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蒋氏大宗碑记》标注


《蒋氏大宗碑记》标注

 

蒋氏世家宜兴有大宗、OU亭二碑,其一在滆湖之东,唐天宝十五年丙申(756年)礼部侍郎蒋冽(亦作)为其父延州都督挺之所作也;其一在滆湖之西,唐至德二年丁酉(757年)监察御史晁为其远祖OU亭乡侯澄之所建也。蒋出姬裔,周公第三子伯龄,封国期思,阙后再迁于乐安,三迁于杜陵,至诩之曾孙逡遒侯横有九子,散之四方。第八子默、第九子澄居阳羡,默居滆湖之东,而澄居其西,至唐湖东支有冽为尚书左丞,涣为礼部尚书;湖西支有防为中书舍人,乂为秘书监,皆出于澄之后也。至宋绍圣三年丙子(1096年)裔孙之翰、之奇以二碑历年滋多浸以湮泐,乃合族属以完石重刻之,凡族人之共襄其事者皆书其名于碑。二碑合而寄列于冲寂观,则在元至正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年),因《大宗碑》已经剥蚀,裔孙瑞卿、应震等再重建。

 

近日在网上看过《蒋氏大宗碑记》现代汉语译文,发现其中错误百出,感触颇多。对这种治学态度实在不敢恭维,其言论的随意以致混淆了多少视听?人容易先入为主!这些错误的影响何其严重,真的心痛。要消除其影响我们为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此我花了一些时间,并参照《东安蒋巷蒋氏宗谱孝思堂》、《毘陵万塔蒋氏宗谱 乐义堂》、《錫山蔣氏宗譜 一梅堂》、《岗崅蒋氏宗谱 敦本堂》等四个不同的版本,将《蒋氏大宗碑记》中的文字逐一校对 ,并加以标注。由于时间仓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与谅解。









《蒋氏大宗碑记》

 

昔者【1】,周公正天地之紀【2】,立君臣之度【3】,朝諸侯于明堂【4】,複寶命【5】於元子【6】。於是旌【7】之車服【8】,錫【9】之山川,雖名上公【10】之位號,實用王者之禮樂【12】。然猶大録豐功,優命【13】諸子,宅魯侯【14】於曲阜,城蔣國於期思,父拜于前,子拜於後。得姓之始,斯非盛歟!是以【15】再見春秋,永為藩輔【16】,受介圭【17】而作瑞,分寶玉而展親,備物典冊【18】,異姓為後【19】,南面而享國者,十有餘世【20】。其後天子微弱,下堂而見諸侯;大國憑淩【21】,容車【22】以窺王室。漢陽【23】宗國【24】,楚實侵並,既食采【25】于漆水【26】,又轉封於遼城【27】。爵土雖微,親賢不替【28】,自是浸【29】以吞削,又居於樂安。

 

漢徙賢豪,以強京輔【30】,我蔣氏遷于杜陵【31】,幹葉扶疏【32】,皆為嶽牧【33】。有若父臨上党【34】,子守弘農,初並命【35】於帝廷,別增榮于王相,欲加寵異【36】,分賜黃金。依漢室之仁恩,成我祖之光顯,兗州【37】繼美【38】,高世【39】而立,拂衣灞上【40】,不窺王莽之朝,臥病長安,猶載杜陵之水。優閑三徑【41】,荊棘塞門,名先兩龔【42】,游止二仲【43】,跡【44】列于高士【45】,行書於孝子,豈雲易哉!有若步廣加冠,應生美其禮,乘輿【46】奉轡【47】,鐘會【48】重其才,賢能繼出,文牒交映。

 

及乎漢室崩離,三分鼎立【49】,俱有德命【50】,並顯當時。大司馬【51】之匡蜀也,才非百里【52】,運籌三分,統武侯【53】之後事,成劉主【54】之霸功【55】;護軍【56】之扞【57】吳也,舉忘私讎【58】,居用節儉,存錫禦府之帳【59】,歿賜蕪湖之田;太尉【60】之衛魏也,軍國大事,文武兼資,高論總于萬機【61】,嘉謀葉【62】於三主【63】。追夫兗州之後,三葉【64】至於大將軍逡遒侯【65】,遭遇讒慝【66】,功業夭枉,九子浮於廣陵【67】,兩祖托于陽羨【68】。仰泰伯【69】之克讓,風延陵【70】之高節,爾其山川平遠,氣象清和,君山盤礴境其前,滆湖【71】澄泓界其裡。雖聖賢之後,宜有明德【72】;亦形勝之地【73】,必生通材【74】。不然,何其宗黨雍熈【75】,閨門郁穆【76】,世傳詞學,家踐德義【77】。太邱父子【78】,羔雁【79】成行;平原兄弟【80】,文章連價。自過江以還,世數二十【81】,年且六百,或書當代之史,或列先賢之傳,禮樂名位,紛綸葳蕤【82】,不可遍舉也!

