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视角俯瞰,人为什么会生病


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是不可改造不可对抗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江上清风游 音乐: 慕云清阳 - 古风纯音乐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人为什么会生病,我们不讲琐碎的养生知识,我们直达人生病的本质根源。
 
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多大呢,有整个天地那么大!
 
如果从日常工作生活来看,造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各种养生广告会告诉你,你要吃这个,不能吃那个,不然会生病;各种健康小知识告诉你要如何做健康操,如何揉按重要的穴位,不然会生病。
 
但令人忧伤的是,我们即使吃了这个吃了那个,也做了很多养生操,到最后发现也没有多健康!因此我们肯定是还没有找到本质的原因,或者说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因素。
 
下面我们先看下“疾病”二个字。“疾”的本意是一个人的腋下被箭射伤,后来引申为人生病,侧重于指人的外感疾病。“病”的本意是疾加,指人的疾病没浅入深了,更加严重了。
 
病由一个“疒”加“丙”构成。“疒”愿意是倚、靠着的意思,人有病痛而倚靠着休养,其本身就是形容一个人生病的样子,这说明人生病时站不立正,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人违背了天地生人时给人的出厂设置,违背了天地生人时的初始程序,从而导致了歪斜不正。
 
我们在来看另外一个“丙”字,这个丙是十天干的其中一个,天干是作纪历用的,丙在五行中属火(五行是气的五种状态和属性,丙是指有火的属性),每个天干都有二层含义:时间和空间。
 
因为时空是统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二气也会跟着离合而形成不同的能量状态,所谓时立气布,就是一定的时间对应一定的能量状态。
 
比如丙火,北斗星斗柄指南,天下皆夏,一年之中天下处在丙丁之时,天地整个能量处在火的状态,火什么状态?万物生长,其势盛极,而在人身来讲,身体能量向外,阳气处于迸发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病字的构成要用到“丙”字,而不用“火”字,或者其余九个天干呢。我们总结如下:
 
第一,用天干来构成,而不用“火”字,是因为人的疾病也一样,有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火只代表了空间能量的属性。

第二,为什么不用其他9个干支?我们知道人的五脏中,心属火。五行中能量向外迸发到极致时就是火的状态,而五脏中心神统御整个脏腑,人身的精气能量统合而外现出来就是神,所以这里“丙”字,还有代表人的心神的一层含义。

从这里也延伸到人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精神和思维活动,把人的整个精神和思维心理活动用心神来概括,用火来代表。这里为什么不用丁火来做代表呢,因为丁是火的阴性面,不具有主导作用。
 
第三,病字里面的“丙”同时具有能量、时间和空间的三层含义。从这三个,我们可以联系到仲圣的伟大著作《伤寒论》,怎么能联系呢?
 
因为《伤寒论》能成伟大而经久不衰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的“六经辩证”,这个六经辩证就是涵盖了能量、时间和空间这三个维度。
 
有了六经辩证,留给我们后学者,一个非常大的临床启发,即使医者遇到没有见到过的症状情况,在六经辩证里都能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而《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借鉴内经的热论六经,但二者差异很大,不是同一个东西,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从以上对“疾病”两字的解构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到人体生病的比较深层次的因素。人们无论是饮食不节,作息不法还是其他诸多情况,都集中指向一个问题:
 
人是天地所生,是整个自然的一细分子,是天地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人身生命的运行有一个设定好的固定程序,这个程序锚定天地,这个程序效法天地这个大系统,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要合法,合天地之法,人后天所学知识来指导的行为如果不合天地之法,那么结果就是“失德”,失德就是损失自身能量,损失能量寿命就会在人的天命120年打个折扣,俗称“折寿”。
 
以上是一个大原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人生病的原因。所以决定人生病的本质因素就是人身能量的多少,因此先天禀赋加后天修养就决定人一生的寿命长短,以及病痛的多少。父精母血结合的一刹那,加上母亲十月怀胎的养护,就基本决定了你的禀赋。
 
有时候人跟人之间天赋的差异能到达十万八千里那么大,有人禀赋足,事业成而病痛少,也有人天生身体差禀赋弱,事业难成而病痛多。
 
我们再谈回后天修养这个事。有一句话叫“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句话被没文化的人污蔑到完全相反的境地。
 
人不为已的这个“为”是修为的“为”,不是为了谁的“为”,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学习圣贤,对自己后天的行为不修正, 整天胡作非为,不把自己的行为修正到符合天地之法,那么天地不会放过它,会让他生病,让他身体变差,会让他快速灭亡。
 
