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元林:唐至元时黄土高原腹地植被变迁

   

摘要:泾洛流域居黄土高原腹地唐宋金时期,随着气候变冷变干,加之人为屯田开发,使原来这一 地区的山地森林植被减少,旱生草类和泾洛上游农田植被增加。元代虽在关中和陇东屯田,但农田植被 不如前代面积广大,而草地植被有所增加。明了黄土高原腹地植被的变迁,窥斑见豹,对今天恢复这一 地区的植被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土高原腹地;植被;森林;农田;旱生草类;唐宋金元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并非如今天的濯濯童山、水土流失 严重,这里亦曾是膏腴之地,林木繁茂,草原肥美。本文选取黄土高原核心地带即黄土高原最大两 原董志原、洛川原所在的泾洛流域为研宄对象,以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历史时 期黄河中游的森林》一文为基础从泾洛上游陇东和陕北,以及泾洛下游关中中东部三个 地形区来探讨唐宋金元时期植被的变迁,窥斑见豹,以揭示整个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的变化,为 现今西部大开发黄土高原恢复林草植被提供借鉴。

一、泾洛上游陇东、陕北地区

     泾洛上游(一般以陕西长武县马莲河入泾水口以上为泾水上游,洛川县沙家河入洛水口以上为洛水上游)陇东陕北是黄土高原最肥沃的地区之一,经过历朝各代的农业开发,特别是两汉时期对 这一地区的开发,使陇东陕北原地大部分地区被开垦出来,多为农田植被。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这 一地区灌草植被有所増加,但至隋唐时林地减少,农田植被仍占主要。隋代,泾洛上游居 住着稽胡。南部一带的稽胡“勤于稼穑,多畜牧”,农牧并重;北部稽胡“连接山胡,性多木 强,畜牧业仍为主要,但这里并不是没有农田植被,原州道路近旁就散布禾田。隋末战乱,丰州一带百姓向南徙至陇东庆州、宁州等处,使这里的农田植被大大増加。唐代,继续推行均田制,泾洛上游的屯田也多所致力,玄宗时,“崆峒小麦熟”,就连六盘山地也有农田,屯田规模可想而知。安史之乱后,陇右和关内道的兰、渭、会、秦等州陷于土蕃,陇东平凉一带为 边防重地,军屯一直都在推行。屯田的结果,是陇东的一些林地也渐变为农田。良原县所在的良原“平林荐草”,榛荆成片。贞元时,陇右节度使李元谅于此“辟美田数十里”,草地变为良田。这时的泾州城外,“绿杨枝外尽汀洲”,亦难见多少次生林。

    只是其西平凉一带及六盘山东西,“边草青青战马肥”寻地不少,昔日唐八马坊监地仍有一定规模。其实,唐初期六盘山东 西就是牧马场所。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曾“次瓦亭,观马牧”至麟德年间,“置八坊岐、幽、泾、宁间,地广千里”,其“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株”,泾水上游已出现大量 苑田。后立诸牧监使,所辖地域也在六盘山东西。南使统辖的泾川监在泾水源头之地,当在今宁夏 泾源、甘肃平凉一带。亭川监地在今甘肃华亭县境(华亭县曾改名亭川县),赤城监在今甘肃崇信县 赤城镇附近。西北使所辖乌氏监应在今平凉西北、固原以南,东使所辖木峡监当在木峡关(今固原 东海子峡)附近,这些牧马监皆在泾水上游陇东之地。安史乱后,陇右沦人吐蕃之手,八马坊“国马 尽散”,牧地给贫民、军吏开垦,又赐给寺观千余顷。苑田、草地之外,陇山、六盘山仍有林木 散布,鹦鹉还是这一带名产。泾水以北茹水河谷临泾县东南土梨堡一带“林荟岩阻,兵易诡伏” 林木只在深谷峻山中间有散布。