 

冽聞之:高必顛躋【83】,卑則淪圯【84】,霍陽韓魏【85】,既其剪滅,欒郤胥原【86】,降為皂隸【87】。而我蔣氏,永中和之道,守禮讓之俗 ,根葉深茂,源派靈長,是以東西兩宗【88】,蕃衍千室,皆聿修厥德【89】,無忝【90】前人,翰【91】飛士林【92】,武接賢路【93】。夫一日複禮【94】,天下歸仁。況累代【95】乎!

 

冽之高祖【96】,陳長沙王國侍郎,隋朝議大夫府君,所存者大,所及則遠。屬隋主遽幸【97】維揚【98】,百司【99】艱食【100】,公獻米萬石,用廩【101】千官,手詔【102】優寵【103】,謙讓而退,以全乎高也。曾祖【104】建安府君,進退觀時,偃仰【105】超世,邴生自免【106】,陶令來歸【107】,付清白于子孫,樂琴書于親友,任道安命【108】,推才重賢,名士聞風,自遠而至。王父鄭州司兵府君【109】,孝通神明【110】,仁及草木,修己而己立,遺名而名高。再踐王畿【111】,一行郡掾【112】所許,當年之友,無非【113】高世之才,則漢陽王張柬之【114】、御史大夫李傑【115】,蓋其倫【116】也。天乎匪忱【117】,中世而歿。

 

用昌【118】于延州刺史府君【119】,以積德累仁,以宏才碩量【120】,動為時則,言成世範【121】,餘風【122】翔【123】乎憲府【124】,故事【125】命【126】乎禮闈【127】。國庠【128】取法【129】,代【130】仰司成【131】,天子題詩,榮典郡國【132】。固嘗以張氏孝友【133】,侍宴周宣;馬生【134】詞賦,陪游漢武。正言直道,造膝危詞【135】,論【136】已歸於謝公【137】,政焉避于國子【138】,未伸王佐之略【139】,竟失蒼生【140】之望。小子【141】何怙【142】,銜哀籲天【143】!徙【144】敬奉於遺訓,懼【145】隕墜【146】於前烈【147】,將何以傳韋氏之經【148】,竟【149】太初之史【150】。霜露之感【151】,歲月其除【152】,假寐永歎,維憂用老【153】。

 

若乃考乎發源,周宗為本系,稽【154】之中葉,吳土為舊鄉。從吳則是存乎舊,歸周則不忘乎本,恭惟【155】先旨【156】,返祔于周【157】。自受氏以來,無他錫【158】姓,旁列九土【159】,咸承一宗,雖前言往行【160】,布在方策【161】。至乎述祖德、敘家風,固子孫之所奉,不敢闕【162】也。嗚呼!惟後稷【163】允迪【164】於前,惟周公克開厥後【165】,盛德之祀百世,君子之家萬年。宜乎逷【166】頌徽猷【167】,累揚德業,乃相與崇建貞石,揭立通衢,俾【168】舊跡光於千載之上,遺美施于萬葉之後。

 

其銘曰:

 

洪惟蔣國,得姓之始,我祖受地,期思是裡。【169

 

文王之孫,周公之子,茅土同拜,山河濟美。【170

 

彤弓騂騂,六轡耳耳,本支百世,輝映千祀。【171】【172】【173

 

施于漢朝,岳牧貽慶,惟父及子,連章並命。【174

 

兗州隱跡,拂衣謝病,荊棘塞門,蓬蒿蔽徑。

 

迨乎三國,各振英聲,太保光輔,魏階已平。

 

司馬匡冀,蜀郡惟清,護軍龕翦,吳朝載寕。【175

 

追惟兗州,慶延良嗣,九子同徙,二宗來洎。

 

毘陵之鄉,陽羨之地,長湖高嶽,蘊靈毓氣。

 