这不是一个通俗的道德教条规劝,而是一个天地运行法则,没有任何的鸡汤,纯干货!什么干货?一个让你健康幸福,让你福寿安康的干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最基础的动作就是得让你自己健康,如果把修身作为一个目标,那么健康是其中一个结果,身怀治国之术是另外一个结果。因为治身,治业,治国,平天下,背后有相通的原理。
 
我们大体上交待了一个人生病的本质因素。那么反观现在的人,对天地有何了解,有何敬畏,当代科学都要与自然抗衡,要改变自然,要改造自然。我的天……也不打量自己几斤几两,说出如此狂妄的话,做出如此愚蠢的事。
 
如果把人的行为符合人出厂设置通俗地叫做“合道”,那么不合道就是“人不为已”,那么就会受天刑,疾病和病痛不断。
 
如果还是理解不了不合道这个事,我们再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
 
我们公路上以前是没有标线的,而随着车越来越多,又还没有统一的交通规则时候,车辆行走杂乱无章,人们会经常面临车祸现场。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我们制定一系列的交通规则,并在马路上标划了相应的行走路线,这样就大幅度减少了车祸的发生,车辆能顺利地在路上行走,而且行走的速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这个交通规则就类比道在人身生命设定的运行规则,人的行为符合这个生命运行规则,就好比车辆符合这个交通规则,人的行为合道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好比车辆符合交通规则可以减少车祸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非常重视交通规则,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车祸,立马就香消玉殒。如果人的行为不合道,比如你晚上通个宵,第二天也立马香消玉殒,看谁还敢熬夜通宵。
 
所以天地也是仁慈的,给你一个缓冲区,用疾病来警告人类,来告诉你生病了,要悠着点,要修为自己,把自己修正到符合天地之法,让自己身体能量得于增加。
 
说到这里呢,再看下当前的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样呢?从思想价值观到日常行为,生活作息等等,都以西方为标准,可有多少人去想过,西方人的这些所谓的科学和文化,有没有符合天地之法呢?有没有符合人类出厂最初设置的程序呢?没有多少人想过!
 
我们之所以说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向古代圣贤学习,这不是一个通俗的简单的教条规劝!因为中国文化,这个从道,从天地衍化而来的文化,就藏在古代圣贤身上,藏在古代各种经典书籍里面。
 
西方文化走到现在就要灭亡了,打着蝌学旗号到处坑蒙拐骗!回头一看西方文化不过200年左右,就要走到尽头,这不是偶然是必然,因为它不合道,不符合天地之法,他们不修为自己,那么就天诛地灭!
 
上边我们讲了人体生病最本质的原因,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不合道。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应该如果调整,怎么样才算合道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中国文化经典书籍里面,在中医四大经典中,就《黄帝内经》这一部经典都值得我们研究一辈子,同时也都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今天我们说说中医是如何看待人生病,并从更具体的角度去看生病这一现象。
 
依前面所讲,我们遵循圣贤的教化,认真学习各类中国文化经典,并用于日常生活,来不断修为自己,这一行为就从根本上使我们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这就是中医思想中的治未病。
 
但如果说一个人已经生病了,或者有比较严重的疾病了,中医是如何从整体上去看和把握这么个一个事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生病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并且我们可以简单地从这些症状的轻重和多少,来大体上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就是说中医是通过这些症状来总结病机病理的,是从外面的现象来了解里面的病因的。
 
而且人类从有文字记载到现在,人生病时的症状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比如感冒发烧了,会伴有头痛头晕,流鼻涕啊,咳嗽啊等等,这一系列的我们称之为外感症状。所以中医看病是直指本质现象,从源头来把握人生病的本质规律,从本质到特殊,再从特殊再到本质。
 
所以为什么几千年前的经方用到现在一样效如桴鼓,那些说中医是慢郎中的是不了解情况的人,用经方治病,如果辩证准确用药得当往往一剂知二剂已。
 
什么是经方,经方也就是经典之方,最早来源《伊尹汤液经》,并由仲圣《伤寒杂症论》来继承和发展,因此现存的《伤寒杂症论》就奠定了后面中医方剂学的基础,把理论--方剂--方药完美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把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并用经典之方治病的中医称之为“经方家”。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症论》、《难经》。
 
所以中医看病治病,如果不从中医四大经典入手,那么是抓不到本质的。一部《黄帝内经》,把人生老病死基本都讲透彻了,而且还从天人相应,天人同构的思想来解构天地对人的影响,从更高层次来看待人的生命规律。但从治已病,治疗现代人的各种复杂的疾病来看,内经的13个处方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面对世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的疾病,《伤寒杂症论》应运而生。这一部经典更具体,更直接地展示人的生命科学,全面整体地把握人生病的本质规律。
 