   唐开元时,散居在甘南、青海的党项请求内附,玄宗令其众迁至庆州,并把原设于陇西的靖边州 都督府亦移置庆州。此后,党项族发展为东山部和平夏部。一部分又向东迁至延、绥,居 横山一带,山北为平夏部,横山一带为南山部。这些党项人“其所业无桑事”,“剽劫”、“寇扰”或窜人 山林,在边境“为恶多年”,则内迁的党项人仍多从事畜牧,间或在横山一带狩猎,当 时横山上还有不少林木不过,这些迁移来的部族,多从事畜牧。其南的邠、宁、鄺、坊 州一带,多事牛耕,以桑麻为业。唐后期时常遭党项等的侵扰,“无屋可居,无牛可种者”比比皆是,“桑麻亦遭砍伐生业既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唐中后期,洛水上游屯田也时有进行。贞元时,王崇俊为鄘坊节度都营田使,徐钊为坊州司田参军,但鄘坊屯田规模和垦田 面积远不能与陇东相较,这与此地原地相对较小,加之“点羌未葺”,不时“羌浑小扰”有关陕北的森林除在横山有分布外,在陕北与陇东交界处的子午山上也有不少林木。宜君的玉华山居陕北南部,为子午岭余脉。唐建玉华宫时,就近借山林之胜取材选景,时这里“丹溪缭绕,璇树 玲珑”、“沉沉松嶝,萋萋兰幕”、“月对林垂”,“交藤散绿”、“鹓归绕舜,凤下林椅”。用“烟松合翠,露桂分红”形容恰如其分。而至至德二载(757),杜甫途经此,仅有“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一片荒草断壁而已。陕北鄘州、三川一带,松柏多布,麋鹿成群。这里地近子午岭,树 木繁多是无可非议的。正是森林植被覆盖较好,平日“水过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而只在涨水时“漂沙圻岸”而已。这里的花应是牡丹一类的灌草,可作薪柴。建于唐大 历时的众宝寺,后晋天福年间重修,历代又有增修,碑记中就载有牡丹、银杏树,相传为唐时遗物,“移植即枯”其西洛水支流华池水,今合水县太白乡西发现的<唐李氏世系图>碑,碑左刻《唐宣赐薛王庄记》,碑文刻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薛王庄于后唐同化二年(924)赏赐,时这 里“松竹葱茂”,薛王庄附近每春苑呈丽,秋叶雕霜,烂若锦绣,延袤十数里,珍禽异兽,翱翔乎其 间”,这里已居子午岭腹地,森林繁盛可见一斑。正是林多,“两山之间义门川水泓澄甘洁,抱庄而流”,生态环境还是十分良好的。

宋代,陕东陕北的农田植被仍然多布。乾德初曾调泾州的粮食以救济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这里的农业还是值得称道的。而元丰时,其西的“渭州、陇山一带,川原陂地四千余顷,可募弓箭手二千余人”垦殖,沿陇山、六盘山一带农田植被增加。宋代采伐陇山材木,“吏持 斧四出伐木”。金代正隆四年(1159)“时营建南京宫室大发河东、陕西材木,浮河而 下”。陕西可利用的i是陇山和六盘山、黄龙山等处的林木,可见山地森林仍在不断减少。

马莲河流域庆阳附近的盘岭一带,金时“山从林杪出仍有一些林木灌丛等次生林。但环县以北的旱海中仍为盐生草甸,“素无水泉”,即使“募民以榆槐杂树”,“地舄卤,树皆立枯”,陕北横山一带多森林,“自鄘、延以北,多土山柏林”。横山以南却多农田植被。宋元符 二年(1099),“自麟、石、鄘、延,南北仅三百里,田土膏腴,并以厢军及配军营田一千顷,岁可入谷二十万石”。横山以南的延州、保安军、鄘州农田植被也已增多,林木砍伐严重,政府被迫下令栽植树木。延州以南的牡丹山,为崂山一支脉,这里多牡丹自丹、延以西尤多,与荆棘 无异,土人取以为薪”,从唐宋至明代,延郝州等境尤为繁盛。黄龙 山林木这时也有所减少,今在黄龙林区分布有18座唐宋石窟,证明当时这里人口已有一 定规模,农业发展,林木相应受到一定破坏。黄龙山西南的中部县,黄帝桥陵的林木宋以前就有栽 植,宋开宝中也还栽植松柏1415根。今黄帝陵庙现存最早的一道护林通令为嘉祐六年(1061)所立的碑石。历代栽植补修,使今黄陵柏林成为中国保存面积最大、柏树年龄最长的人工林。其南的玉华山,唐时为玉华宫,林木繁盛。宋时曾为玉华宫的凤凰谷“但见野田荒草而榛荆也”,以多灌丛荒地。兰芝谷曾为玉华寺所在,仅存18棵松。时玉华山附近,“山鸟嘤咛绕乔木”,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 ,玉华宫附近川谷地的林木已残存无几,昔日“沉沉松嶝”情形已不 可复睹,仅在较髙山地上,剩余一些林木。宋雍熙初还于玉华山捕获一角兽,足证林木还有 剩余。今在玉华村东1500米处发现有大块木炭,以及土炭与砖、瓦、铁器、红烧土夹在一起的印痕, 证明包括玉华宫在内的宫殿建筑曾遭火焚毁,宫旁林木亦应在火灾中遭到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包括陇东、陕北在内的黄土高原,这一时期旱生植被明显增多。《元和郡县图志〉泾洛流域上游还未有甘草上贡的记载,而到了宋代,〈宋史·地理志〉就载有原州、环州向朝 廷进贡甘草。〈太平寰宇记〉还载有邠州、宁州也产甘草。宋代甘草分布范围已较唐代扩大。又据 〈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平凉有“白草军域”,《宋史·地理志>载延安府延川县有白草聚落,白草分布范 围也在扩大。与此相反,耐湿润的秦艽,据〈诗·小雅·小明》所载,先秦时在陇东生长普遍,而据《太 平寰宇记〉所载,宋代仅在延州土产中可以见到,秦艽分布区由西向东迁移。从甘草、白草和秦艽分 布范围变化,说明唐宋时期生态环境趋于干旱化。