聖賢之後,形勝旁通,詩書代業,禮讓家風。

 

軒冕居貴,邱樊養蒙,紛綸江左,籍甚寰中。【176】【177】【178】【179

 

恭惟先德,忠孝文懿,惸惸小子,銜恤茹悴。【180】【181】【182

 

遺範未書,斯文將墜,晝則忘食,夕則假寐。

 

合宗聚族,刻石方塘,祖德光備,家聲載揚。

 

仁賢繼及,胤祚靈長,子子孫孫,克傳無疆。【183

 

唐天寶十五年丙申二月二十五日立

 

正議大夫文部侍郎尚書左丞 裔孫冽撰並書。

 

宋紹聖三年丙子九月十五日重建

 

裔孫左朝議大夫、上柱國弋陽郡開國侯 之奇 

 

裔孫朝奉大夫、上柱國武功縣開國男 之翰書

 

裔孫進士 之方、之策、之傑奉命建立

 

明萬曆二十九年辛醜 裔孫進士瑞卿具石書丹並題額

 

進士應震,鄉進士宏憲等重樹




 

标注:

 

1】昔者;从前。

 

2】天地之纪:纪,规律,法则。天地阴阳四时运行的规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3】度:发度、制度。

 

4】明堂: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明堂在周初,诸侯朝觐天子的礼仪,无疑能十分明确天子诸侯之间尊卑上下的等级,使各安其位以维护统治秩序,这就是周公制礼的目标所在。语出《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明堂,天子太庙也。

 

5】宝命:天命,指皇帝的诏令。语出《尚书·金縢》: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

 

6】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语出《尚书·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

 

7】旌:旌,章也,表也,旌表,表彰 。语出《周語》故为车服以旌之。

 

8】车服:车与礼服。《尚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9】锡:赐也。

 

10】上公:上公为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11】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12】大録:録,誊写曰録,又,取也。《公羊傳·成九年》:録伯姬也。大録意思是统领、总领。《后汉书·冯勤传》:帝益以为能,尚书众事,皆令总録之。 颜师古 注:大録,总録也。

 

13】优命:示以恩宠的征命或命令。《史记·索隐》曰: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是也。

 

14】鲁候:伯禽为周公旦的长子,周武王的侄子。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由于周成王年幼继位,于是周公旦便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而派长子伯禽代替他受封鲁国。《春秋左氏传》曰: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

 

15】是以:所以,因此。

 

16】藩辅:藩,屏也。藩辅,喻指藩国、藩镇,以藩屏周。《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未集,贾泽以族,为汉藩辅。

 

17】介圭:古玉器名。大玉。《诗·大雅·嵩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

 

18】备物典册:备物,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典册:亦作“ 典策 ”。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分之土,祝宗卜史,备物典册,官司彝器。尚德也。

 

19】异姓为后: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语出《左传》: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20】十有余世:《左传·僖公五年》:楚灭弦。十二年灭黄。弦、黄、蒋三国同在汝宁府光州,蒋国之被楚祸,意亦在斯时,则十余世可计矣。

 

21】凭凌:意思是凌驾其上、恃强凌弱。

 

22】容车:送葬时载运死者衣冠、画像之车。《史记·秦本纪》: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以通三川,以窥周室,死不恨矣。

 

23】汉阳:汉阳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甘肃省内。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定西、陇西、礼县等市县以东,静宁、庄浪等县以西,黄河以南,嶓冢山以北地区。

 

24】宗国:同姓诸侯国。因与天子同宗,为其支庶,故称宗国。《左传》: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25】食采:将某地作为封地分封给某人。古代国君封赐给诸侯作为世禄的田邑。叫采邑、封邑食邑 采邑制盛行于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内有统治权并对国君承担义务。采邑为世袭,由嫡长子继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级而定。

 

26】漆水:漆水,渭河支流,在今陕西麟游县、永寿县。汉阳宗国被楚侵并后,平王迁都洛邑。十四世祖肄功也居于弋阳郡,以历世有攻封弋阳郡公,子彝素采邑于漆水拜漆国公。

 

27】辽城:即辽州。山西左权县旧名辽县,隋始设辽州。民国初改辽县,1942年改左权县。

 

28】不替:没有改变。

 

29】浸:渐也。慢慢的、逐渐。

 

