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越王墓的玄璧
2017-03-06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出土文物一万余件,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找一种物质,作为中国文明的载体,那一定非玉莫属,如果找一种最重要的玉器形式,那一定非璧莫属。璧作为最重要的玉礼器,始现于新石器时代,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玉文明史。

作为最重要的玉器形式,璧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用于丧葬,也就是《周礼·春官》里所记载的“疏璧琮以敛尸” 。从考古情况看,这种做法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明中已经成熟,陇西的齐家文化玉器也是以璧和琮为大宗。而琮自新石器时代以后逐渐衰落,到了东周虽偶有前代遗物但已不再制作,璧琮组合形式不存,但璧依旧大量制作且保留了其中做丧葬使用功能。

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良渚墓葬璧琮组合敛尸场景复原

何为玄璧?

“玄璧”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或者稍晚成书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这里玄璧的意思应该是黑色的墨玉或者黑青玉,周穆王以玄璧见西王母,说明玄璧在此处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礼器使用。圭璧的组合使用的形式在西周的墓葬也有见到。清代中晚期的散文家姚鼐,提及玄璧的时候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含义——“泛指美玉”,这个只能作为他的一种臆测,和玄璧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现时,玄璧则主要是特指一类葬玉,因为这种玉璧多采用颜色较深的碧玉制作而得名,出土时候多垫在墓主身下和压在墓主身上,或者镶嵌在棺椁四壁。在不少玉衣的头套头顶位置,也是一块玄璧。忠实地反应了这类玄璧的具体功用。(编者注:“玄璧”一词,出自古方《从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璧谈汉代的玄璧》)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头顶位置的玄璧

玄璧有着璧的标准外形,即环形、肉倍好,偶有个别好倍肉的例子。璧面的纹饰分区,一般分为两环或三环,环间以绞丝纹为界。两环纹饰的玄璧外环纹饰为正视的兽面纹或侧视的凤鸟纹,内环纹饰为谷纹、蒲纹或涡纹;三环纹饰的玄璧外环内环纹饰为正视兽面纹或者侧视凤鸟纹,中环纹饰为谷纹、蒲纹或者涡纹。这种双身正视的兽面一般称之为夔龙,以等分圆周排列,角在圆心方向,鼻在圆周方向,夔龙纹之间或以阴刻绞丝纹做分割。少数玄璧璧面全为雕刻的谷纹、蒲纹或者涡纹,有个例玄璧只有一环夔龙纹。


玄璧一般样式,夔龙纹和凤鸟纹

仅以谷纹为纹样的玄璧,和只有一环夔龙纹的玄璧

汉代玄璧与幽都的关系

中国古人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并且称其为“幽都”,“阎罗王”这个舶来品的概念则要晚到魏晋以后佛教开始影响中国才有。《楚辞·招魂》有说:“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东汉文学家王逸注解《楚辞》说“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楚辞·天问》又说“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解说:“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西北无日之国当是冥界幽都。

从《楚辞》可以看出,古人想象人死后的幽都是暗淡无光的,万物皆为黑色,黑色也被称之为玄色;且有龙衔烛照明,引导灵魂进入幽都。而玄璧的特征也正与幽冥世界的特点相符合。玄璧的图案主要为一龙双身造型,也可理解为烛龙形象;玄璧的质料均选用深色的碧玉与幽都的颜色也相吻合。陵墓的地宫也被称之为玄宫,也是这种含义。

汉代时,人死以后要进入地下幽都或者冥间的观念已广为流行,丧葬中因此盛行随葬告知地下官吏的冥间文书,称之为“告地书”。

我们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和漆棺上也能看到双龙穿璧的画面,在东汉的画像石上,甚至可以看到最多双龙穿九璧的画面,这些都是认为龙与璧是沟通人间与幽都观念的体现。

马王堆帛画双龙穿璧特写(图摘录自马王堆一号墓考古报告)

马王堆漆棺上玄璧特写(图摘录自马王堆一号墓考古报告)

双龙穿九璧画像石

战国至西汉玄璧样式的演变

玄璧的出现和衰落似乎都很突然,战国早期晚段始现到西汉晚期,整体变化都不大,东汉少有出土。玄璧上双身正视兽面纹的构图方式和商晚期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兽面纹有相似之处,但因为时间相隔太长,形象出入较大,且载体不同,所以两者应该没有源流关系。

西周早期青铜器上的双身龙纹样(大盂鼎)