二、泾洛下游关中中东部地区

隋唐以前,关中的农田植被一直占有很为的比重。隋唐继续推行均田制,强制植桑,对恢复泾 洛流域的人工林起到一定的作用。唐代泾洛下游,人工栽植的经济林和风景林随处可见。下却县 (治今渭南市临渭区下邹)桑柿茂盛。沙苑古柳从西魏所植,至唐大都存活,郑白渠旁 也是柳树成行,三原李靖后裔花园中竹树翠绿,田间地陇,桑椹飘香,径洛下游的蚕 丝业也渐有声誉。随着三白渠、通灵陂、成国渠及引泾洛及黄渭等水利工程的兴修,通灵陂等碱 卤之地也得到了开发,这里部分栽植水稻,使原来以芦華等盐生植被为主的景观为之一变。 时关中已种植黍、麦、稻、稷、禾、豆、麻、谷、荞麦等九种作物,农田栽培植被几乎遍及包括泾洛下 游在内的整个关中。

值得一提的是,关中北山一带多为皇帝陵寝所在。唐皇帝陵大多以山为陵,上植松柏,称为“柏城”。《元和郡县图志〉就载有睿宗子惠庄太子陵、惠宣太子陵、惠文太子陵“并在(桥陵)柏城内” 。每个皇帝陵都有专人护理,柏城内的树木也为护理内容之一 对毁坏皇陵树木的人员严加惩处。仪凤初,权善才、范怀义曾“误斧昭陵柏”,高宗曾欲斩杀二人。正是有律令 严加约束,有唐一代,唐陵松柏成林,一片郁葱。杜甫两次经昭陵,先后题诗曰:“松柏瞻虚殿,尘沙 立暝途”,“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诗圣经桥陵,亦有“开虚冉冉风,松肃冷冷 石”。除昭陵、桥陵外,乾陵也有柏城,其他帝陵亦相仿佛。就连让皇帝惠陵的规模旧 制也与诸皇帝等同。其陵寝和周围的柏城也广植松柏。民国初年,蒲城西北让皇帝陵周围 还有百余株合围粗的古柏。可见,柏城为诸皇陵的代称,一般规定诸皇陵三里内不许埋他人尸骨,柏城到底有多大?从惠宣太子墓在睿宗桥陵东6里(折合今制3 3公里)来看,柏城除包括玄宫所在山体外,还应包括附近石门道、献殿等,今桥陵南北墙宽约2800多米,柏城还应较 陵园面积要大一倍多。唐时冯翊附近已不像北魏时“樵牧广饶”。开元时,关中“近山无巨木”冯翊城周围,“野庄乔木带新烟”,已剩零星点缀村旁的树木而已。不过其北的黄龙山,仍残余一些树木。