如果说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解决了人与道的关系,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伤寒杂症论》就解决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因为他讲的是人身生命这一个小宇宙,我们通过《伤寒杂症论》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疾病发生的本质规律。
 
因此,《伤寒杂症论》之所以能成为传世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的“六经辩证”。
 
我们先下个结论:通过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我们可以系统地全面地了解疾病发生以及传变的过程和规律。
 
下面我们着重来说说六经辩证,通过对六经辩证的讲解,可以知道中医看待疾病治疗疾病的思想。
 
六经有哪六经呢?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关于六经的思想,从现存的经典里面基本有以下几个分类:

1、热病论六经学说,我们简称为“热病六经”。 

2、经络六经学说,我们简称为“经络六经”。

3、五运六气学说,我们称之为“气运六经”。

4、伤寒论六经辩证学说,我们简称“伤寒六经”。

前面三个六经之说都出自《黄帝内经》,另外,伤寒六经具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意义,用前面三个六经学说去解释或者替代伤寒六经,是出错误的。下面我们作相关解释。
 
热病六经,热病六经的证候与伤寒证候不相同,伤寒证候更全面更系统,而且热病六经传变为一日太阳、二日阴阳、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依一定的次序进行。
 
而从临床上看,伤寒六经的传变既无固定的日数,也不循固定的次序。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说疾病应机传变,没固定的顺序。
 
经络六经,非常多的人把经络六经跟伤寒六经等同视之,如果把这二个看着是相同的东西,那么在解释疾病的时候会有很多牵强附会之说。经络学说有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而伤寒为六经,于是便有传足不传手之附会之说。
 
显然就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位置,并不能全面统括身体每一处地方,于是又发明了“经病”和“腑病”之说来强行穿凿附会伤寒六经,强行用经络学说来统括身体所有疾病的发生。
 
我们认为,伤寒六经的范围应该包含经络六经,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这不能代表整个太阳病,但伤寒六经太阳病,就包括有足太阳膀胱经受邪。
 
气运六经,五运六气是从更高层面来解释天地,和天体行星对地球以及对人体的影响,但其本身不能系统全面地体现人生病时的疾病应机传变和规律。
 
我们来简单说下五运六气,“运”是太阳、月亮、金星、木星 、水星、火星、土星的视运动,而“气”是天体运动时产生的,一种作用力,一种能量,或者叫一种场,是一种适合生命存在的场(主要包括引力场、生物电场、磁场、电磁波、生物光等等),气虽然看不见,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
 
伤寒六经,伤寒论本身的六经,他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是对人疾病发展过程中依据不同病性和不同病位而分化的六个病理阶段的整体概括。
 
继续讲伤寒六经之前,我们先来说明疾病本质是什么东西。疾病是人身体里面正邪交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人体各个部位正邪交争表现出来的现象会有所不现,就说明不同病位会有不同的疾病症状。人体正气也即是人的气血能量,邪就是人体内外会给人生命运行带来负面影响的东西。
 
内经素问热病论,有一段话: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上边这一段话说明了中医一个思想:人体正气无时无刻不在跟邪气做斗争,要是不斗争了,那是正气衰弱了,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病进,会表现出来无症状的情况。
 
再举个例子,平时一个人如果工作比较激进,经常加班加点,会发现状态还行,也没有生病的情况,而一但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各种疾病找上门来了。这个情况不是你停下来休息才身体变弱,刚好相反,是你休息气血能量得到补充,有能力跟身体邪气做斗争,于是表现出来生病的症状,是身体在修复的情况。
 
好了,大概交待完了疾病的本质现象,我们再来看伤寒六经。伤寒六经的病性分阴阳二种属性,阴性就是衰沉的,不及的,抑制的,比如:脉微、脉沉、说话有气无力,恶寒无热等等;阳性就是兴奋的、亢进的,激进的,比如:口渴怕热,脉浮脉大,燥动有力等等。
 
而病性是依据人身体气血能量的充足与否来决定。怎么理解呢?比如同一个病位,如果这个部分的气血能量充足会表现出来阳性的病性,说明正气足,跟邪气做斗争的程度激烈,而反之气血能量差会表现出来阴性的病性,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邪气会进一步深入,造成病进。
 
那么病位就是指人哪个地方生病了,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这三个部分就把人疾病发生的地方全部概括了。在六经里面,太阳、少阴属表,阳明、太阴属里,少阳厥阴属半表半里。把病性和病位结合起来看,表阳病是太阳,表阴病是少阴;里阳病是阳明,里阴病是太阴;表半表里之阳病是少阳,表半表里之阴病是厥阴。
 
