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律启蒙第51讲:二萧之三 二十四桥 争论难消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之三

小测试:

二十四桥到底是(无对错投票)? (单选)
0
0%
扬州当时刚好有24座桥
0
0%
二十四桥是桥的编号
0
0%
泛指扬州的很多很多桥
0
0%
特指的一座桥,又名红药桥

【解析】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

班马:班:指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汉书》的作者。马: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作者。

董晁:董:指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晁:指西汉政论家晁错。二人以才名并称于世。《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节中,李白曾说:“虽有孔孟之贤,晁董之才,无由自达……”

夏昼春宵:夏昼愁长,春宵苦短。

[宋]陆游《幽居即事》诗云:“终日无再炊,奈此夏昼永。”

[唐]白居易《长恨歌》诗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

雷声电影:雷鸣电闪。

[宋]楼锷《浣溪沙·双桧堂》词云:“夏半阳乌景最长,小池不断藕花香。电影雷声催急雨,十分凉。”

[唐]宋之问《内题赋得巫山雨》诗云:“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八千路,廿四桥

八千路:形容路程遥远而艰辛。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宋]岳飞《满江红》词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廿四桥:扬州桥名,因唐代大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而闻名。其诗云: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延伸阅读:二十四桥的千年诗迷

杜牧的诗,在写出了扬州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风貌后,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二十四桥位于扬州的何处?到底指的是几座桥?

这座千百年来纷争不已的“二十四桥”,素来有多种说法。

一是24座桥说,据《一统志》载,隋朝时曾置24桥于扬州,唐朝时仍可见到那24座桥,分布在当时扬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宋代以严谨著称的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但到了明朝,二十四桥已全部毁坏,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

二是排序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排序编号为第24的桥。依据是诗歌中常出现把桥编号的句子,如杜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张乔《寄扬州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等。或许在唐宋时期,扬州有很多桥,桥名不够用,只好用编号来代替。就像现在的有的城市在长江上有多座大桥,就会分别名曰长江一桥、长江二桥……

三是泛指、代指说,我国向来就有对数字概念采取含蓄、朦胧、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并不采取绝对数字。譬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弯”、“三百六十行”等,并非确数。

四是一座桥说,宋代词家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还在《咏芍药》中写下这样的句子:“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这种写法,似乎就是特指的一座桥了。此外,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亦可为之印证:“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以一水个见,虽然杜牧和姜夔都写过“二十四桥”,但二者未必思维等同。结合杜诗的意境,“二十四桥”作为一个泛指的概念,目标众多,而不知玉人何处,才更有茫然之感。相比之下,姜夔词中的“二十四桥”写得太实,意象窄了太多,就像其在诗坛的影响力,较之杜牧,也是小了太多……

另外,杜牧诗最后一句的“玉人何处教吹箫”里的“教”字,此处应当是读四声,指导之意。若读成二声,理解为传授之意,则会出现格律诗“三平尾”之忌,这对于杜牧这样的大诗人来说,是不大会犯的诗病。

总角对垂髫

总角:幼童头发分两边向上扎成形状如羊角的发辫。

《诗经·齐风·甫田》云:“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垂髫:幼童发辫下垂。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

上联形容粉饰的脸蛋像桃花一样娇嫩。露桃:桃树、桃花。

[宋]欧阳修《醉蓬莱》词云:“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

下联描写起舞的细腰像摇柳一样柔软。

[宋]柳永《浪淘沙令》词云:“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

上联说的是贾谊谪居长沙时,有只鵩(fú)鸟飞进他的住所。鵩鸟长得很像猫头鹰,时人认为是不祥的鸟。贾谊正心怀郁闷加之水土不服,此时看到不祥之鸟,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写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此赋借与鵩鸟问答以抒发了他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以自我解脱。近代文学家闻一多称誉此赋为'哲学之诗'。

下联写的是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临时代理执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散布谣言,说周公想篡权,并与商朝的遗民联合密谋造反。周公说:我如不暂时掌握政权,天下就会大乱,我无法向死去的先王先公交代,我宁可灭掉管、蔡,也不能让周朝的天下毁掉。于是发动东征,消灭了叛乱的管蔡集团,并作诗向周成王表白自己的忠心,据说《诗经》中的《幽风·鸱鸮》诗,即是周公为此而作。就,成功,此处指诗写好了。鸱鸮(音chīxiāo),亦作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

到幽静的禅寺去寻访高僧,谁知寻访不遇,满怀清逸脱俗的兴致转眼就消散了。

[宋]翁卷《寻僧》诗云:“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长亭相送,离怀别绪令人黯然神伤。此句亦包含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长亭短亭,在古代是指设在路旁的亭舍,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来当作是饯行的地方,后引申为旅程遥远。

说到长亭送别,就有必要说说李叔同(弘一法师)在1941年创作的《送别》,虽然车万育先生写《声律启蒙》时,还没有这篇作品。但这首《送别》却完美演绎了“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之意,并在中国流传成为了骊歌中的不二经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广而告之】

一水诗塾精讲《声律启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创首发。如果觉得对您的胃口,记得点击标题下的“一水诗塾”或搜索同名微信公众号订阅哟,免费的优质国学家教等您领回家!


【课后作业】

学以致用,对个对子:

离歌一阕长亭暮

(难度系数3星)

下联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卷下·二萧3
读经典|声律启蒙(下卷二)·恭对慢 吝对骄 水远对山遥
【乾訸书苑】声律启蒙 神话诗语说七虞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九佳02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声律启蒙第六讲: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声律启蒙第38讲:一骑红尘妃子笑 可知鲜荔哪方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