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律启蒙精解第八讲:几行韵句凄凉里,三个君王惨淡身

【声律启蒙】

三江之二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颈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解析

一般来说,声律启蒙里面的韵文,并非如写诗填词一样,需要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但在今天要讲的这段韵文里,如若多加揣摩,却不难看到三个亡国君主落寞的背影,并从中读出一个相对统一的立意。

一开始的旌旗官驾,再拉开千山万水,引出故国他邦。这样的氛围之下,就很容易将之与亡国被俘往北宋京师的南唐后主李煜联系起来。毕竟,古往今来,要论写故国之哀,李后主绝对为千古第一人。无论是九泽三江还是山高水长,岂不都是李后主笔下“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无限江山”?那钟鼓齐鸣里,有没有后主听着“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感伤?这本该寄情于清风酒舍、怡然在明月书窗的文艺青年,却被看不见的手绑在了亡国之君的命运之轮上,就像商纣王、秦子婴。虽然亡国的原因各异,惨死的结局却也殊途同归。

即便是最后两句看似宕开一笔写景的闲联,成双成对的浴鸥飞燕,也未必没有暗喻历史的“无独有偶”之意……


旌旆

旌(音jīng)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后泛指普通旗帜;旆(音pèi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诗文中的旗帜。一般借指军旅。

[唐]孟浩然《送苏六从军》诗云:“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盖幢

古时将军刺史的仪仗,称“曲盖”、“赤幢”。亦借指刺史、郡守。

[唐]刘长卿《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诗云:“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

故国

祖国;故乡。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邦

他邦 他国;异乡。

[唐]储光羲《贻余处士》诗:“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延伸阅读心念故国身死他邦的文艺皇帝

李煜(yù ),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南唐后主,亦称李后主。

其实皇帝这头衔,一开始他真的是拒绝的。

那时还叫李从嘉的李煜善长诗文、工于书画,额头丰满,牙齿重叠、一目双瞳。他这奇特的样貌就引起了他的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

要知道,古书上记载着帝喾(音kù,上古贤明帝王)、周武王、孔子等人都是生有骈(pián)齿。而舜、楚霸王项羽、晋文公重耳等人都是生有重瞳。

你说李从嘉你生来这副摸样,不就是摆明了车马,要当皇帝的架势?而且看样子还是要当名垂千秋的著名皇帝!你这考虑过太子哥哥的感受吗?

虽然在样貌上,李从嘉还真没办法考虑太子兄的感受,但在行为上,李从嘉还是表现得非常懂事:为避祸,他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但命运就是有这么操蛋。你越不想要的,命运之神越要放到你的面前来。而很想很想要继位的太子兄,还没穿过龙袍就早早地因病夭亡了,让皇帝老爸李璟不得不把视线又投向了这个天资聪颖,且生就一副帝王样貌的小六子。哪怕有大臣力谏,说痴迷文艺、酷爱佛学、懦弱少德的六皇子不适合登基大宝,“主要还是看脸”的李璟还是执意选择了李从嘉。

不由得李璟不着急啊,李从嘉被立为储君后,没过两年李璟就因病驾崩了。李从嘉于是被命运推上了宝座,而不是他最深爱、也是最擅长的书案。

公元961年,李从嘉正式继位,并改名李煜。

他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甚至不惜自降身份。971年,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主动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不再称帝,以求偏安一隅。

这其间,李煜先后宠立大周小周两大美女为后,纵情声色,沉溺于脂粉艳词之间。

极具诗意情趣之美感的李煜,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则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这也正是其国破之后,《破阵子》一词里所说的,“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毫无政治机心的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这样主动低到尘埃里的行为,毫无野心的态度,就能换来北宋的垂怜与善待。

然而,对于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而言,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

公元974年,宋太祖以祭天为由,屡次遣人诏李煜北上,李煜岂敢轻易自投樊笼,均托病请辞不去。宋太祖遂以此为由,发动了灭唐之战。

975年,宋军围攻金陵,李煜见大势已去,肉袒出降,被俘往北宋京师,封作“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

亡国的巨大变故,使得李煜有机会用全新的心境来进行诗词创作,他的作品从此一改以往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的格调。其笔下的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王国维对其晚期作品的评价是:“将伶工之词变为了士大夫之词”。

