答,一个下午,他除了喝了点水,抽了根烟,几乎什么都没有吃。最后一个采访,记者拿出准备好的满满两张纸的问题,以还原一个真实的东邪西毒为名,把几乎关于所有这部影片的小道消息都向王家卫求证一个遍。我开始理解王家卫的墨镜,王家卫的笑容,这是一个本不是适应镁光灯下生活的人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妥协,但毕竟,他还有他的电影。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他嘴唇都有点微微发白,却仍然保持着他淡淡的笑容。

对不起那些没有座位的同学,那些被我们挡在门外有各种要求的同学,那些冲着偶像慕名而来又扫兴而归的同学,看到王家卫在七点多结束采访时候的那种状态,谁都无法轻松地说他这是因为导演而必须付出的代价的吧!大学生电影节接下来还会有很多见面会,很多明星参加,请珍惜我们大学生电影节,珍惜我们北师人的身份。

去年做外联的时候,还有些热衷于明星签名合影,最终合影的照片都是为了贴出来让别人眼馋,签名都不知被自己扔到什么地方。现在知道,所谓的明星签名合影都不过是薄薄一纸,抵不过时间的。让今天的王家卫留在心里,让我喜欢的王家卫电影和岁月一起褪色,才是最美好的事。

王家卫下电梯的时候,我在电梯门口向他招手,我说欢迎王导下次再来北师大,尽管可能没有下次,这话却是发自内心。这次,我没有很多的虚妄感,在电影和现实,明星和普通人之间,我找到了这份真实。

当然,丢脸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王家卫一开始就给我们大学生电影节签名的海报签了字,忙乱中我们竟然找不到那张海报了,急得我和音节骂爷爷骂奶奶地,痛斥了一番那个拿走海报的人。然后可怜惜惜地拿了新的签字本和海报让王家卫重新签一次,真对不起他。晚上收工的时候,见到左老师我们就哭诉海报被偷,他大手一挥,说海报我早就收藏在办公室了。这下我们就有他的两份签字海报了。

侧记二:

久别重逢王家卫(发表于2013年)

文:余荽

2013年1月7日,下午4点37分,北京JW万豪酒店媒体间,三个钟头的媒体专访车轮战收工,王家卫摘掉墨镜,放松、抽烟,踏踏实实陷进沙发,开始跟同事们闲聊。此刻,这个戴着近视镜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平凡无奇了。

其实,媒体人并没有完全散去,不过空气里显然有某种默契,没人再问问题,或者去拍一张王家卫“真相”。就如同他以前说过做过的那样,不戴墨镜的王家卫,走进影院、走进人群,没人发现他是谁。

时光网的王家卫专访,本来安排在前一天,1月6日《一代宗师》首映式的最后环节。但高强度的首映礼、群情激昂的中外记者,显然拖垮了王家卫的身体,也摧毁了他的情绪。他要求银都机构推掉之后所有的安排。措手不及的媒体们叫屈连连,以致于让银都负责外联的女孩哭了起来。好在,她的努力收到了回报,超期之王答应,这回不跳票,只需延档一天。   

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的王家卫健谈而宽厚。但无疑,这种场合里,他说的都是实(在)话,却不见得是真(心)话。他很乐意向记者们回忆拍摄期的轶闻趣事,也不吝于解释《一代宗师》某些情节的“关隘”所在。然而,这些只不过是老师傅和孩儿们过过手,见招拆招,点到即止,根本没人发力。   

最后,两家纸媒的记者像接力一样,跟他聊起了武术、门派、招数,王家卫才真的来了些谈兴。从满洲入关而令顾炎武们组织反清复明的“汉留”(洪门前身),再到南少林的真伪问题、功夫道统寄托岳飞戚继光的含义,一直到武林人士在民国年间卷入同盟会、北洋军阀、国共两党各种势力的流变,他欢喜赞叹,津津乐道。而现存于陆港台及东南亚的各路门派、打法,风格如何,特点怎样,他更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实际上,《一代宗师》所承载的,只不过是王家卫在耗时多年、八方寻访而采撷的素材里,取一瓢饮而已。

  自始至终,他谈电影,谈演员,谈武林,谈民国,谈拳法,就是几乎不谈自己,要么一招太极推手,卸掉提问的力道,要么至多回应一两句笼而统之的大概念——成名以来,王家卫一贯如此。

  十年前,在某次访问中,王家卫说“我自己拍电影首要是为观众,但……观众不是唯一原因,也一定不能是唯一原因。其他的原因较为私人,因而不便透露了。”采访他的,是同样以编剧入行、转作导演成就不低的法国人劳伦·泰拉德——面对同行兼后辈都有所保留,更不难想象,王家卫从不会向媒体及公众推心置腹。   所以,中文外文里,至今连一本正式的王家卫传或访谈集都没有,汗牛充栋的,只是各式各样的作品分析。三十年来,不算少、但也不算多的座谈、对话、访问,加总起来,也只留下了一些只言片语,时间灰烬。王家卫其人,远比他的电影还要面目模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家卫推3D版《一代宗师》 赵本山张震戏份增加
王家卫 慢也是一种尊重
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
《一代宗师》:叶师傅的本我
一代宗师
王家卫:不要过度解读 章子怡曾怕角色名字被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