 在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龙首纹玉牌和战国早期的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陪葬墓,出土了一些龙纹碧玉璧,这种玉牌和玉璧可能是玄璧的先声。

淅川玉牌整体呈倒置的等腰梯形,已完全钙化,一面光素无纹,另外一面主体是一个正视的龙首纹,龙首纹上再琢以小龙装饰,繁复有序,似未完工的半成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春秋玉器精品。因为该玉牌极薄,且不以组佩方式出土,笔者认为这应该是钉在棺椁上的葬玉,不是生前的佩玉。春秋时期这类玉牌实例较多,比如山东滕州薛国古城与墓葬。

淅川下寺楚墓玉牌

 熊家冢龙纹碧玉璧以深砣切的形式琢出侧视的双头龙外形,辅以阴刻的网纹做龙首间的分界,龙首还有西周和春秋的风格,但西周时期这类玉璧多为组佩的组件,或者作为礼器使用。春秋时期这类龙纹则主要出现在佩玉上。

熊家冢龙首纹玉璧

在战国,还有玉龙与玉璧组合出现的情况,可能也和双身夔龙谷纹的玄璧等同功能。

玉龙与玄璧组合

 而由侧视何时改为正视,从玉牌到玉璧,笔者尚未见过中间过渡形态的例子。目前所知最大的战国玉璧,就是一块玄璧,1977年出土于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直径32.8cm,孔径11.6cm,外环五个双身夔龙纹,内环三个双身夔龙纹,夔龙纹之间以绞丝纹分割,中环为规整的谷纹,这是目前所知战国唯一一块三环纹饰的玄璧。可惜出土时已断为数段,现藏山东博物馆。

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最大的玄璧

西汉南越王墓的玄璧

西汉是玄璧的全盛时期,全国各地的西汉墓葬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玄璧,广州南越王墓即是其中的代表。南越王墓出土的玄璧,摆放位置和组合关系明确,详实的反映了汉代流行的玄璧作葬玉殓尸形制。满城中山靖王及其夫人窦绾墓,巨野红土山汉墓也同样组合方式连璧殓尸,只是玄璧数量和尺寸不同。

广州南越王墓共出土玉璧71件,其中玄璧44件,是目前所见出土玄璧最多的汉代诸侯王墓。除玉璧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陶质璧,这些陶质璧是弥补玉料不足的明器。

按考古发掘报告,南越王墓的玄璧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5件,璧面为三周纹饰带,直径大于28厘米。一般外环和内环纹饰带各刻5个和3个双身夔龙纹,中环为谷纹,蒲纹或者涡纹。D190(器物编号,下同)的内环纹饰为3个凤鸟纹。D49为该墓出土最大的一件,直径33。4厘米,外环和内环纹饰带各刻7个和3个双身夔龙纹,这也是目前所见西汉最大的完整玉璧。

第二种19件。璧面为两环纹饰带,直径在25.0~32.9厘米之间。外环纹饰带为3~5个双身夔龙纹或凤鸟纹,内环为谷纹,蒲纹或涡纹。

第三种20件。璧肉面纹饰不分区,全为谷纹,涡纹或蒲纹,直径在 9.3~25.7厘米之间。

这些玄璧全部出自墓主室中,有规律地放置在玉衣内外,内棺右侧,内外棺之间的头箱和足箱及外棺盖的四角,玄璧作为葬玉使用的功能在这里得到完整的体现。第一种置于外棺盖上和头箱中;第二种大多数置于玉衣内外,少数放置于外棺盖上,头箱和足箱中;第三种除两件(D27,D191)置于内棺右侧外,均放置于玉衣的内外。玉衣内外共铺垫玄璧29件,其中10件铺放在玉衣的胸腹上,14件在玉衣里面,5件垫在底下。玉衣上的10件璧集中在腹部至下肢的范围,作有规律的排列。正中是6件直径25.5~26.9厘米的大玄璧,分成3对,用丝带连系成一个呈十字形的组玉璧。另外还用4件小玄璧分别压在这串玄璧的四角之上,在玉衣里面贴身排列14件玄璧,其中放在头套中有2件,分别夹在玉衣头套和两耳之间;另有4件纵列于胸腹位置,其余8件,直径约14厘米,纵列两侧,每边各4件。玉衣之下铺垫5件大玄璧,位置自头部至腿间纵向排列。这些垫在玉衣里外的玄璧两面多数残留有丝带的痕迹,说明在入葬时这些璧是分组用丝带联系起来的。

