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墙缝里都藏士兵,朱元璋:一个活口都不留,满门抄斩5万人何真

胡惟庸案、蓝玉案是明初影响最大的政治案件,当年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受这两大案的牵连而惨遭屠戮的多达数万,朝堂几乎为之一空。纵观两案,要说谋反那都是冤案,但胡蓝两人平时飞扬跋扈,作恶多端,也算是罪有应得。

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同乡,安徽凤阳人。早年就跟随朱元璋起兵,很有才干,比较受朱元璋宠信。在同为老乡的李善长提携下,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最后累官至中书省左丞相,节制百官。

胡惟庸此人虽有一定才干,但为人专权跋扈,专断独行。他为相期间,大权独揽,排斥异己,后来竟连生杀废黜的大事,都不报告朱元璋便自己决定。各部门呈报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不利于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

胡惟庸在朱元璋身边多年,朱元璋对他的一举一动岂能不知?随着胡惟庸骄横日盛,对权力欲望极重的朱元璋早已经不能忍受,早就有了除掉他之心。

史载,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朱元璋前往观赏。朱元璋应邀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朱元璋感到事情不妙,立即回宫,登上宫城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便处死。其后案件不断扩大,前后株连的达三万多人。

实际上胡惟庸“谋反”四天前,中丞涂节就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不可能再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也就是说,胡惟庸谋反一事,只是朱元璋为了除掉他捏造出来的。不过胡惟庸专权跋扈,目中无人,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蓝玉案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病死,这对于已进入晚年的朱元璋来说,打击极大。他在反复考虑之后,选定了年仅十六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作为接班人。但是朱允炆尚幼,朱元璋担心皇太孙势孤力单,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可能会落入他人之手,于是决心再进行一次大清洗,把可能有威胁的功臣宿将收拾干净,首先便拿大将蓝玉开刀。

蓝玉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因英勇善战而得到重用,多次统兵出征,立有大功,洪武二十年升为大将军。由于战功显赫,朱元璋待他十分优厚,封其为凉国公。蓝玉遂因此日益骄傲起来,他征元军回来时,半夜来到喜峰关关门,由于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毁关而入。除此之外,蓝玉还侵占民田,鞭打御史,广蓄庄奴,仗势欺人。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诬告蓝玉“谋反”。在严刑拷打之下,蓝玉承认了与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吏部尚书詹徽等人企图趁朱元璋出宫举行“藉田”仪式时,发动兵变的阴谋。结果蓝玉等人被处死。此后连坐被族诛的人达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军中勇猛之将。

从保留下来的《逆臣录》来看蓝玉谋反的罪名完全是被捏造出来的。里面有两个招认说听到蓝玉谋反的人,一个是打渔网户,一个是染匠。试想蓝玉果真想谋反,自然十分谨慎,怎么会随便和这些小人物说自己的计划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玉谋反之罪名,是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吗?
开国名将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实草,终究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明朝最后的名将
每天了解一个人——“明朝四大案”之,蓝玉案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
为了斩草除根, 这位中国将军率领十万人马, 不远千里追杀这个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