30】京辅: 国都及其附近地区。西汉定都长安,汉定都洛阳。西汉京兆尹下辖十二个县,以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和管理。

 

31】杜陵: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并改杜县为杜陵县,属京兆尹。汉徙贤豪,以实关中,三十七世孙一清公等兄弟八人始迁于此,遂为杜陵蒋氏。汉文帝三年甲子兄弟八人悉召试太平治安策对,创立圣制以礼乐开太平,帝嘉之。曰杜陵八秀。

 

32】干叶扶疏: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干叶扶疏意思是家族兴旺繁衍。语出《后汉书·延笃传》:草木之生,始於萌芽,终於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縟,末虽繁蔚,致诸根也。

 

33】岳牧:指传说中尧舜时四岳十二牧的简称。语本《书·周官》: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史记·伯夷列传》:“ 尧将逊位,让於虞舜, 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 后以岳牧泛称封疆大吏。

 

34】上党:上党,古地名,秦置,今山西长治。弘农,古地名,汉置弘农郡,故址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东北,辖11县。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满为上党令,子万北地都尉,后为弘农守。汉宣帝时同诏征见,父子同日剖符,父为淮南相,子为弘农守。

 

35】并命:效命。

 

36】宠异:给以特殊优厚的待遇。出处《汉书·叙传上》:班侍中,本大将军所举,宜宠异之。

 

37】兖州:蒋诩为兖州刺史。

 

38】继美:承继前人之美德。

 

39】高世:高超卓绝,超越世俗。语出《战国策·秦策》: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40】拂衣灞上:拂衣,本意提起或撩起衣襟。指拂衣而去,谓归隐。灞:灞水,灞河。中国陕西中部的河流,是渭河的支流。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西南流纳蓝水,折向西北经西安市东,过灞桥北流入渭河。王莽执政,蒋诩告病返乡,终身不出。

 

41】三径:院子里的三条小路。东汉·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42】两龚:龚胜和龚舍。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见《汉书·语曰》:楚国两龚,不如杜陵老翁。

 

43】二仲:指羊仲、裘仲 。出处  赵岐 《三辅决录》:“ 蒋诩字元卿 ,舍中三迳,唯羊仲、 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后用以泛指廉洁隐退之士。

 

44】跡:通

 

45】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高尚出俗之士,多指隐士。蒋诩的事迹载嵇康《高士传》.

 

有若:如同,好像。

 

46】乘舆:舆,车也。乘舆旧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马车。借指帝王。《吕氏春秋·不屈》: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唐律疏议》:指斥乘舆,情理切害。明 高拱也解释说:乘舆,谓天子也,不敢言天子,故言乘舆也。

 

47】奉辔: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奉辔意思是驾马车。

 

48】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谋士、书法家。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蒋琬子斌,斌弟显为太子仆,钟会爱其才学。《三国志·蒋琬传》:后主既降邓艾,斌诣会於涪,待以交友之礼。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斌弟显,为太子仆,会亦爱其才学,与斌同时死。

 

49】三分鼎立:三分,一分为三,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50】德命:天命有德。古语云: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天命无常,惟眷有德。又《正义》曰: “天命,兼德命、禄命言。知己之命,原於天。则修其德命,而仁义之道无或失。安於禄命,而吉凶顺逆,必修身以俟之。

 

51】大司马:大司马,古代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

 

52】才非百里蒋琬为蜀汉大司马,诸葛亮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

 

53】武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54】刘主:指光武帝刘秀。

 

55】霸功:称霸的业绩。又作霸业伯业

 

56】护军:三国时期蒋钦拜吴右护军。

 

57】扞:同 捍卫, 捍御。

 

58】雠 :同

 

59】存锡御府之帐:存,在也。锡,赐也、予也。蒋钦为人节约,孙权曾进入蒋钦家的后堂,见蒋母使用的是粗布帷帐和素色被子,蒋家妻子穿着一般布裙。孙权赞叹蒋钦能做到富贵时却坚守约俭,当即命令御府为蒋母制作锦被、改换帷帐。

 

60】太尉:蒋济仕魏,官至太尉。

 

61】万机:蒋济撰《万机论》八卷。万机本意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62】叶:通,叶佐、协助。

 

63】三主:即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

 

64】三叶:蒋诩为兖州刺史。诩子助,助子晃,晃子横,是为三叶。横为大将军,封逡遒侯。

 