玄璧不仅直接贴身于墓主尸体周边,还用于饰棺。比如满城中山靖王夫人窦绾墓玉棺嵌有素面玄璧;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玉棺两侧板各有五块玉片上雕刻玄璧图案,江苏淮安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玉棺镶玉漆棺上也前有玉璧。在一些彩绘漆棺和画像石上,也能清楚地绘制或刻画出了十字连璧和双龙穿璧的形象。在满城汉墓,我们还能看到以玄璧改制的玉枕和玉握的情况。

满城窦绾漆木玉棺复原图(图片摘录自满城汉墓考古报告)

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玉棺局部阴刻玄璧图案

江苏淮安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玉棺镶玉漆棺

满城窦绾墓玄璧改制的玉枕

玄璧的纹饰特点

南越王墓出土的玄璧不仅数量多,且有多块很特别,为别处所不见或罕见。目前已知西汉最大的玉璧是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汉墓出土的一块玄璧,直径43.2cm,孔径11.cm,厚1.6cm,入土前被掰断为25块,分别置放与墓主身上身下,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纹饰较为特别,笔者认为是战国晚期遗物。而完整的玉璧最大的当属南越王墓编号D49的玄璧,D49直径33.4cm,外环七个夔龙纹。在战汉时代的玄璧,外环夔龙纹数量似乎没有定数,从三到七皆有出现,以等分圆周的排列,表明当时的玉工似掌握了从三到七等分一个圆的技术,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几何学的一个现在并未被认知的成就。

西汉最大玄璧(图片摘录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陕西卷)

南越王墓最大的玄璧

在夔龙像两边展开的身体线条上,我们能看到一些似不属于夔龙的线图图案,这些图案,究竟是什么,曾有日本学者提出,这是简化的凤鸟纹,这是其中一种情况,笔者目前至少见过三例凤鸟纹在夔龙纹左右作为帮衬的玄璧实例。但一般情况下,凤鸟都被简化成一个泥鳅形的线条,且与夔龙同时出现的时候,都只是作为一个简化的线条,但是南越王墓有一件玄璧,外环为夔龙,内环为凤鸟,这种纹样组合的玄璧笔者目前仅知道这一例。

D190,外环夔龙纹内环凤鸟纹玄璧

河南许昌出土的未完全简化凤鸟纹的玄璧

江苏扬州出土的未简化凤鸟纹的玄璧

广西合浦出土的为完全简化凤鸟纹的玄璧

对于这个简化的纹样,笔者还有另外一种看法,这个泥鳅形的纹样,还可能是龙简化而来,在南越王墓两块玄璧上,我们能在两个夔龙之间看到这个图案,一件玄璧上两夔龙之间形似一头双身的鹿,在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出土有龙纹空心砖,其上的图案为这种纹样提供了左证;另外一件垫在玉衣下的玄璧上,则是由夔龙角延伸出去的无角的龙,两条龙龙首直抵外环纹饰的分界处。

D155,南越王墓鹿头形龙纹玄璧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出土的龙纹空心砖

 玄璧因为其用途,可能有在墓主过世以后临时赶制的情况,所以有很多玄璧并未细加工,能清晰看到打稿线,简单的几道砣切做出凤鸟或者夔龙的轮廓,而南越王墓却出现了一块外环以阴刻线表现夔龙纹的玄璧,并且可以看出,这种阴刻线的夔龙纹是有意而为之的成品做法。

纯阴刻表现夔龙纹的玄璧

 勾连纹是战汉时代常见的玉器纹样,一般不与谷纹蒲纹或者涡纹组合出现,南越王墓有一块外环勾连纹内环蒲纹的玉璧样式,笔者目前也仅见此一例。

D180,勾连纹与蒲纹组合样式玄璧

 玄璧内外环之间一般以绞丝纹分界,这是一般情况,在南越王墓也有例外的情况。且这块玄璧的外环并非夔龙纹,而是虎面纹。双阴线的做法常见于战国玉器,这块玄璧极有可能是战国遗物。

D75,虎面纹玄璧

在徐州的翠屏山一号墓,我们还能看到鎏金青铜仿玉的玄璧,这种以青铜或其他材质仿玉的做法,可能也是因为玉料缺乏的原因,在战国的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也有类似情况出现。

徐州翠屏山一号墓鎏金青铜仿玉玄璧

编辑:黄巧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朝历代玉器鉴赏(二)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2
汉代瑰丽多姿的玉剑饰
古玉纹饰解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 部分2
春秋玉龙(馆藏极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