作为皇帝,终成亡国之君的李煜肯定是不称职的,但他待人仁厚,除了纵情声色,沉迷文艺之外,却并无过多昏聩之罪。而作为词帝,他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却是千古无二,他将之前只如通俗歌曲,只堪吟唱小情小趣的词牌,拓宽到了可登大雅之堂,可供万世流芳,可与唐诗较短长的境界。

但就是在李煜终于在亡国之痛中无愧名君异象,成就千古词帝,写出他生命中最具艺术价值的《虞美人》之际。那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却招致了宋太宗的忌恨,认为他仍抱有故国之思,还有复辟的危险。此时,大宋的天下,已在一个烛影斧声之夜,由更狠辣的宋太宗取代了相对宽仁的宋太祖。

于是,在978年的七夕夜,李煜42岁的生日宴上,一代词帝被宋太祖用下有牵机剧毒的毒酒鸩杀。

千山万水

形容山重水复,比喻路途遥远而艰险。

[唐]孟浩然 《游江西留别富阳裴、刘二少府》:千山叠成嶂,万水泻为溪。

[唐]贾岛《送耿处士》: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九泽

指华夏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把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兖州大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并州昭余祁。但自古对九泽所指颇多争议,可视为泛指湖泽。

三江

最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著作,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现代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两个,一是西南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因“三江源”而蜚声海内外;一是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春联上经常出现的“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寓意财源滚滚,如三江奔流,通达天下。这里九泽和三江的对应,便是胸怀天下之意。

山岌岌

山势高耸的样子。

[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诗云:“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水淙淙

流水发出的声音。

[唐]白居易《草堂前新开一池》诗云:“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

鼓振钟撞

钟和鼓都是古代礼乐器。亦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清风生酒舍

李白《杂歌谣辞·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白月照书窗

[唐]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唐]独孤及《和大夫秋夜书情即事》:“铃阁风传漏,书窗月满山。”

阵上倒戈辛纣战 这是写周武王伐纣之牧野大战。

【延伸阅读】 血流漂杵也能美化成载歌载舞

牧野之战郑毓敏 画

关于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当时周武王麾下约有四五万人,而商纣王(帝辛)集结的军队人数达到了17万。

《逸周书·克殷》记载 :讨伐商纣王的周武王军队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慌不择路地往回跑,又遭到了后方押阵精兵的阻拦。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商纣王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正式宣告灭亡。

《尚书·武成》中记载牧野之战这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木杆兵器都在血泊中漂了起来)。可孟子认为这样描写夸张过度,他觉得周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纣王残暴,士兵会纷纷起义,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于是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

道旁系颈

道旁系颈子婴降 这是写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延伸阅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秦王子婴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民间称秦三世。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

同年十月,刘邦率兵入关。

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见大势已去,遂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用丝带系颈以示降后将自杀),封(密封)皇帝玺(印)、符节,降(投降)轵道(今西安东北)旁”。(见《史记·高祖本纪》)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清末史学家蔡东藩曾评曰:“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报应其果不爽欤!”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鸥鸟成双成对地在夏天的池塘里戏水。

[唐]许浑《重游郁林寺道玄上人院》:“雨晴巢燕急,波暖浴鸥闲。”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双飞双栖的燕子在春风里衔泥筑巢。营垒:筑巢。

[唐]杜甫《双燕》诗云:“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

【课后作业】

学以致用,来对个对子吧:

山高水长离恨远

下联请——

【广而告之】

一水诗塾精讲《声律启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创首发今日头条。如果觉得对您的胃口,记得点击标题下的“一水诗塾”订阅哟,免费的优质国学家教等您领回家!

【往期回顾】

声律音韵美到窒息的蒙学妙品,还不快收藏了教孩子去?

声律启蒙第二讲:一段韵文76个字,竟然藏了这么多故事?!

声律启蒙精解第三讲:听韵文,讲故事,读懂名句长姿势!

声律启蒙精解第四讲:冯妇不是女汉子,叶公憋屈改了姓。

声律启蒙精解第五讲: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声律启蒙第六讲: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声律启蒙第七讲:烂漫黄花初满径,扶疏绿竹正盈窗

(由于头条号每篇文章不许超过5个超链接,这里就只列举标题,不加链接了,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进入“一水诗塾查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律启蒙精讲第八讲:几行韵句凄凉里 三个君王惨淡身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卷上·三江2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三江韵(三)
声律启蒙|三江(二)
声律启蒙三江 第二拍
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死前写了一首词,这首词是哪一首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