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特种军队”狂野帅气 清宫剧里的八旗制度到底是啥

清代“特种军队”的那些事儿

谈起清朝的凄美爱情剧,当仁不让的要数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大玉儿在得知多尔衮战死沙场时涓然泪下的揪心场面。作为皇太极的弟弟,贵为王爷的多尔衮为什么会亲自披甲为帅呢?这跟八旗制度有关。多尔衮是王命敕封的天子之臣,执掌正白旗,手下精兵千万,自然站在冲锋陷阵的大前方。八旗子弟,是帝王的御用军队,也是清王朝建立及繁盛所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

乾隆帝爷爷的爷爷—皇太极,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那么,成都作为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有没有与八旗有关呢?其中就有宽窄巷子,“八旗”精神在这里延续。这里除了有名扬四海的成都小吃,您知道宽窄巷子是由清朝八旗兵丁驻扎的三十三条胡同中残余的三条所构成的吗?作为清朝政府驰骋天下的利器,八旗军队在平定了准格尔之乱后,被康熙帝留下数千人驻守。为了安置,他们在这温暖的南方筑起了被誉为“孤本”的北方民居。

那么,到底什么是八旗制度?它又是如何与命运多舛的清王朝一起经历岁月洗礼的呢?小编带您去领略它独特的风采。

八旗的雏形

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十人或三十余人不等结伴入山,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八旗的建立: 四色王旗为君立

正黄旗盔甲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一年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邻近满洲的各部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将招来的人口编入自己的队伍中,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被编在旗内,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

此套八旗盔甲是乾隆帝为训练校阅军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所制,非实战物。甲为上衣下裳式。上衣圆领,带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前裆与左裆;下裳分左右两片。甲款式相同,各依旗色而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旗甲。


上三旗与下五旗: 等级严格集权制

正白旗盔甲

八旗又分上三旗与下五旗。顺治七年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乾隆大阅图卷(局部)

此图描绘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于京郊南苑首次举行阅兵的宏大场面。其中原图共有“幸营”、“列阵”、“阅阵”、“行阵” 四卷。图中所绘不下万人,八旗将士身穿盔甲,胯骑骏马,各执旌旗,分阵排列,精神抖擞地等待皇帝检阅。画面用色鲜明,呈现强烈的纪实性,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八旗的兴衰: 风雨飘摇诉兴衰

清统治全国后,由于八旗制度的严重束缚,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问题。康熙、雍正时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从而引起清统治集团的关注。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即罄尽无余,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雍正二年始,设教养兵(养育兵),给予钱米。光绪时养育兵共计27408人,清末达到29207人。乾隆时曾准许京城和各省驻防汉军八旗出旗为民,令其各得生计。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足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有朝鲜人?
清朝的八旗与绿营
从建州三卫的兴衰入手,探析努尔哈赤带领女真崛起的原因
“八旗子弟”——崇拜英雄的满洲族后裔
满洲八旗军队:人数不多、武器不先进,它为何如此强悍的存在?
清朝军队是怎么构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