65】逡遒:古地名,逡遒县,西汉初置,属九江郡。东汉兴平三年(196),改九江郡为淮南郡,浚遒县属之。西晋初,撤浚遒县,并入合肥县,太康元年(280),复浚遒县,改,治寿春。今为合肥县。

 

66 谗慝:进谗陷害。蒋横蒙冤遭到诛杀后,朝野不平,一时间京城民谣四起:君用谗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

 

67】广陵:西汉置,今江苏扬州一带。

 

68】两祖托于阳羡:两祖谓默公、澄公也。阳羡,古地名,秦置,今宜兴市。

 

69】泰伯: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季历之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

 

70】延陵:延陵,古邑名,两汉时期,延陵更名为毗陵。在今常州、江阴、丹阳等吴地沿江一带地区。季札封邑。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常州焦溪与江阴申港交界处的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史记· 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汉书·地理志》载: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

 

71】滆湖:滆,音隔。义同。滆湖为湖名,在阳羡。滆湖位于太湖上游,纵跨武进和宜兴,东临太湖,西接长荡湖,南连宜兴氿湖,北经扁担河、德胜河通长江。它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默公居滆湖之东,为湖东支;而澄公居其西,为湖西支。

 

72】明德:光明之德;美德。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又《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73】形胜之地:地势优越便利的地方。语出《荀子·强国》:其国险塞,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74】通才: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六韬·王翼》:通才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对宾客,议论谈语,消患解结。

 

75】宗党雍熙:宗党,宗族。雍,和也。熙,兴也。雍熙意思是和乐升平。语出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76】闺门郁穆: 闺门,古代称宫苑、内室的门。借指宫廷、家庭。《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77】德义:道德信义。

 

78】太邱父子:陈寔,字仲弓,东汉桓帝时为太邱长。子陈纪与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79】羔雁: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大夫执雁。” 郑玄注: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失其类。雁,取其候时而行。” 又《后汉书·陈纪传》: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群。

 

80】平原兄弟:指西晋吴郡吴县陆机、陆云两兄弟。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81】世数二十:邑志称:云阳亭侯十七世孙子慎,慎生缯,缯生挺,挺生涣、冽。冽、涣是为二十世。又《贻谷堂·茗岭蒋氏宗谱》卷四《云阳亭侯碑》载:是碑各谱不载,近于叔祖若黎手录文献家乘中得此。玩其辞意,与太守冽公所撰大宗碑互相表里,疑是时冽、涣兄弟二公曾寄籍洛阳,及显贵偕来阳羡,分撰大宗、云阳二碑。落款为:唐天宝十五载七月吉日赐进士第给事中二十世孙涣谨识,也证实了冽、涣是为云阳亭侯二十世孙。

 

82】纷纶葳蕤:纷纶,众多。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83】颠跻:坠落。

 

84】沦圯:沦,没也。圯,桥也。

 

85】霍阳韩魏:《左传》云:虞、虢、焦、滑,霍、阳、韩、魏皆姬姓也。杜预云:八国皆为晋所灭。

 

86】栾郄胥原:《左传》:栾、郄、胥、原,狐、续、庆、伯,降为皂隶,八姓皆晋旧族。

 

87】皂隶:官府中的差役。

 

88】东西两宗:默公居滆湖之东,为湖东支;而澄公居滆湖之西,为湖西支。

 

89】聿修厥德:聿,本是助词,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聿修谓追述先人的美德。 厥,其也。 语出《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90】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如: 忝在知交。《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旧服,无忝祖考。

 

91】翰:笔也。喻指文人。

 

92】士林:指文人士大夫阶层。

 

93】贤路:贤人仕进之路。

 

94】一日复礼:意思是严以律己。儒家指约束、克制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一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语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95】累代:历代。《管子·参患》: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96】高祖:蒋冽之高祖蒋宏(亦作)。

 

97】遽幸:遽,驿车。幸,巡幸。

 

98】维扬:扬州的别称。

 

99】百司:大臣以下百官的总称。

 

100】艰食:粮食匮乏。

 

101】廪:廪饷,廪禄。

 

102】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诏书。

 

103】优宠:优待宠爱。

 

104】曾祖:蒋冽曾祖蒋子慎,仕建安尉。建安,东汉建安初年设建安县,三国永安三年设建安郡。 民国2年合并建安、瓯宁,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即今建瓯市。

 