在人体,表是指体表,就是人身上的躯壳,比如皮肤,肌肉,筋骨,四肢等;里是指里头的消化系统、消化管道,主要由由大小肠和胃组成;表半表里就是胸腹腔间,一切脏器,三焦胆腑等,也即是除了表和里,其他都半表半里,我们临床上辩六经的时候,表里比较容易辨别,半表半里的症状非常复杂,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用排除法,除了表里,就是半表半里。
 
而且,六经总的来说是阴阳随着时间变化,而推演离合形成的六种能量状态,里面有三层含义:能量、时间、空间。同样的伤寒六经也具有同样的思想。
 
就六经中三阳(太阳、阳明、少阳)来说,太阳是能量最充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太阳也叫巨阳,或称为三阳;而阳明次之,是气血能量不足退守到消化系统跟疾病做斗争的情况,称为二阳;少阳为一阳,是气血能量进一步退守到脏器、三焦等半表半里跟邪气做斗争的情况。
 
我们拿太阳病举个例子,生活中我们看见老年人,或者气血虚弱的人,得感冒通常不会发烧,直接是无热恶寒,脉不浮,脉微细,也可能会有身体疼痛,这是什么?这是进入少阴,只是在表的阴性症状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很快就传入里,比如会进入太阴,有脾虚的情况。
 
太阳与少阴是同一病位二个病性,一阳一阴,互为表里,病性与病位的传变都依据人本身气血能量的充足与否来发生相应的变化,气血充足的人就表现太阳病,气血不足的就表现为少阴病。因此生活中老年人,或者气血很衰弱的人,得伤寒病时直中少阴,非常有可能造成心肾严重的疾病。
 
我们再举个例子,《伤寒论》97讲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主之”。
 
这里面血弱气尽了,正气没有在太阳这个一层把邪气给打败,直接退守到“胁下”,这个胁下就是少阳的部位,胸腔一带,为上焦,是表半表里的地方。
 
“正邪分争,寒热往来”,正邪斗争,正气足的时候把邪气推到近表的地方,就表现出怕冷恶寒,正气弱了就被邪气打败,邪气进入近里的地方,那么症状表现来就是恶热不恶寒,随着正邪斗争的进退,症状就会出现一时热,一时寒,寒热往来。
 
以上例子,正是六经传变的现象,随着气血能量的进退,疾病发生的地方,就有可能传变,这是六经里面能量和空间的二层意义,而从时间这层意义来看,一个是气血能量和病位的转变不是一瞬间就发生,都在一定的时间内传变;
 
另外一个,时间方面表现更突出的是子午流注的原理;最后一个,每一经都有其欲解时,比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上午9:00---下午15:00),临床上一般感冒无论是吃药还是自己好的,通常会在好转的那天中午时分胃口大开,这表示感冒要好了。
 
上面我们说疾病是身体正邪对抗表现出来的现象,其实更本质的看法是:疾病是人的生命运行过程中,要对生命系统进行保护,然后进行修复的现象,而且这个保护是持久永恒的,有一分气血能量,就有一分保护,直至死亡。
 
我们说要合道,养生要顺应自然,然而治病更是要顺应人体生命运行的大道。生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是不可改造,不可对抗,不可替代的!因此中医采用汗、吐、下、清、和解的方法来顺势利导地治疗疾病。
 
我们举一个例子,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一种能量向外的体现,如何体现?脉浮,就是身体调动气血津液集中到体表,血管里面血的水分增多,脉在气血能量的推动下,高于平时的位置,用手指轻轻触碰,在皮表就能摸到脉。头项强痛而恶寒也都是气血能量向外的趋势,气血能量向外是为啥?是要在体表跟邪气作斗争,要把邪气阻挡在体表,并把邪气排出体表,是这么一种现象。
 
因此中医里面如何看待疾病,如何具体地细致地分析疾病,那么需要在《伤寒杂症论》里面找答案。整部经典,就是一部生命科学宝典。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华夏天道文化是如此深邃,又如此有魅力,而在当前乱道的社会里,总有那么一小群人,他们逆行而上,不随波逐流,不断探寻老祖宗留下的古老天道之术。
 
在这个物质极盛的时代,在这个道德精神早已远去极度堕落的时代,他们抱道潜藏而又适时而动,顺应当前文化复兴之大好时机,把中国文化再次升起来亮起来,照耀整个人类,让世间车同轨书同文,让每一个华夏之人都能得到福泽!

(号易死,请大家务必,同时关注以下账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伤寒六经,及其独特的意义!
六经辨证如何入门.六经辨证口诀和总结. 中医六经辨证常用吗 ?六经辨证的技巧
热论篇----王正龙
中医时间医学——六经欲解时在临床中怎么用
川派伤寒读书会专题·黄韵:病传
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