彭衙近在其南,至德时黄龙山附近的虎狼仍有所闻。贞元时,裴延龄就曾奏言,“同州得大谷,木数千章,度皆八十尺”,连德宗都难以相信,说明平原之木确己开采殆尽,此为山地所遗余木而己。

唐末,泾洛下游关中之地,“高田长枥,下田长荆榛”,农业凋敝,“人烟断绝,荆榛蔽 野,“田多荒莱”。后经开发,至宋初时,云阳“有田皆水竹,无地不桑麻引泾的丰利渠也有用当世,这都使农田栽培植被较唐末五代时有所扩大。连沙苑及黄河滩地都得到开发,可见农业栽培植被己占主要地位。而人工林的恢复靠政府强行命令“课民种树”,每县民籍分为五等,各种杂树二十至一百不等,“桑枣半之”。后又规定“禁伐桑枣为薪”,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经济林的恢复。除此而外,关中人工林己散见不多。沙苑一带古 柳往往犹存。唐帝陵柏城中的松柏也逐渐减少。而北山一带淳化县地,“山林深僻,多聚 '贼盗’,次生林灌丛仍有遗存。但随着引泾口不断维修,年需“稍木数百万,,以壅堰水,雷 简夫虽减少用木三分之二,便仍需数十万根,这些木材仍需从附近北山上砍伐,其砍 伐都使北山林木减少。宋天圣三年(1025),澶州(治今河南濮阳)修河桥,却要远用“秦、陇、同州出 产松材”。同州松材只有北部黄龙山可以当之,秦陇两州的松材也只有陇山才会出产。

金代,关中农田植被减少,蒿莱等草生植被较宋代増加。虽然三白渠也仍然发挥效用,但整个 关中“人稀地广,蒿莱满野”。朝邑县宋熙宁时淤灌的滩地时己变成“林木蓊郁,小径萦纡”,泾洛下游附近山上的林木仅在山顶上残留一些而己。州西北石龙涡所在的山上,“苍柏青松顶上栽,山下林木己杳无踪迹。而乾县梁山之阳,金代还 曾为狩猎之地,灌草又有复生。元时,并未有多大改变。1998年3月,在蒲城县南六 里的洞耳村发现至元六年的元墓,从壁画宴乐和人物服饰来看,反映蒙古人游牧和胡化的倾向仍很浓重。正因为如此,政府才颁布政令,禁止变农田为牧场。不过,关中的农田植被还是有所恢复的。 元王御史渠等引泾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关中设立终南、渭南、泾阳、栎阳等43屯,都对恢复关中农业起到了莫大作用。同时,泾渠旁广植榆柳以护渠。马可波罗路经关中,从哈强府 (华州)以西至京兆府,路旁果木成园,树木园林既美且众,田野桑树遍都—百一十章《京兆府城》。但无论如何,也是难与唐代相提并论的。

三、小结

唐宋金时期,随着气候逐渐变冷变干,加之人为地开发泾洛上游地区,使原来的山地森林植被 逐渐减少,一些旱生的草类植物分布区扩大,泾洛上游地区的农田植被在这一时期也较前代有所发 展。而泾洛下游仅在沿北山一带稀疏点缀着一些林地。由于人为砍伐陇山、黄龙山等地森林,这些 地区的林地进一步缩小,平原川谷地除农田栽培植被外,桑果林木等人工经济林也分布其间,战乱 或朝代更替,灌草植被也时有出现。元代由于胡化倾向严重,虽在关中和陇东平凉等地屯 田,但农田植被似不如前代面积广大,草地植被应有所増加。唐宋金元时期,可以说是 泾洛流域森林草原植被破坏较为严重的时期,较隋以前破坏程度较重,但却难以和后代相较。这一 时期,尤以唐宋破坏最为严重,金元灌草植被有所増加,但农田栽培植被仍占很大比重。黄土高原 腹地森林逐渐减少,除与气候变迁有关外,历史上也与人类在这一生态脆弱地区毁林开荒种田有很 大的关系。

                                                                                       小编 @ 望望



暨南舆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秦文化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黄土高原有多大多高?
秦陇文化(秦陇地域位于黄土高原,含关中盆地)
陇西: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汉唐盛世的西部屏障,如今为何沉寂了?
陕甘三题:安塞的植被与一个旅游作者的胡说
最甘肃的甘肃,到底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