105】偃仰:本意俯仰;卧立,起伏。比喻有随世俗沉浮或进退,或指生活悠然自得。

 

106】邴生自免:邴生指汉哀帝时邴曼容,邴汉侄,时有名望。语出班固《汉书》:邴曼容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

 

107】陶令来归: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绶去,赋归去来辞,从此归隐田园。

 

108】任道安命:任道,指可肩负重任的仁人志士。安命,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语出《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109】王父郑州司兵府君:王父,祖父的尊称,指蒋繒(亦作),为郑州司兵。司兵,古代官名。唐代州郡所属有司兵书佐、司兵参军,掌军防、门禁、田猎、烽候、驿传诸事。

 

110】孝通神明:孝悌达到了极至,就可以通达于神明。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111】王畿:即帝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区域,泛指帝京。后来唐朝又出现京畿一词。语出《周礼·夏官》: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112】郡椽:椽,本意是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后有大笔如椽史笔如椽来形容文笔出众,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现多指大作家,大手笔。《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郡椽,为古代官名,为分曹治事之属官。《汉书·丙吉传》:丙吉为相,于官属椽史,务掩过扬善。

 

113】无非:无一不是。

 

114】张柬之:唐朝襄州襄阳人。历官监察御史,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后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

 

115】李杰:唐相州滏阳人。 杰少以孝友著称,举明经,累迁衢州刺史,明敏有吏才,甚得当时之誉。

 

116】伦:辈也,类也。

 

117】天乎匪忱:匪,不。忱,同 信也,相信。天乎匪忱意思是老天也不敢相信。《诗》:天命匪忱。《诗·大雅》:天难忱斯。又《尚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

 

118】昌:美言也。东汉·许慎《说文》:昌,美言也。

 

119】延州刺史府君:父,蒋挺,延州刺史。延州,宣武帝置东夏州,西魏废帝改为延州。唐时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地。宋升为延安府。

 

120】硕量:大度。语出《晋书·孝愍帝纪论》:“ 晋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时而仕。

 

121】动为时则,言成世范:意思是他的言行堪称时代楷模、世代典范。

 

122】余风:遗风。指前人的风范。

 

123】翔:通

 

124】宪府:古代官署名。即御史台、宪台。御史所居之署, 汉谓之御史府,唐谓之宪台。

 

125】故事:旧事,以往的事情。

 

126】命:通

 

127】礼闱:古代官署名。即尚书台、尚书省。《文选·任昉》:出入礼闱,朝夕旧馆。李善 注引《十洲记》:崇礼闱,即尚书上省门; 崇礼东 建礼门 ,即尚书下舍门,然尚书省二门名礼,故曰礼闱也。

 

128】国庠:国家开设的学校。《旧唐书·文宗纪下》:皇太子方从师傅传授六经,一二年后,当令齿胄国庠,以兴坠典。

 

129】取法:效法。仿照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

 

130】代:世代。

 

131】司成:即司成馆,唐代官署名,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唐高宗时一度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咸亨元年复原名。蒋挺初为国子监司业,后转湖州刺史。

 

132】天子题诗,荣典郡国:开元十六年,玄宗自择诸州刺史凡十一人,挺为湖州治,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供具,奏太常樂,帛舫水嬉。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荣典郡国

 

133】张氏孝友:张仲,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了周王朝。语出《诗经·小雅》:“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134】马生:司马迁。

 

135】造膝危词:造膝,犹促膝。危词,直言;激烈的言论。汉 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有些宜兴谱中作诡词,意思是说假话;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不合题意,故不采纳。

 

136】论:言论。

 

137】谢公: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全晋文》收录有《上疏论王恭》、《魏陟周丧拜时议》、《简文帝谥议》、《遗王坦之书》、《与某书》、《与支遁书》等言论。

 

138】政焉避于国子:意思是政权哪能避开子产。国子:姬侨,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字子产。又被称为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子产执政二十二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语出《左传·襄公三十年》:吴公子札聘郑,见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又,然明曰:政将焉往?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子产?举不逾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西即世,将焉辟之?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乃犹可以戾。不然,将亡矣。裨谌说的这段话大概意思是:好人代替坏人,这是天命,政权哪能避开子产?如果不是越级提拔别人,那么按班次也应该子产执政了。选择贤人而提拔,这是为大家所尊重的。上天又为子产清除障碍,使伯有丧失了精神,子西又去世了,执政的人只有子产不能辞其责。上天降祸于郑国很久了,一定要让子产平息它,国家才可以安定。不这样,就将会灭亡了。

 

139】未伸王佐之略:伸,展也。王,君主或帝王。佐,辅佐。王佐,即为佐王,古汉语倒装。王佐之略意思是辅佐君王的治国策略。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140】苍生:一切生灵。借指百姓。语出《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李商隐《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1】小子:儿子。

 

142】何怙:失怙,丧父。《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43】衔哀吁天:衔,含在心里。衔哀吁天意思是心怀哀痛向天呼冤。语出三国  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144】徙:徒劳,徒然,枉然。

 

145】惧:恐也。害怕,恐惧。

 

146】陨坠:本意星体或其他物体从上坠落。喻作死亡的婉词。

 

147】前烈:祖先,前辈。

 

148】韦氏之经:韦氏指韦贤。西汉大臣,鲁国邹人。性质朴,善求学,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并以教授《诗经》著名。语出《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三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149】竟:完毕,完成。

 

150】太初之史:司马迁大约在太初元年开始写《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太史公自序》: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151】霜露之感: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152】岁月其除:除,又去一岁之意也。《诗经·唐风·蟋蟀》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

 

153】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假寐,和衣而卧。维,思也。维忧用老意思是忧愁更易催人老。《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154】稽:考也。

 

155】恭惟:对上的谦词。一般用于行文之始。如:恭惟皇帝陛下。

 

156】旨:意也。意旨。

 

157】返祔于周:祔,祔葬或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史记·鲁世家》:周公将殁,曰:必葬我成周。蒋挺历三朝,因家于洛阳,为周之后也,愿返葬周郊。今墓在河南府偃师县西北三里。

 

158】锡:赐也。

 

159】九土:九州。语出《登徒子好色赋》: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160】前言往行:前代圣贤的言行。语出《周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161】布在方策:记载在史册。方,版也。策,简也。方策即方册。简册,典籍。后亦指史册。《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162】阙:古代用作。空缺;过错。

 

163】后稷:稷,姬姓,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为周朝始祖。

 

164】允迪:认真、诚实地履践或遵循。尚书 帛陶漠》:允迪厥德,漠明百谐。” 孔传注: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汉 蔡邕《坟前石碑》:弥纶典术,允迪圣矩。

 

165】克开厥后:意思是能把后代基业创。语出先秦《武》: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166】逷:同,远也。《尔雅·释诂上》:逷,远也。

 

167】徽猷:徽,美也。猷,道也。徽猷,美善之道。《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168】俾 :使也。

 

169】洪惟:语助词。用于句首。

 

170】茅土: 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后遂以茅土:指王﹑侯的封爵。

 

171】彤弓骍骍:彤弓,朱弓也。骍骍:弓调和后呈弯曲状。《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172】六辔耳耳:辔,缰绳。古代的时候一辆马车有四匹马,每匹马二辔,四匹马中在两边马的内侧的辔(缰绳)系在车厢前面用来当扶手的横木上,驾驭马车的人手里只执其他六辔。后以六辔指代车马或驾驭车马。耳,文言助词,而已,罢了。《诗·鲁颂》:六辔耳耳。《汉书·韦玄成传》:绎绎六辔,是列是理,威仪济济,朝享天子。

 

173】本支百世: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语出《诗·大雅》: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174】连章并命:上下篇连接称连章 比喻蒋满、蒋万父子。并命即效命。

 

175】龛:同,用武力平定叛乱。

 

176】轩冕居贵:做官不求功名利禄。

 

177】邱樊:园圃,乡村。常指隐者所居。

 

178】养蒙: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语出《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179】寰中:天下。

 

180】惸惸:同茕茕,孤独无依靠 

 

181】衔恤:含哀;心怀忧伤。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182】茹悴:忍受忧愁或悲伤。

 

183】胤祚:胤,后代。祚:赐福。子孙后代的福运。语出《诗·大雅》: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二零一七年丁酉仲春

 

蒋国平 标注于 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衰起落的宜兴​望族(一)
关于《蒋氏云阳亭侯碑记》的问题,蒋氏勿喷。
蔣氏远祖世系表,1─88都有了!
盛世修谱所必具备的蒋氏知识
忠武先庙碑记
桂北古村落(21)全州蒋氏文明发祥地梅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